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如何“花小钱省大钱”

2016-11-30 03:14叶禾卿
综艺报 2016年18期
关键词:大钱小钱投资人

叶禾卿

如何在开拍之前由制片人安排导演及各创意部门整理出拍摄方案,从而安排各个部门协同作战,这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作为制片,需要准确知道导演对每场戏的想法,否则怎么预测拍这个戏得花多少钱?如果为了省小钱,不做好前期工作,开拍后就得花大钱了!”对笔者说这段话的是美国制片人Steven Harding。话音刚落的第二天,派拉蒙就决定放弃投拍这部以美国著名探险家雷普利为原型创作的美国电影“Ripleys Believe it or not(译作:雷普利信不信由你)”,理由是:按导演设想的拍摄计划及场景,影片做出了1.5亿美金的高预算,项目有风险。当时男主角定的是金·凯利(Jim Carey), 导演是怪才导演蒂姆·波顿(Tim Burton),所有人都期待这个“怪杰组合”擦出火花。

那是2006年秋天,影片计划在中国拍摄2/3的场景,这将可能成为继“碟中谍3”后又一部在中国拍摄的好莱坞大片。整个团队已经在国内筹备了6个月,Tim来中国看景两次。二十几个人的多国联合摄制部队(包括美术、摄影、外联、制片)都跟着导演,从上海飞丽江,再包商务机由丽江飞香格里拉,反反复复看景,听导演阐述想法,做设计,做拍摄计划,做预算,再改方案,甚至推倒重来。就在笔者感叹这6个月的花费在中国都可以拍完一部电影的时候,Steven给出了开头的那个回答。

在所有笔者参与过的合拍影片中,来自好莱坞的制片人及导演都会在前期付出很多时间、精力和资金。在做合拍的这些年里,经常有朋友挤兑我:“你们好莱坞不就是钱多舍得浪费么?”包商务机看景的时候,我也曾有过一样的想法,后来却发现,他们算计的是大钱,正是因为之前花钱、花时间让导演充分设计和推翻,再设计再推翻,直至投资人、制作组及导演自己都准确知道,导演有多大的梦想以及他有多少时间、多少钱去实现这个梦想。前期所有准备就是为了确定拍摄是可以按计划走、是可控的。如此才是“花小钱省大钱”。

在中国电影市场蒸蒸日上的今天,400亿元-500亿元票房的市场让各领域的投资人“前赴后继”奔向这个朝阳产业。如果期待小投入大产出,最基本的成本控制必不可少。有一点毋庸置疑,拍电影不像是音乐家或者画家可以关起门来单独完成创作,而是需要一群人在一定周期内有组织地共同完成项目。不管影片追求的是艺术性还是商业性,只要投资人对成本控制有要求,那么如何在开拍之前由制片人安排导演及各创意部门整理出拍摄方案,从而安排各个部门协同作战,这本身就是一门艺术。电影制作团队越是能在时间和经费上合理安排,就越是能在艺术质量上有所保证。

今天的中国电影好像是不缺钱了,无数资金扑向电影产业的前端,比如故事IP、导演及明星;或者后端的市场,比如新建电影院及电商售票,可其中最关键的、跟电影质量最息息相关的中端——电影拍摄环节的重要性却好像乏人问津。或许此时的我们更需清醒认识到,遍地的热钱不过是跟着利益走,如果电影由此丧失自我,完全成为快速消费品,所有程序从研发制作到宣传发行都以加倍的速度投入产出,当有一天粗制滥造的片子充斥市场,那时将无人买单。

猜你喜欢
大钱小钱投资人
小钱
2016年10月投资人质押式回购结算面额统计
2016年9月投资人质押式回购结算面额统计
2015年8月投资人质押式回购结算面额统计
2015年6月投资人质押式回购结算面额统计
糖公鸡
赚贼的钱
助贼逃跑
天生我才
真是急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