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户外越野挑战赛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研究

2016-12-01 07:03吴静涛胡娇娇夏晓盼彭双发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挑战赛山地权重

吴静涛,胡娇娇,夏晓盼,彭双发

(1.乐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2.四川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部,湖北 武汉 430074)

山地户外越野挑战赛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研究

吴静涛1,胡娇娇1,夏晓盼2,彭双发3

(1.乐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2.四川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部,湖北 武汉 430074)

为解决学校体育研究中山地户外越野挑战赛运动员身体素质研究缺失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整理与分析运动员的力量指标、速度指标、速度耐力指标、柔韧与协调指标。得出:山地户外越野挑战赛运动员身体素质主要由4个维度下的10项指标构成;力量素质、速度耐力素质、柔韧与协调素质是影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主成分因素;男女运动员卧推、后蹲、俯卧撑、1500m、400m指标数据相差较大;女运动员呈现出两极化的发展态势。

山地户外;相关性;身体素质

山地户外运动是休闲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全民健身以及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1]。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对休闲体育的关注,出台了相对应的政策和文件,与此同时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休闲体育备受社会各界团体的热爱[2]。山地户外运动隶属于休闲体育的分支,在休闲体育产业发展以及功能定位上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2008年以来山地户外运动逐渐进入大众人群的视野,近年来随着山地户外赛事的举办以及山地户外运动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山地户外运动的研究行列之中[3]。但现有的参考文献中发现,学者大多集中在山地户外赛事运作以及赛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的研究中,缺乏对赛事运动员的研究,特别是有关学校体育中山地户外越野挑战赛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的。

在广泛借阅相关文献、遵循指标体系筛选原则、在中国山地户外越野挑战赛官网数据获得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类汇总,筛选出影响运动员身体素质权重较大的因子,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回归分析的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模型对赛事运动员的整体竞技实力水平进行评价。运用多种定量分析方法,对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维度指标进行量化,有利于科学监测与评估我国山地户外越野挑战赛运动员整体竞技实力的发展水平,从而量化问题,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与建议,对促进山地户外挑战赛运动员整体竞技实力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2014-2016年我国山地户外越野挑战赛的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指标为研究对象,山地户外越野挑战赛运动员信息详见中国山地户外越野挑战赛官方网站(http://www.cmaar.com)[4]。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学校图书馆、谷歌搜素引擎、中国知网(CNKI)、维基百科等搜素引擎查找和检索有关户外运动、山地户外挑战赛、运动员身体素质等文献资料。截止2016年10月,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户外运动”为搜素词,从1999年到2015年共有158篇相关参考文献;以“山地户外越野挑战”为搜素词共有18篇参考文献;以“身体素质”为关键词共查阅到172篇参考文献。

1.2.2问卷调查法通过查阅体育学、教育学、运动训练、科研方法、评价与测量、社会学等书籍,结合山地户外运动的特征,采用有限总体概率抽样,以2014-2016年参加山地户外越野挑战赛的大学生参赛代表队为调查对象。已知山地户外挑战赛运动员总体参考人员为96人,设置信度为95%,抽样误差在5%区间内,e值为0.05,代入有限总体样本规模公式可估算出样本规模77人,达到研究样本规模。从力量素质、速度素质、速度耐力素质、柔韧与协调4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共发放100份,回收98份,其中有效问卷92份,有效率为93.8%,为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研究奠定基础和获取实证来源。为保证问卷效度、信度的可靠性和科学性,设置5级等级量表(非常有效、比较有效、有效、基本有效、无效,依次对应考核量评分为5、4、3、2、1),在专家效度检验建议上进行修改,确保问卷效度的可靠性。采用“重测信度”,检验结果得出临界值置信水平为0.103,大于5%,问卷信度符合信度检验要求。

1.2.3专家访谈法通过网络、通讯设备以及走访调查访问等调查途经,针对从事户外运动方向研究多年的王勇峰、王云龙、杨汉等专家和学者制订访谈提纲并进行访谈调查,对山地户外越野挑战赛运动员身体素质进行维度建设,针对运动员力量素质指标、速度素质指标、速度耐力指标、柔韧与协调指标的选取进行相关论证,确定研究指标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1.2.4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数理统计整理,并运用SPSS20.0软件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在搜集指标基础上建立维度,通过维度分析出问卷中指标因子的影响权重,查找出影响指标因子的因素,从而为本论文的撰写奠定数据支撑和方法分析。

2 分析与讨论

辩证唯物主义总结出: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的3个基本规律,对立与统一原理指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5]。为了更权威地了解运动员身体素质内在差异因素,调取山地户外挑战赛官网2014-2016年山地户外挑战赛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测试数据,通过对运动员基本情况、身体素质测试数据指标的对比分析以及模型对比分析,诠释山地户外挑战赛运动员身体素质差异,从运动群体中透析出高校学生代表队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差异,为下一步高校学校体育山地户外挑战赛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研究以及训练提供实证来源。

2.1山地户外越野挑战赛运动员基本情况对比分析

表1 山地户外越野挑战赛运动员基本情况

表1显示:人数比率上,2014-2016年高校参赛队伍中男15女5的比率,社会团体(区别于高校参赛队之外,以下类同)占据男51女11人的比率;人员年龄中,高校男和高校女主要集中在18~25年龄组,社会男主要集中在18~35岁的3个年龄组,社会女年龄主要集中在18~25岁。从上述人员分布比率和人员年龄组别分布情况,可以看出高校群体占据一定的比率,是山地户外挑战赛群体中不可或取的一部分;另外从整体的年龄组比重中可以大体看出整体运动员年龄处于18~25、25~30岁这2个年龄组,高校男和社会男年龄组分布稍有不同,社会男主要集中在25~30、31~35岁年龄组,纵观男女参赛队员年龄组分布波动性较小。高校男和高校女的年龄段分布与社会男、社会女在年龄段分布比率上有较大相似度,与此同时高校群体在整个群体中占据较大比重,因此对山地户外挑战赛高校代表队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研究也至关重要,为了更为细致地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现将具体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呈现如下。

2.2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对比分析从表1中了解到高校男、女与社会男、女在年龄段与比率上的整体状况,整体年龄段处于同一组别,波动影响较小,为了满足最小样本含量大于30的要求,现忽略高校与社会团体的差异,从群体研究对象出发,将数据分析展示如下(以下图表分析类同)。

表2  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对比分析

为了更好地从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指标上细化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优劣,本研究指标的选取主要从运动员身体素质相关文献中查证和访谈国内户外运动领域的专家中获取,保障山地户外越野挑战赛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表2显示:在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男女运动员在后蹲、俯卧撑、坐位体前屈等指标上的均值相差较大,其它测试指标上的均值相差较小,表明男女运动员在这些项目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能力和生理机能上存在较大的差距;男女运动员在卧推、后蹲、俯卧撑、1 500m、400m指标上标准差相差非常大,女运动员群体内部指标指数波动较大,初步判断女运动员内部指标指数落差较大,说明女运动员在这些指标上呈现出两极化的发展趋势。结合上述得出,我国山地户外越野挑战赛运动员内部结构不稳定,男女运动员部分测试指标落差较大,女运动员指标整体呈现两极化的发展趋势。

2.3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KMO抽样适度测定值分析样本的巴特莱特球形检验要求从整个相关矩阵出发,设立原假设为相关矩阵,设为单位矩阵,如果结果不能拒绝原假设,证明原假设成立,应该充分考虑原假设因子的运用。样本Kaiser-Meyer-Olkin度量是衡量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KMO值介于0~1之间,选取指标的变量偏相关系数平方和小于相关系数的平方和时,可以说明原假设成立;如果选取指标的偏变量相关系数平方和大于相关系数的平方和时,则证明原假设不成立。

表3 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KMO抽样适度测定值分析

表3显示: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KMO抽样适度测定值分析中可以看出,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经过KMO抽样与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之后,男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KMO测试值为0.627,数值大于0.05,男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Bartlett球形度检验值为355.907,P(sig=0.000)<0.01,KMO值比较接近1,可以拒绝原假设不成立,证明男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相关度较高,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女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KMO测试值为0.743,KMO值大于0.05,女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Bartlett球形度检验值为159.879,P(sig=0.000)<0.01,KMO值比较接近1,证明原假设不成立,表明女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相关度较高,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综上所述,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指标具有高度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

2.4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4显示:从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中,可以看出经过指标筛选和相关性系数对比分析,查证出有13项测试指标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性,在表3中一一展现;经过因子分析得出上述相关系数矩阵中有59个相关系数P<0.01(**标记的指标系数),有24个指标系数P<0.05(*标记的指标系数),表明上述的59个指标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性和24个指标间存在一般相关性的结果。

为了解决因多重共线性带来的数学几何问题所带来的困扰,需要进一步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本论文从研究的变量和研究指标的特性出发,降维分析查找出影响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主成分因素,辨别出哪些因素是影响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进行下一步的降维分析,进行主成分分析。

2.5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贡献率分析山地户外挑战赛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评量表分析以所测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的权重大小为依据,权重系数的大小是通过因子分析获取[6]。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特征值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分析中显示有3个主成分,3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百分比均在85%。

表5显示: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特征值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分析中可以看出,从主成分因子的选取方法入手,保证特征值大于1和累积百分比超过85%,保证方差选取的有效性,所以接受3、4、5这3个主成分因子为研究指标的主成分因子;依据数理统计分析公式,因子的权重就是量表中方差百分比所占的比重,得出男子运动员第I权重系数为0.2195、女子运动员第I权重系数为0.16573、男子运动员第II权重系数为0.03701、女子运动员第II权重系数为0.06166、男子运动员第III权重系数为0.01912、女子运动员第III权重系数为0.02998。综上述表格的数据,可以得出各个指标之间筛选出来的主成分因子所占的权重,为了进一步研究出3个主成分因子之间的数理统计关系以及内部的特殊含义,需要进一步做正交旋转后的因子分析。

表4 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

表5 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特征值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分析

图1 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旋转空间成分(男)

图2 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旋转空间成分(女)

表6 身体素质经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分析

2.6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因子载荷矩阵分析 旋转后的因子对应的载荷矩阵分析一般被命名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图1、图2及表6中显示:运动员身体素质经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分析中,可以看出男女运动员在3个共性因子下的疏远程度,从中可以粗略地看出共性因子对各个指标的影响程度;可以看出3个共性因子与13个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载荷系数,载荷系数大小反映了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透视数据列表可以看出共性因子与其它测试指标之间的依赖程度和重要程度,男子运动员中后蹲和1 500m测试系数较大,表明了这2项测试指标对运动员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程度;通过3个主成分维度载荷矩阵分析出的系数对比,发现男运动员在后蹲、俯卧撑、1 500m项目上指标系数较大,女运动员在立定跳远、卧推、后蹲、引体向上等项目上指标系数较大,表明这些指标因子才是真正影响运动员身体素质高低的关键性因素。综上所述:表6的研究仅局限在主成分因子与测试指标之间的权重,至于每个共性因子所代表的含义需要进一步进行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对比。

2.7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因子得分分析

表7 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分析

表7显示: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分析中,可以看出各个指标在主成分共性因子下的得分,可以看出各个测试指标在主成分共性因子下的权重,男子运动员在第I主成分共性因子中以后蹲、卧推、引体向上等权重指数较高,女子运动员以后蹲、卧推等权重指数较高,这些权重影响指标的系数均反映了运动员身体素质所需的力量指标要素,以此可以把第I主成分共性因子命名为力量因子;在前者的基础上把第II主成分共性因子归纳出男女运动员在1 500m指标上权重系数较大,因此可以把第II主成分共性因子命名为速度耐力因子;第III主成分共性因子中,查找出T测试、灵敏性测试等项目上权重系数较大(排除第I和第II主成分共性因子的干扰)。

综上所述:各个共性因子指标的权重与因子的命名较为贴切,各因子权重系数不同,各指标在各因子中的权重也迥异,因子是指标的合集,指标权重反映二者影响的程度大小,所以可以根据所在主成分因子中因子系数大小以及指标的权重大小来核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可以得出我国山地户外挑战赛运动员身体素质需要有3个共性因子构成,形成了以力量因子、速度耐力因子、反应速度因子等一体的因子组合,各个代表下的因子权重分别为男K1=0.2195、女K1=0.16573、男K2=0.03701、女K2=0.06166、男K3=0.01912、女K3=0.02998。

2.8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因子总分对比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指标内部因子得分的情况,从因子得分上来评判指标的权重影响程度,按照数理统计公式推算因子总分,F=F1×K1+F2×K2+F3×K3+......Fn×Kn。上述表格中显现出3个共性因子,分别为F1I因子得分、F2II因子得分、F3III因子得分,因子贡献率为初始特征值的方差百分比。综上得出各个指标下的因子总分为F男=0.2195×F1+0.03701×F2+0.01912×F3,F女=0.16573×F1+0.06166×F2+0.02998×F3,把各个因子得分相应乘以因子贡献率,得出表8成绩总分。表8显示: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因子总分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男女运动员均在后蹲项目上占据的因子得分高于其它所有指标的因子得分,表明后蹲力量指标系数越高的运动员对应的身体素质指标得分会越高(运动成绩越高),通过对山地户外挑战赛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有效地评判出运动素质指标的正因子,可以减免在日常训练中的盲目性和不科学性,为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的提高提供了方向,保障了运动训练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3 结 论

1)男女运动员在卧推、后蹲、俯卧撑、1 500m、400m指标上标准差相差较大,女运动员呈现出两极化的发展态势。

2)影响山地户外越野挑战赛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主要是由4个维度下的10项指标构成:卧推、后蹲、立定跳远、垂直跳、俯卧撑、引体向上、T测试、1 500m、400m、体前屈。

3)决定山地户外越野挑战赛运动员身体素质高低的主要是:第I主成分的后蹲、卧推、引体向上素质指标;第II主成分的1 500m、400m身体素质指标;第III主成分的T测试、灵敏性测试身体素质指标。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 content/2014-10/20/content_9152.htm,2015-12-17.

[2] 侯向锋,马凯.我国竞技体育体能训练创新的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43-46.

[3] 张绍凯.新常态·新生态—走进生态体育[R].贵州:户外论坛,2015.

[4] 山地户外越野挑战赛官方网站[EB/OL].http://www. cmaar.com,2015-12-17.

[5] 游兆和.辩证法本质辨识—论唯物辩证法与唯心辩证法对立的意义[J].清华大学学报,2014(5):90-97.

[6] 魏汝岭,杨绛梅,刘小学.影响我国山地户外运动项目成绩的多因素分析—以2010年阿布扎比国际探险挑战赛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5-38.

Research on Physical Constitution of the Sportsman in Events of Outdoor Cross-country Racing

WU Jing-tao1, HU Jiao-jiao1, XIA Xiao-pan2, PENG Shuang-fa3
(1.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Leshan 614000, Sichuan China; 2.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5, Sichuan China; 3.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Hubei China)

For echoing the extant deficiency of specific examination on the mountaineers’ physique status in the scholastic training and research in the events of outdoor cross-country racing, this essay would concentrate on reorganizations and analyses of the mountaineers’’ factors on strength proficiency, adept of speed and endurance, skill on speed and capacity on flexibility and coordination, equipped with the methodology of bibliographic investigation, experts interviews, inquirie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etc., and conclude that firstly the index of physical condition consists of 4 diverse dimensions which would sequentially subdivided into 10 factors; secondly, the proficiency of strength, speed and endurance, and flexibility and coordination plays a major role in assessing the physical status of sportsman; later after this, factual data on benching, squat, push-ups and 400m and 1500m racing vary drastically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 last but not least, the performance of female mountaineers shows an inclination of bipolarity.

outdoor mountaineering; relativity; physical condition

表8 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因子总分对比分析

G804

A

1004 - 7662(2016 )11- 0080- 06

2016-10-15

吴静涛,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户外教育培训及休闲体育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挑战赛山地权重
技术创新永远在路上
——从我国第一代地铁车DK1到山地城市地铁车As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21天习惯养成挑战赛
山地建筑竖向设计分析
权重常思“浮名轻”
关于山地建筑设计要点的分析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权重涨个股跌 持有白马蓝筹
Ps挑战赛
Ps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