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信息化在八钢公司的具体实践

2016-12-01 08:38于自泳何锴樊国康骆以生
新疆钢铁 2016年2期
关键词:八钢科目绩效评价

于自泳,何锴,樊国康,骆以生

(1.宝钢集团八钢公司经营财务部;2.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成本管理信息化在八钢公司的具体实践

于自泳1,何锴1,樊国康1,骆以生2

(1.宝钢集团八钢公司经营财务部;2.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CM系统(成本管控系统)主要功能是将产销核算系统的成本数据核算进行成本还原处理,对上下工序间的结转科目进行拆分替换,从而将各工序结转下去的成本科目按顺序还原成最原始的成本构成,最终得到各工序产品最原始的成本构成。在此基础上,CM系统融合了成本分析、成本标准管理、成本预算、成本绩效评价等功能,能够为个性化的成本管理提供依据;同时,还能够为八钢产品盈利能力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成本管控;成本分析;成本标准;成本预算;成本绩效

在CM系统开发上线之前,八钢成本管理主要依托2009年上线的产销系统提供的成本数据。成本分析主要依托产销成本核算系统得到的数据并通过线下EXCEL手工加工的方式来实现。由于在实际成本核算时按照实际生产工序对成本中心进行分步结转,上工序成本直接通过结转科目综合结转到下工序,形成下工序的耗用,因此无法直观反映“产品”的原始成本构成情况,不利于成本分析和管理。成本预算同样采用线下处理的方式进行编制,工作量大,效率低。

八钢公司成本数据分散,本部和南疆的成本数据未整合,实际使用时非常不方便。产销系统成本核算中成本对象粒度过细,经常出现串户和负库存的情况,难以应对内外审计;财务人员人工从事日常成本分析、成本预算、成本绩效评价及明细产品分析等工作,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率很低;因产销系统中的成本中心代码维护过程中沟通不畅,帐套间代码可读性差、规律性不够,迫切需要重新梳理。为适应公司成本管控精细化的要求,实现对已积累的大量成本历史数据进行集中多维分析,为成本管控提供依据、确保长期成本信息的高度畅通,快速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信息,并进一步完善铁区管理、设备管理、能源管理等信息化,开发设计了八钢CM系统。

1 成本管控系统(CM)总体设计

1.1成本管控(CM)系统整体架构

八钢全过程成本管控系统将进一步完善公司产销系统的本部、八钢南疆公司和相关分子公司的成本核算,并配套改造周边成本管理相关的系统,通过宝钢集团宝之云统一整合多组织、多帐套的成本核算数据,并构建成本还原(实际整合)、成本分析、成本标准管理、成本预算、成本绩效评价等应用功能。

八钢全过程成本管控系统含五个新建子系统:实绩整合、成本分析、成本标准管理、成本预算、成本绩效评价,以及成本核算系统的配套改造内容。

图1 CM系统整体架构

1.2成本管控(CM)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以经营绩效结果为导向,全程关注生产经营价值链上的关键指标。

通过决策支持的具体应用,帮助经营团队适时掌握公司经营的动态;并促进公司经营绩效的反映时限从月向日、日向时、乃至实时提升。

通过系统整合和数据抽取功能的配置,及时获取并整合各专业系统的管理数据;通过对关键指标的直观展示,使经营者能完整、及时、高效地获取公司的经营信息,并达到业务信息透明化的目的。

支持企业的风险管控需求,提供关键指标的风险预警提示,以提高公司经营者的整体动态管控能力。充分考虑系统柔性,以适应管理提升要求、业务完善要求,随需应变。

通过提供有效的财务、成本分析辅助工具,实现财务、成本数据采集、整理、存储、分析、使用自动化,将协助管理者和决策者进行财务、成本分析,帮助企业提高管理和决策的运作效率和质量水平。

2 成本管控系统(CM)模块功能介绍

2.1成本管控(CM)系统核算数据实绩整合

目前八钢的成本核算是按照实际生产步骤对成本中心进行分步结转,即品种法的多次连接应用。上下工序之间通过结转科目作为中间桥梁进行结转,非生产性及服务性成本中心向生产性成本中心结转,前道工序的成本中心向后道工序进行结转时并不将该成本中心的成本结构全部平行转入下道工序的成本中心,而是将其结构作为一个综合结转科目按照一定的比率或差异金额向下工序结转,越是后道工序其成本结构中的结转科目所占比重越大,核算结果包含了结转科目,而结转科目对于财务管理来说并不能真正反映成本的构成。

成本管控系统的成本分析、成本绩效评价以及下阶段的盈利能力分析、边际贡献分析等应用,都需要用到真实成本构成数据。所以,对于目前的核算数据首先要进行成本还原处理,对这些结转科目进行拆分替换,将每个步骤结转下去的科目按顺序还原成最原始的成本构成,体现产品的最原始的成本构成。同时,成本核算涉及12个会计组别(账套),同一会计组别内按照内部结算价进行上下工序成本结转,而跨会计组别时按照公司内部关联交易价格进行成本结转。因此,除对科目结构的还原外还需要剔除各会计组别之间、各工序之间的主原料利润影响(主要是矿石、铁水)、能源介质利润影响,以反映各道工序的真实成本。另外,应用户要求,需要同时进行公司和厂部两个层次的成本还原和打通。

2.2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要求正确评价八钢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查明影响成本高低的各种因素及其原因以及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选定适应新情况的成本水平。主要分为重点指标跟踪、综合成本分析、厂部成本分析、成本成本对标分析等内容。

本分析子系统既涵盖了八钢集团内12个主要成本会计组别(账套)的成本核算数据,借助云平台优势,极大提高了获取宝钢集团内对标公司成本数据的便利性,使得公司管理层对内能够了解全面整体反映全公司生产综合成本情况的分析内容,对外能够掌握八钢和宝钢集团内部先进企业的成本对标情况;同时还能支持财务人员详细深入地研究全公司的生产综合成本情况,并针对成本的五因素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在遵循综合成本分析计算方法基础上,将分析视角指向每个具体的生产和辅助单元,分析粒度上比综合成本分析更细,并且结合具体单元的情况进行特色分析。

通过实施成本分析使成本数据唯一、准确、高效。实现公司成本到单元成本、产品成本、科目成本的层次钻取,灵活查询,因素分析。方便用户高效准确地分析成本变化原因,进一步推进降本工作。

2.2.1重点指标跟踪

对公司重点成本指标进行紧密跟踪,分析变化趋势。主要重点指标包括:毛焦比、毛矿比、喷煤比、钢铁料消耗、成材率、工序能耗、石灰消耗、辊耗、锌锭消耗、涂料消耗、矿石剔除利润。

2.2.2综合成本分析

按照五因素分析法对公司综合成本进行逐项明细分析。主要对以下因素展开分析:公司各厂部成本差异因素分析、公司消耗差异影响总成本、公司价格差异影响总成本、公司费用差异影响总成本、公司规模差异影响总成本、公司结构差异影响总成本、公司外购能源成本差异分析、半成品库存影响成本差异分析。

2.2.3厂部成本分析

按照五因素分析法对各厂部成本进行逐项明细分析,涵盖八钢全公司。

2.3成本标准管理

成本管理体系就是“以标准成本制度为基础,以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动力,并通过成本对标,挖掘成本潜力,推进成本的持续改良,对成本实行全过程控制,以此全面提升产品的成本竞争力”。在这一体系中,建立公司内部严密、科学的标准成本制度是关键。标准成本制度就是通过对成本中心各项成本指标及其成本动因的细化分析,找寻规律并设定相应的成本标准及预算因子,运用标准与实际的对比揭示差异并分析的方法,实施对成本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控制,通过成本中心成本绩效评价,着力于成本改善,并运用成本标准服务于经营决策。

通过标准成本制度制定了完整的“PDCA”循环,促进了宝钢系统、全局、全员的成本控制体系的形成,为公司分层进行价值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并为成本预算管理提供了可量化的标准。标准成本管理已成为财务控制体系的基础。

因此,成本标准管理子系统以生成和维护当前成本预算编制和成本绩效评价急需的数据标准为本阶段的关键任务和目标,遵循计划值系统的设计原则和理念,为最终构建功能完善的计划值系统打下坚实基础。

2.3.1成本标准制订

运用历史实际,通过一定转换方法生成成本标准,并提供若干月份连续最好值及单月最好值作为修订成本标准的参照。

成本标准版本管理、主原料标准生成、生产作业标准生成、附加成本标准生成。

2.3.2成本标准维护

在系统根据经验算法计算出来的参考成本标准基础上,各业务职能部门及各厂部根据实际生成情况进行实施维护。

涉及到的成本标准维护主要内容:主原料标准维护、生产作业标准维护、附加成本标准维护。

2.3.3成本标准查询

对于编制完毕的成本标准,通过版本进行管理,并提供给业务人员使用,方便查询参考。成本标准查询画面主要包括:主原料标准查询、生产作业标准查询、附加成本标准查询。

2.4成本预算

依据八钢预算目标,在预算期内利用计划、组织、控制和领导等管理职能,对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激励、调整等过程进行跟踪、协调、控制和改进,以求实现八钢成本控制的目标过程。

在成本预算的执行中离不开标准成本制度及计划值管理。标准成本制度的实行,使成本预算的编制更为简单、科学,预算精度大大提高,管理的力度及深度大大加强,形成了较好的评价和控制体系。计划值管理作为重要手段之一,提高了成本标准的科学性和公允性,使得通过成本标准编制出来的成本预算也更为合理、可行。

根据上年度的成本标准,更新今年的四大标准库。通过进行上年度产品成材率的计算倒推工作产量的计算。与用户提供的标准数据相结合,进行预算产量细化与产能平衡,形成有关产量的预算主档和有关产量和作业小时的预算因子量生成,通过相关主档进行预算因子量平衡,附加成本平衡,能源平衡。完成四个平衡后进行预算成本分离与成本结转,重新对相关主档更新、形成相关的成本预算报表。

八钢成本预算子系统涉及12个主要成本会计组别(账套),在一个总预算版本控制下,对各会计组别及其各自的小预算版本进行精细化控制。同时,各会计组别的预算结果还需联动联调,并通过全公司成本的再次打通,才能最终统一获得完整版本、全公司的成本预算。考虑到下阶段即将实施的明细成本计算,在本子系统设计之初,就在数据结构上预留了明细成本的维度字段,在预算编制算法中预留了程序接入点,使得本系统既能生成常规成本预算报表又可进行明细成本测算,极大提升系统的合理性和实际效率。另外,在本次成本预算编制过程中还特别新增了能源平衡功能功能,从而提高了能源成本预算数据的准确性。

2.4.1产量计算平衡

根据各工序产品产量、投料结构、标准成材率,计算投料消耗,进行产能平衡和产量细化,生成对应预算因子量。主要包括:产品产出产量维护、产品产量比例维护、产品产量计算、产品产量平衡、产品产量细化、投入产出比例检核表。

2.4.2科目价格制订

根据历史数据,生成科目价格,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手工调整。涉及到成本科目价格制订、成本科目价格维护、成本科目价格查询。

2.4.3成本预算编制

根据基础数据,对各账套分别进行成本预算编制,然后汇总打通成全公司成本预算,同时提供各步骤检核表。整体的功能模块包括:成本预算编制、全公司成本预算打通、预算因子量平衡检核表、回收领用平衡检核表、附加成本平衡检核表、成本中心成本费用预算检核表、预算编制过程日志。

2.5成本绩效评价

成本绩效评价的关键在于制度措施能够切实执行,这需要通过考核评价和激励惩罚予以保证。设立标准、计量业绩、考核与激励是强化控制效果的主要程序和措施。成本中心应建立规范的定期绩效衡量评价制度,每月要有详细的绩效衡量评价材料,成本分析以成本中心绩效衡量报表为依据。通过揭示和分析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可以发现降本增效工作的努力方向。对成本中心的可控成本部分进行绩效评价,能反映各成本中心在标准制定中的具体情况。目前系统主要通过公司级、厂部级、成本中心三个层面进行绩效衡量。

本系统将对12个主要成本会计组别(账套)进行绩效评价,由于八钢的多组织架构特点,因此将以成本打通后的全公司直接支用为数据基础,以成本中心为基本评价单元,以分类汇总后的成本项目为最小评价对象,通过多价格版本选择实现多种价格口径下的成本绩效评价,并对公司、厂部、成本中心三个层面进行绩效评价。

3 CM系统上线取得的成效

八钢成本管控系统建立后,能够满足八钢的成本管理决策支持的需要,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八钢带来良好的效益。

根据业务逻辑分析,整理出成熟的跨账套成本还原算法,实现了集团内计算,且可以产品化,对业务方和实施方的业务技术水平都有很大提升;建立跨账套的成本分析体系,完成了成本“打通”,使得成本更加精确,同时分析功能更加精简高效;在复杂组织架构下,实现了同帐套下多责任主体的成本绩效评价;将运用云平台中已有宝钢集团内成本数据,为八钢公司成本对标提供便利;本系统将使用DB2 MPP数据库,配合Cognos分析挖掘技术及Fusion-Charts的图形展现效果,在性能和界面友好度方面均有较大提升;为整合财务人力资源,实现八钢公司集中成本核算、集中成本分析、集中编制成本预算、集中实施成本绩效评价,创造了有利条件。

4 结束语

宝钢集团支撑团队、八钢财务部、宝信软件、八钢信息公司等组成联合团队,以八钢成本管控业务现状为基础,通过对全过程成本管控系统业务和条件的调研,对现有系统配套全过程的成本管控和管理提升的改造需求进行了讨论,确定了项目的范围及目标,提出了总体方案。同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难点进行了充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技术上可行,项目风险可控。预计项目实施后,将对八钢成本管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将发挥降本增效、扭亏增盈的效能。

[1]李琦强.信息化技术-宝钢财务控制体系的支撑[J],中国经贸导刊,2002,(15):50~51.

Practice of Cost Management Informationzation in Bayi Steel

YUZi-yong1,HE Kai1,FANGuo-kang1,LUOYi-sheng2
(1.Finance&AccountingDepartment,Bayi Iron&Steel Co.,Baosteel Group.;2.Baoshan Iron&Steel Co.,Ltd.)

The primary function of the CMsystem is the accounting system of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data cost accounting cost reduction treatment,the processes and the end of turn subject to replace the split,and each process node turn down the cost of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reduction to the original cost of composition,the final products in each process ofthe original cost structure.On the basis ofthis,the CMsystemfusion analysis cost,standard cost management,cost budget,cos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unction,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personalized cost management;at the same time,alsocan provide data support the analysis ofproduct profitability.

cost management and control;cost analysis;cost standard;cost budget;cost performance

F406.72

B

1672—4224(2016)02—0054—04

联系人:于自泳,男,40岁,工程硕士,乌鲁木齐(830022)宝钢集团八钢公司经营财务部

E-mail:yuziyong@baosteel.com.

猜你喜欢
八钢科目绩效评价
八钢公司发明专利
多科目训练见招拆招练硬功
高校开设专业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浅析—以法学(类)专业为例
高考“新科目”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八钢烧结低能耗低排放低成本运营实践
八钢冷轧重卷机组改造
八钢公司发明专利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