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户外高空教学安全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高校为例

2016-12-01 07:03王红卫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高空北京市原则

王红卫,高 林

(北京中医药大学体育部,北京 100029)

我国高校户外高空教学安全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高校为例

王红卫,高林

(北京中医药大学体育部,北京 100029)

为促进我国高校户外高空课程的开展,减少教学中的安全事故,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侧重从北京市高校户外高空课程开展需要注意的安全因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守的安全事项2个方面,对北京市高校开展户外高空课程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此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安全原则,并提出了实施建议和对策。研究认为:1)开设的户外高空课程主要项目为个人挑战项目和攀岩项目;2)影响户外高空课程教学安全的因素包括教师素质、学生情况、季节气候、教学场地等宏观因素和场地设施、安全要点讲解、安全监控等微观层面的因素;3)从事高空课程教学的教师具有非专业学科毕业和年轻化特点;4)户外高空教学场地仍然存在与其他体育课程教学混合使用场地、场地内没有安全警示牌或安全规章制度等问题;5)户外高空课程安全教学应坚持双重保护、器械备份、多次复查、全程监护、参与保护、观察预判、张弛有度等7个原则。

高等院校;户外高空课程;安全因素;北京市

自从2002年户外高空课程教学在北京市高校中以体育选修课的形式开展以来,其以自身独特的魅力和效果征服了所有为之疯狂和梦想过的大学生学子。北京高校体育课也掀起了一股开设户外高空课程的热潮[1]。安全问题永远是户外高空课程教学中一个弹之不走、挥之不去的大问题,危机也永远存在于户外高空课程教学中。影响户外高空课程教学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作为高校体育教师,我们一定要掌握专业的安全操作技能以及安全教学原则,只有从思想、态度和业务上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在户外高空教学中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安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影响北京市高校户外高空课程教学安全的因素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为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计8所高校。通过调查访谈这些高校从事户外高空课程教学的教师以及亲身参与户外高空课程的学生来达到研究的目的。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分别通过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中国期刊网,采用“高等院校”、“户外高空课程”、“安全因素”等关键词查阅有关高校开展户外高空课程及其安全方面的相关资料。其中,查阅高校户外课程教学类文献5篇、重要文件及讲话4篇、书籍2本。这些文献资料为研究方向和研究的切入点提供参考和思路,相关文献的研究结论也为研究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2.2访谈法对北京市从事户外高空教学的高校教师以及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和调查(表1)。通过访谈了解了目前北京市高校开展户外高空教学的学校数量、师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为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分析支撑。

表1 访谈对象信息统计

表2 北京市高校户外高空课程基本情况一览

2 结果与分析

2.1北京市高校开设户外高空课程的基本情况调查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高校体育教育也在不断引入新课程体系,1998年,中国地质大学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开设了“野外生存体验”公选课。2002年,北京大学开设拓展训练课,并修建了专门的训练架之后,中国地质大学也建造了多个组合训练架和攀岩设施,并于2005年组织华北地区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师进行了体验式学习,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06年年底,北京科技大学拓展训练及攀岩场地建成投入教学使用。此后,相关的师资培训也应运而生[2]。经过访谈了解到,北京市高校目前开设或课程涉及到高空户外课程的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目前北京地区的高校有6所开展了高空类的素质拓展项目,有8所开展了攀岩课程或涉及攀岩的体育课程,共计有8所高校开展了高空类的体育课程。课程所包含的项目基本一致,主要有:高空断桥、高空抓杠、天梯、逃生墙、高空独木桥和攀岩等项目;项目高度在4~20m之间不等;课程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勇气,及挑战自我和突破自我的精神。

2.2影响户外高空课程教学的安全因素及对策分析

2.2.1宏观因素分析《孙膑兵法·月战》:“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影响户外高空课程教学安全的宏观因素也可以从天、地、人这3个方面进行分析。“天”就是指季节、气候对户外高空课程教学安全的影响;“地”就是指户外高空课程教学场地周边的地形和环境对安全的影响;“人”就是指从事户外高空课程教学的教师自身素质或教学技术、学生自身情况等对户外高空课程教学安全的影响[3]。

2.2.1.1高空课程教师自身的素质高空课程教师是活动的策划者,是规划的执行者,是安全的监督者。户外高空课程教学中一切的活动都要由教师来布置和执行,这就要求高空课程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以及化解安全隐患的技巧和技术水平。由于北京地区高校开展户外高空课程教学的数量较少,并且相对固定,同时高校户外教师也有交流的平台,例如,微信群或QQ群等,他们相互之间交流学习较多,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访谈了解到,目前在北京市高校从事户外高空课程教学的教师的基本情况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目前北京市高校从事户外高空课程教学的教师有21人,其中,参加过正规的户外高空课程教学培训的教师有15人,占到总人数的71.4%,而从事素质拓展高空教学的教师没有1人在上学期间学习过户外专业;而攀岩教师中有4人学习过户外相关知识,另外5人则不是户外专业出身。据访谈了解,这些教师都是“半路出家”,此前的专业大部分是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后来经过自学和参加校外培训逐步掌握户外高空教学的技巧和方法,并且逐渐转为此类课程的教师。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北京市高校从事户外高空课程教学的教师的自身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2.2.1.2学生的基本情况户外高空课程教学中的安全问题主要是指有关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因此,前期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至关重要,可以说这种初步的认知对以后的教学是起到一种有的放矢的引领作用。教师进行教学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性格、心理、身体状况、家庭背景等。由于高校类型基本分为理工类、文史类和综合类。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及进一步向专家求证及访谈了解到,理工类、文史类和综合类等3种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生特点不尽相同[4](表4)。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学生情绪的调动和平复、学生激情的点燃和控制、学生性格的塑造与修复、学生素质的平衡与发展等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如果这些关系和矛盾处理不好,很有可能导致在户外高空课程教学中,学生在自我挑战环节出现安全问题。

2.2.1.3气候与季节对户外高空课程教学安全的影响

户外高空课程教学是借助于精心设计的特殊情景,以户外活动的形式,让参与者进行体验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它属于户外运动,所以受气候与季节的影响比较大。其中,特别要注意安全的是夏季和冬季。1)夏季是多雨多雷的季节,雨水影响高空器械的使用,从而在各个细节方面对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雷电则因与高空设施材料的特殊关系,对学生的人身安全构成直接威胁。作为高空教师,如果是在雨后湿度适当时要开展教学与训练,一定要考虑到防滑措施;在雷雨天气,一定要停止户外高空课程教学,并且组织学生迅速离开场地。2)秋冬季节,多风,天气渐冷,学生整个肢体会产生惰性,教师在做项目前一定要通过游戏或热身操的形式让学生从身体到心理上兴奋起来,特别要注意在做每个项目前都要做专项的热身活动;在活动场地上,还可以适当准备一些姜糖水。此外,天气较冷时,学生会穿厚的外套。如果练习高空项目,建议教师让学生攀爬高空架之前将厚厚的外套暂时脱下,完成项目之后再穿上;而遇到大风天气,特别要注意地面扬起的沙尘对项目带来的安全隐患,这是因为风沙会让保护的队员失去视觉的判断。

2.2.1.4户外高空课程教学场地对安全的影响高空课程教学场地情况对教学安全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过访谈可知,高校户外高空课程教学基地一般都建在校园中,也有些高校由于校内空间有限,在校外建设基地[5]。需要注意的是,人工高空基地周边的环境不同,教学需要侧重的安全注意点也就不同。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各高校的访谈对影响北京市高校户外高空课程教学场地的安全因素进行了汇总(表5)。

表3 北京市高校从事户外高空课程教学教师的基本情况

表4 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的基本特点及安全教学原则

由表5可以看出,目前北京市高校开设户外高空课程教学的场地有22.2%处于开放状态,开放状态意味着场地没有封闭,任何人均可进入,这就给教学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66.7%的场地内没有安全警示牌或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要求,从而对学生或校内其他人员的心理起到一种放松警惕的暗示,也会对教学的安全产生影响;大部分高空设施场地是独立存在的,但是仍有22.2%的场地是与其他体育课程教学混合使用的,课程之间容易造成相互干扰和影响;高达88.9%的场地没有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和维护,并且大部分学校是由校环卫工人担任了这一角色。

2.2.2微观方面从微观层面来讲,影响户外高空课程教学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训练器械、训练前的安全布控、训练中的安全监控以及安全装备等。其实户外高空课程教学的安全问题主要出现在这个环节方面,是防范的重点。在这个环节出现的安全问题往往是技术性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备高超的教学技术、良好的安全意识、丰富的户外装备常识。

2.2.2.1训练设施和器材的差异性对户外高空课程教学安全的影响训练设施和器材的不同对教学安全的影响情况也不同,例如,钢丝绳的有无、多少决定了不同的保护方式和安全程度(表6),高空抓杠项目器材设施类型的不同会导致安全程度的不同并决定了不同的预防措施(表7)。而且,在对高校从事户外高空教学的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访谈时,他们普遍反映目前我国高校户外高空课程教学领域不是很规范,其场地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都是按照各自的要求进行设计。虽然场地设施的整体结构没有区别,但是在细节方面还是存在差异的,而这种高空基地之间设施的差异性往往被户外高空课程的教师所忽视。

例如,2根钢丝绳可以采用独立双点双保护(可移动),1根钢丝绳可以采用非独立单点双保护(可移动)加辅助保护点(固定),而没有钢丝绳则只能采用固定的双点双保护(固定)。但是,研究认为采用固定的双点双保护最为安全,但是高空器械保护架最顶端固定保护点的横梁要求为双横梁,将保护点打在最上面的那根横梁上。

表5 北京市高校户外高空课程教学场地安全因素统计

表6 户外高空课程保护点和保护方式设置情况

表7 素质拓展训练课高空抓杠类型及相应的危险情况与预防措施

再如高校户外高空课程中的高空抓杆,该项目反映出了同样一个课程项目在不同类型的器械上开展教学活动时,出现的危险情况是不同的,需采用不同的预防措施,这就要求拓展教师必须充分了解从事高空课程教学器械的类别和训练设施之间的差异性,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教学危险因素,并熟练掌握相应的预防方法与技巧。

2.2.2.2户外高空课程教学准备部分中安全要点讲解钱永建通过研究指出[2],户外高空课程教学按照课程模式可分为以下5个阶段:体验、回顾、总结、提升、改变。根据与从事户外课程教学教师的访谈和交流,户外高空课程教学安全流程通常可以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表8)。

准备部分环节安全要点的讲解能给学生一种初步的安全知识认知,树立一种亚强度的安全意识,高空教师在基本部分中就安全方面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不断地外化刺激,实现内外因结合,基本上就可以保证安全。但是,如果前期没有准确到位的安全要点讲解和布置,就不能使操作性的安全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因而学生就不能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在基本部分中,就可能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因此,户外高空课程教师要在准备部分中,耐心、细致、全面地讲解安全要点。

2.2.2.3教学安全监控是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户外高空课程教学是在教师的监控下进行的,一切危险的情况都是在训练中发生的。所以,真正要从根本上预防危险情况发生,教师必须参与进去,既做好导演,又当好演员;既要做到安全监督,又要做到安全控制,控制是多种手段的融合,包括视觉监督、语言布置和行为参与等手段。以攀岩项目为例,安全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实施保护的队员教师始终采用行为参与的手段,而对于攀登队员则采用视觉监督和语言布控的手段控制安全。可以用8个字来概况教师的安全监控行为,即布置、观察、调整和控制。

2.3高校户外高空课程教学中的安全原则关于户外高空课程教学中的安全原则,钱永建老师在《拓展》[6]一书中有专门的讲解,包括:双重保护原则、器械备份原则、多次复查原则和全程监护原则。基于多年的实践参与,研究认为,除了上述介绍的4项原则之外还应该坚持以下3项原则。

2.3.1参与保护原则即高空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参与保护的行为和任何时候都要有参与保护的意识。例如,在天梯项目中,当学生爬第1层和第2层时,教师要站在其下方做保护动作;在逃生墙项目中,教师也要参与到保护队伍中,并且在必要时对最后1位爬墙者给予助力等。

2.3.2观察预判原则即高空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对学生已经表现出来的言行、心理反应、表情特征等进行分析,判断可能要发生的危险情况,并形成预防措施和应对手段的原则。以高空断桥项目为例,在准备阶段,教师要认真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表现,以此大致判断出哪些学生心理素质好,哪些学生心理存在极度恐惧。当这些学生进行挑战时,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和安全布控。

2.3.3张弛有度原则即教师员在保护过程中,要掌握好学生身上保护绳的松紧度,以及调节好学生的情绪状态和兴奋性,使保护绳和学生都处于适度状态。张弛有度的原则实际上与冲坠系数有关联。

表8 户外高空课程教学不同阶段的安全任务、手段及目的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北京市高校的户外高空课程的授课主要为素质拓展训练中的部分个人挑战项目和攀岩这2种形式,课程涉及的高度在4~20m之间,有8所高校开展户外高空课程教学。

2)影响北京市高校开展户外高空课程教学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教师的安全意识及操作技能、高空场地的独立状态及封闭状态、高空器械和装备的差异性及安全性能、户外高空课程教学准备部分中安全要点讲解和教学中的安全监控等。

3)从事高空课程教学的教师大部分不是户外专业毕业,而是通过自学或社会培训的形式转向了户外高空教学,并且呈现年轻化特点。

4)北京市高校户外高空场地中有少部分仍然是与其他体育课程教学混合使用,容易造成相互之间的干扰和影响;超过半数的场地内没有安全警示牌或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要求,并且大部分场地没有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和维护,而是由学校环卫工人承担这一任务。

5)户外高空课程教学安全原则包括:双重保护原则、器械备份原则、多次复查原则、全程监护原则、参与保护原则、观察预判原则、张弛有度原则。

4.2建议

1)增加高校户外高空课程教学内容和丰富教学形式,改进高空场地设施和装备建设,从而增加高空课程教学的安全性。

2)户外高空课程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强自身业务水平的学习和提高安全操作技能水平,提高安全意识,加强不同学校同行教师之间的交流。

3)加强高校户外高空课程教学场地的安全监管,要做到场地独立封闭,并且要加强器械与装备的维护与定期检修和定期淘汰,确保装备安全性能的时效性。

4)教师应加强在教学过程中安全要点的讲解和操作阶段安全的监控;同时,教师要掌握必要的安全教学原则,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Z].2002-08-06.

[2]王龙飞,刘沛,王金昌.浅析拓展运动在高校体育中的开展[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6):105-106.

[3]卢俊,陈爱国.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的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06(3):48-50.

[4]毛振明.学校心理拓展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5]李艳.浅谈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中的普及和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7(16):420-443.

[6]钱永健.拓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The Analysis of Affect-factors of the Outdoor High-altitude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ak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Beijing as an Example

WANG Hong-wei, GAO Li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China)

This paper aim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utdoor high-altitude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reduce the safety accidents in teaching. The article adopt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data and interview.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ecurity problems of outdoor high-altitude courses in Beij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security factors which need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outdoor courses of Beijing universities and the safety issues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and summarizes the teaching process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Finally, th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is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put forwar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Beijing'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open outdoor high-altitude courses are for personal challenges and climbing project. 2) There are man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afety of outdoor teaching in high schools in Beijing. 3)Teachers engaged in teaching high-altitude courses is not professional enough, and teachers are younger. 4)A small percentage of outdoor high-altitude sites are still mixed with other PE curricula, with more than half of the sites requiring no safety warning signs or safety regulations. 5)Outdoor high-altitude teaching should be safety, including seven principles such as insist on duplicate protection,equipment backup,multiple reexamination,over-all monitoring,participate in protection,observation and anticipation,flexibl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igh-altitude outdoor course; security factors; Beijing city

G807.4

A

1004 - 7662(2016 )11- 0071-06

2016-09-18

王红卫,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学。

猜你喜欢
高空北京市原则
北京市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云”彩纷呈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高空走绳
党支部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高空缆车
不要高空抛物!
高空莫抛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