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系银熊影片《长江图》极致艺术专为小众定制

2016-11-30 02:46王倩
综艺报 2016年18期
关键词:长江

王倩

9月9日,国产艺术片《长江图》以2K、4K和中国巨幕制式登陆全国院线。这部在今年2月擒获第6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杰出艺术贡献银熊奖的影片,以一对男女穿越时空的爱情为载体,为观众呈现出一个不同以往的审美意义上的长江意象,映前就备受关注。

“《长江图》在柏林获奖是一种必然,它具备近两年中国电影少见的独特东方艺术气质。它的影像风格和叙事方式与中国原来的电影完全不一样,甚至与欧洲已有的电影也不一样,好像突然蹦出来的一个‘哪咤。”影片制片人、光延传媒总裁王说。

业界内外对于这部影片的描述大都集中在以下方面——历时12年的沉潜之作、3000万元投资的“最贵国产艺术片”、魔幻现实主义史诗、重彩水墨影像、中国近年来最具野心的电影作品……伴随而来的也有争议——“断裂的诗意”“野心过大、过于自信”“太散”“看不懂” “拒绝观众”,质疑之声不断响起。

“中国电影应该有更极致的作品,我们想让大家看到一个从没见过的中国。”面对记者抛出的疑问,导演杨超气定神闲。接受《综艺报》专访时,杨超刚从成都赶回,前一日在那里的方所书店,他与诗人翟永明进行了关于《长江图》的诗性主题对谈。杨超表示,对于这部难以归类的影片,希望观众抛开固有成见,尽量报以开放的心态观看。

“在国内目前还没有成熟艺术电影院线的环境下,《长江图》这类影片能让喜欢它的观众看到已属不易,”王告诉记者,为了让观众在影院更好地欣赏4K版《长江图》,已婉拒多家网络平台的电影版权收购意向,“有些电影只有在影院观看,才能感受到最佳效果。”

影片上映的前6天,《长江图》官方微信发出影片终极预告,并打出“将启程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醒目标题。王表示,目前该片“申奥”正在等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批,送审奥斯卡奖的将与国内上映的《长江图》为同一版本。

重彩水墨里的魔幻现实主义

说起关于长江的银幕影像,观众的印象大多停留在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和吴贻弓的《巴山夜雨》等作品上,《长江图》的面世为这个对中国有着特殊意义的文化符号增添了新的解读。然而,清冷的色调,晦涩的主题,梦游般的主人公,缓慢的镜头,实验性的结构,非线性叙事,贯穿全片的诗歌……这部影片处处透露出一副要与观众保持距离的高冷范儿。杨超坦言,“《长江图》对于普通观众而言,确实是比较难的考验。但我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挑战观众,而是为拓宽华语电影范畴做自己的艺术努力。”

《长江图》承载了杨超太大的叙事野心。“长江在我看来是一条古老的魔幻河流、一条时空河流,也是一条审美河流。”电影中,男女主人公一个逆流而上、一个顺游而下,通过一本诗集在时空之门中相爱、别离,包括里面较大尺度的激情戏,都让其披上了爱情片的外衣。但杨超表示,爱情故事不是影片的落点,只是框架,最终的目的是达成主人公间更深彻的理解。“只要看懂为什么男主人公后来要把那本诗集撕毁,为什么要把二人共同经历的历史消解,就能看懂这部电影。也只有完成了‘撕毁这个动作,这部影片在格局上、意象上才真正完成闭合。”

与上述魔幻现实主义匹配的是极具视觉特点的“重彩水墨”影像风格。掌镜的正是此次捧得银熊奖的台湾摄影师李屏宾,他被誉为侯孝贤导演的“御用摄影师”,曾担任《聂隐娘》《海上花》《童年往事》等多部经典作品的摄影,他在采访中表示,“与侯孝贤的华丽与古典美不同,《长江图》以最自然的形态呈现,对摄影本身是一种突破和挑战。”

杨超告诉记者,“当初勘景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这部电影拍出来一定是‘水墨长江,所以找了最懂传统文化的摄影师来呈现这种效果。”说服李屏宾加盟的过程很简单,见了一面,通了一封邮件就搞定,“我告诉他要用最先进的语言和最杰出的影像,再现李白和杜甫笔下那个长江,”李屏宾回复表示愿意共创“影像之先”,只是有一个建议——用胶片拍摄。“长江水汽很大,很多大全景根本是‘水天不分的感觉,如果用当时还不够发达的2K数字拍摄技术,到大银幕上就会虚。胶片的光比宽容度比数字摄影要大,更适合这个题材。而且长江的美和韵味、厚重感和层次感,只有胶片的质感才能到位表现。”于是二人“把传统的长江与现代故事结合起来,把奥德赛式的史诗故事和传统水墨画的意境结合起来。”

在《长江图》的镜头下,人与自然呈现出独特的关系,很多时候,人只是壮美风景下的一个符号。这曾带来男主角秦昊的困惑,“既然主要拍景,我的表演还有什么用?”对此,杨超解释说:“这个电影其实有三个主角,男人、女人和江河。它是用江河、天气的变化来反映人物心灵的变化,男女之间的关系不让演员直接演出来,而让山河大地演出来,用长江映照两个人的内心,这是它的大结构。”

“最贵国产艺术片”

按照师承和年纪,凭借《长江图》闯入大众视野的杨超应该划入中国的第六代导演之列,但他远不及同代际的贾樟柯、王小帅、娄烨等人被大众所熟知。其实,这位供职于中国戏曲学院的学院派导演,此前已是各国际电影节的常客。2001年,他的作品《待避》获得第5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电影基石奖”提名;2004,长片处女作《旅程》获得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摄影机奖。《长江图》的灵感正是在拍摄《旅程》中两场长江上的戏份时产生。

2005年,杨超再去长江采风,拍了名为《挽歌》的小短片,带着它参加了戛纳的首届创投单元;获奖后,又相继获得鹿特丹电影节HBF、法国南方基金、香港国际电影节HAF、台湾金马影展四大创投支持。此后,杨超又数次坐船沿长江而行,收集材料,寻找灵感,《长江图》的故事在他心目中渐渐清晰。他用3年时间交出了剧本。

《长江图》3000多万元的制作费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被称为“最贵国产艺术片”。与大众对艺术影片普遍缺钱的印象不同,如此“高额”的费用看起来有些“财大气粗”,杨超告诉记者,事实并非如此。募集到首批1000万元左右的启动基金并集齐主创团队后,电影于2012年1月3日开拍。为了达成最好的拍摄效果,除了使用更为耗资的胶片,剧组还开创了同时启用三条船进行水上拍摄的形式,一条道具船、一条拍摄船、一条生活船,这都增加了成本。为了省钱,剧组想出各种办法,例如,即便航行在寒冷的江面上,仍会每天半夜关掉暖气,用来节省燃料。秦昊在之后的采访中也曾表示自己从影以来这部影片的拍摄最为艰苦。拍到2个多月的时候,经费告罄,剧组停工。之后找到资金,又进行了两次数字摄影的补拍,“大概占到影片15%左右的比例,增加了一些三峡和长江源头的场景。”前后共耗时2年。

除了经费,还要面对自然环境下拍摄带来的困难。据杨超介绍,影片第一期拍摄用了63天,实际真正用于拍摄的是45天,因为大量时间花费在重拍时的船队掉头上,“有时候掉头得用两三个小时”。此外,还得“看天拍戏”,杨超曾想在影片中表现长江“万重浪”的壮阔场景,但实拍时怎么等都不来,只能放弃。最后影片拍摄了四个小时半的电影素材,经过几番剪辑,确定了现在116分钟300多个镜头的版本。

制片人王告诉记者,3000万元中“很大一部分花费是用在柏林获奖以后。”本届柏林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梅里尔·斯特里普对于《长江图》只获得一个奖项很惋惜,颁奖礼后她盛赞李屏宾的摄影,并向剧组成员表示,很想再多给影片一个奖,但受欧洲时局所限无法实现(本次柏林奖更关注欧洲难民等社会热门话题)。王表示,“当时送片的时间很赶,影片是作为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末班车的‘惊喜影片入围,为了赶上最后的时限,我们用了28天时间做了一版2K的DCP(高清数字电影文件包),声音和色调都比较粗糙,有很多瑕疵,在整部影片的质感上有很大损失。” 感到遗憾的不只“梅姨”,还有李屏宾, “颁奖后,宾哥对我说,你知道为什么只得一个奖吗,让你做4K你不做。”杨超回忆说,“当时就商量,回国以后一定要重做。正常来讲,获奖以后应该很快在院线上映,但为把胶片的特质以及电影更细节的东西传达出来,我们决定延期。”

王介绍,后期4K转制用了四五个月时间,包括CG特效、调色、扫描、声音混录等都重新制作,耗资近1000万元。后期团队以国内公司为主,主要是出于时间的考虑,“我们拍的胶片量很大,海外公司又对这些素材不太熟悉,时间不好把握;而且在‘底扫工艺上,现在国内有几家公司的技术可以信赖。”最后,公映版《长江图》比柏林电影节获奖版本的旁白减少了三分之二,配乐没有改动但重新制作了声音,4K版本对颜色也做了很大调整,“观影感受完全被长江所包裹。”

“银熊影片”的市场求生之道

“我们准备在发行的时候往海报上打一个标语,叫‘本片专治失眠症”。王笑着对记者说。即便是在艺术口味挑剔的柏林电影节,也曾有西方媒体记者表示看《长江图》时不慎睡着。给予这部影片高度评价的影评人沙丹表示,“这可能是国内迄今为止难度最大的一部艺术电影。”对此,王表示并不担心,“这部影片不是给商业影片观众准备的,而是希望到达真正喜爱它的艺术电影观众。”

王说,《长江图》在内地比较理想的票房目标是3500万元。“真正的艺术片在市场上达到5000万元上下收入是可能的。《百鸟朝凤》的8000多万票房并不是空穴来风,它吸引很多想看这类电影的观众走进电影院,收入3000多万元的《山河故人》也一样。关键在于,我们的影院能不能提供这么多的空间,以及我们的目标观众能不能在有效时间段内走进电影院消费。”

基于这样的市场分析,《长江图》在营销上“不走寻常路”,突出这部影片的异质性。”我们不想欺骗消费者,而是希望告诉观众,这部电影跟别的电影不一样,它不是有偶像和好看故事的商业片,如果你愿意安静下来,或者换一换视角可以选择它。现在很多观众都有判断力,我们希望能把这部电影真实的信息传递出来,让他们做出正确判断。”

宣发方认为这类艺术电影的票房将集中于一二线大城市,所以主要锁定两个区域——一线城市,以及对影片有文化共鸣的长江沿线城市。8月开始,杨超、王在全国8个城市进行路演,每个城市2场,共计16场,大都是在书店、艺术中心、电影博物馆类的文化场所,以观众交流和公开课形式进行,以期更直接地到达目标观众。“我们在成都方所书店做活动时,4000多平米的店里挤满了读者;在杭州的活动场地离市区有一个多小时路程,仍有大量观众专程赶来,而且,他们的提问都很专业,这些都让我们非常感动并且欣慰。”

为了准确到达目标观众,王还请歌手左小祖咒和陈升创作并演唱了影片宣传曲,重金属的摇滚音乐风极具鲜明个性,带来话题性。“这两位都是中国音乐圈比较有个性的音乐人,《长江图》的受众跟他们的音乐受众会比较接近,也希望他们能为这部影片带来不同气息。”

影片以2K、4K、中国巨幕版本在全国上映,满足不同观众需求。就艺术片而言,后两种形式在目前国内尚属罕见。对此,王表示,“这个片子比较特别,它有很多大画幅的视觉呈现,我们在柏林获的奖项也主要是在影像方面,这是它最大的特点,所以在越清晰越大的银幕上体验会越好。另外,也是为了强调电影的仪式感。”

影片最终定档在9月9日,一是因为后期制作耗时长,要到9月才能完成;另外也是基于对市场的判断,“最早也想过暑期档,但这个电影并不很适合节日和暑期,恰恰9月初大学生开学返校后会带来一定的观众流。”在排片方面,《长江图》也根据影片特点与影院进行了沟通,“我们将于9月8号在全国重点城市进行200场点映,主要面向影迷团,发酵口碑;9月9号的周五,从傍晚的黄金时间开始全国开画,提高影片上座率。”与更多影片期望高排片不同,《长江图》更在意影片在院线上映的持续时间,以及能否获得一些黄金场时段,“我希望排片不用太高,但如果能持续1个月左右周期最好,前20天确保影片目标人群都能看得到,剩下再靠口碑效应传播。另外,我们正准备跟‘二十一世纪校园电影院线做2年的长线放映,2年期内,一些大学和院校能够持续看到这部电影。”

王曾任《站台》《盲井》《三峡好人》《刀剑笑》等艺术片制片人,深谙海外发行之道,他告诉记者,《长江图》已在北美、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卖出放映权,“9月底将在美国30多家影院上映,下半年还会去20多个国际电影节,借助这些国际平台销售版权。即使国内票房不会太高,依靠这种分销和长线放映,收回《长江图》成本的风险不会太大。”

猜你喜欢
长江
长江掠影
“鲟”梦长江
熊长江
大疫
唯见长江天际流
长江新城
上海长江轮船公司船期表
守住视角
长江8号
作家的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