从医患关系论医学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

2016-11-30 11:05郭伟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医患纠纷法律意识医疗机构

郭伟

摘 要:医患关系原本指的是医疗机构和患者之间的关系,但目前的医患关系更多的是指医疗纠纷,医疗纠纷指的是医疗机构和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之间产生的纠纷,纠纷的焦点有医疗过错产生的争议,也有患者对医疗效果产生的不满,还有就是患者欠下医疗机构巨额医疗费。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因为医疗费昂贵,患者花了大量钱财,最后却落得人财两空,心理产生不平。还有就是很多医生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使目前的医患之间处在利益关系上。

关键词:医患纠纷;法律意识;医疗机构

一、医患纠纷及其产生原因

最近几年来,医患纠纷在我国时有发生,轻的在医院门口设灵堂,严重的置医护人员于死地。

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有多种,最主要的就是我国目前高昂的医疗费用,一人生病,很可能使一个原本富裕的家庭变成赤贫。患者倾家荡产,最后患者死了,家属就会向医生发泄心中的不满。

还有一种是医生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让一个不该死的生命结束了,这也是医患冲突的重点。

因为在医患冲突中,社会舆论都站在患者一方,这样无形中助长了患者的嚣张气焰,无论是不是医疗机构的过错,一些不讲理的患者家属都要大闹一场,不是要求医院赔偿,就是侮辱主治医生的人格尊严。以至于后来的医患冲突中,原来处于强势一方的医疗机构渐渐成为弱势方,而一些医生更是成为无辜的牺牲品,他们有的尊严被践踏,有的丧生在患者家属手下。

2015年12月18日,发生在河北永清县的医患冲突事件就是个典型。患者来医院后,医生尽力抢救,但最后病人猝死。家属用私家车堵住医院大门,要求院方出面解决。院方答应了,也满足了患者家属的要求,让他们看了监控,并没有发现医生有渎职行为。但这样并没有使事情得到平息,患者家属将当时参与抢救的三个医生拉扯推搡到死者病房,进行谩骂和殴打。连警察来了,家属情绪还不能平息,一定要医生对死者下跪。

整个事件从18日夜晚闹到19日凌晨,永清县政府指派了公安局、卫计委、县医院以及患者所在的乡镇前来帮助维稳,和家属进行协调。

三个抢救医生被家属软禁了几个小时,于19日凌晨才获得自由。19日上午8时,永清县人民医院七十多名医护人员拉起写有“伤人违法,拘禁违法”、“还我尊严,严惩凶手”的横幅,走上街头,要求县政府主持公道。这件事不仅在永清县引起轰动,也在全国引起轰动,大多数人都认为患者家属严重违法,伤害了医生个人尊严,给我国的医学行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事件的结局是县公安局将涉事的四名患者家属进行了行政拘留,又将病人的病历委托廊坊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同时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了安抚。

在这次事件中,作为医护人员并没有过错,但却被患者家属屡屡践踏尊严,这其中家属固然有错,但作为医生,他们的法律维权意识淡薄,在人身受到攻击时,不能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

由此可见,在医患关系中,形成冲突既有医疗机构自身的原因,也有患者素质不高的原因,但作为医生,自身法律素质缺乏也是屡屡被人欺的主要原因。

二、我国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医生是个受人尊敬的职业,自古以来就和救死扶伤联系在一起,医者仁心是大众对医生的共同看法。但在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医院却和这种传统渐行渐远。医院首先是盈利机构,这让大众对医院和医生的看法也有了变化,不再尊重医生,认为医生看病是“花钱雇来”的。而作为医生,在与病人沟通方面做的也不够,很多医生没有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患者的感受,显得冷漠。出现这种状况,和目前我国医学教育方式有很大关联。

我国医学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教学中重视技术教育,轻视道德教育,医学院的学生也存在各种行为失范的问题,像抄袭论文、缺乏公德。更多的是受到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影响,在职务中不从病人需要出发,而是从经济利益出发,给病人开一些贵重的药物,就是当下,还存在医生在手术台漫天要价的现象。

在我国各类医学院的教学活动中,对于法律教育,医学伦理学教育都没有重视。像医学伦理是一门关于医学道德、医德伦理和医学实践的课程,作为医生,并不仅仅是治病的,而是要有高尚的道德,能够尊重患者,除了解除患者的肉体痛苦之外,还要能够疏通患者的心理压力,这样患者才能和医生相互配合。

而医学法律包括了医疗事故、医疗意外和医学产品致害所要担负的责任,掌握这些可以在工作中更加细致,也可以在出现意外的情况下,用这些法律知识作为捍卫自己权益的武器。

但目前我国的医学院在教学中对于医学伦理教育和法律教育都没有重视,甚至还将法律作为选修课。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时,没有花费太多的精力,有的只是为了考试而强记一些主要内容,不会从生活中来加以理解分析。

三、医学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途径

我国目前出现的医疗纠纷,无论是不是医生的过错,最后不是医生受辱,就是医院赔款,这样的解决方式严重挫伤了学医者的积极性。针对这种问题,除了要对医院目前的现状进行改革之外,加强医生个人的法律素质也是重要举措。

加强医生的法律素质,首先要针对目前社会现象制定专门的医生权益保护法,因为从事医生职业是一项高危职业,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人命官司,但不能因为医生的失误就要让医生为逝者殉葬。更不能因为出现意外,就要让医生为死者下跪,受家属凌辱。因为医生面对的是大多数患者,而不是为个别人服务。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具体案例来进行分析解剖,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由于医学涉及到手术、护理、药物等多种领域,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就会与患者生命相关。因此在教学中,要对不同的领域进行不同的法律教育,重点是要让学生知法守法,在治病救人的同时要明白自己所要担负的法律责任,其次才是用法律保护自己。

提高医学院学生的法律素质,不仅要从教材上改革,还要培养相关的法律教师,创建和普法相关的校园文化。

除了要加强学生的法律素质之外,更要加强学生的医学伦理教育,让学生具备人文素质和伦理道德,能够和患者及其家属做好沟通工作,这样患者和家属在面对亲人突然出现意外的情况下,由于提前有心理准备,也不至于出现心理失常而行为失范。

像河北永清的医患纠纷中,如果在抢救的同时,有专门的医生及时和家属进行沟通,也不至于出现抢救的医生无辜受辱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李玉红.加强医学道德教育,改善医患关系[J].中国当代医药,2016(12)

[2]吕莹丽.浅析中国医患关系现状,培养医学生医患关系意识[J].才智,2013(03)

[3]汤亚玲.和谐医患关系视阈下医学生专业素养的调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5)

猜你喜欢
医患纠纷法律意识医疗机构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