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抑郁症:这么远,那么近

2016-12-01 18:42金姬
新民周刊 2016年46期
关键词:东华大学曙光白领

金姬

上海东华大学肯德基曙光公社一群大二的曙光学子进行了《上海地区白领对抑郁症认知程度的研究》,结论是大多数都市白领对于抑郁症的基本常识知之甚少,对于抑郁症的态度差异也很大。

若不是2个月前上海艺人乔任梁的突然自杀,对“抑郁症”信息有些审美疲劳的吃瓜群众似乎对这个话题很难再提起兴趣。这几年,几乎每年都有官员或名人因为抑郁症离世,《新民周刊》也在2014年8月做过封面报道。

两年过去了,身患这种疾病的人群是否不断扩大暂且不论,但国人对此的了解程度却依旧不容乐观。2016年秋天,上海东华大学肯德基曙光公社一群大二的曙光学子进行了《上海地区白领对抑郁症认知程度的研究》,结论是大多数都市白领对于抑郁症的基本常识知之甚少,对于抑郁症的态度差异也很大。更关键的是,哪怕是高知人群,也未必清楚一旦得了这个病如何获得正确帮助。

直到今天,面对抑郁症时,我们仍然任重而道远。

曙光学子在餐厅向顾客做问卷调研。摄影/沈琳

越来越多人“精神感冒”

有一部日本电影曾这样描述抑郁症:它是一场心灵的感冒,而每个人都有可能患上感冒。我们无从得知,每天擦肩而过的陌生人里,有多少正遭受着心灵的折磨。

在中国,究竟有多少人罹患抑郁症,并没有最近的流行病学调查官方数据。有据可查的是,中国1982年和1993年两次在内地多个地区进行了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躁郁性精神病终生患病率分别是0.76‰和0.83‰。

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几年前的报告,抑郁症是全球第四大疾病,约有1/7的人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遭受抑郁症困扰。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的第二大疾病。而在中国,确诊的抑郁症患者为3000万人左右。

根据这几年不同学者的调查报告,中国抑郁症患者骤增。2016年春天,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者共同在《中国经济评论》(China Economic Review)上发表的数据非常惊人——中国抑郁症的患病率为37.9%,严重抑郁为4.1%。

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陈烽对《新民周刊》表示,现在社会发展快,由于工作压力巨大、生活节奏加快、情感障碍等原因,心理方面出现问题的几率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抑郁症,而且越是高地位、高智商群体,发病率越高,病情越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来就诊的患者多数是三四十岁以上,而近年来所接触到的求助者年龄呈现年轻化,第一年龄段(25岁以下)的比例上升,很多二十多岁的白领、大学生群体都前来就诊,甚至一些中学生也受到了抑郁症不同程度的侵扰。

损失知多少

抑郁症不仅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有数据显示,抑郁症病人中,15%最终会自杀死亡,约70%曾经出现过自杀的想法。另外有国外的数据表明,在所有自杀死亡的人群当中,大概有70%以上的人患有抑郁症。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报告显示,中国每年大约有28万人死于自杀,40%患有抑郁症。另有数据表明,自杀是中国全人群第五位、15—34岁人群第一位死亡原因,自杀每年导致16万小于18岁的孩子失去父亲或母亲。

2012年,欧洲抑郁症协会发起了一项调查,共有来自英国、德国、意大利、丹麦、土耳其、西班牙和法国共7000名成年在职者接受了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每10人中就有2人患有抑郁症。英国登上榜首,抑郁症比率高达26%;意大利最低,为12%。抑郁症每年给英国经济造成86亿英镑的损失,其中包括抑郁症导致的旷工损失、治疗费用、失业救济额外支出等。

2016年4月13日,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召开了“走出阴影:精神健康成为全球发展首要问题”国际会议,世卫组织已经把“没有精神卫生就没有健康”列为《精神卫生行动计划2013-2020》的核心概念。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强调:“精神卫生不仅仅是健康问题,更是经济发展问题。”

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健康经济学教授谢启瑞向媒体表示:“精神疾病给个人和国家都带来巨大的负担,我们可以从三个成本来看,第一是直接成本,就是医疗成本;第二是间接成本,是劳动生产力的丧失;第三是隐藏成本,个人的低信任度和对生活的低满意度。不要小看隐藏成本,一个契约型社会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就是信任,个体与个体、机构间的合作,很大程度上是由信任促成的,在一个低信任度国家,许多商业行为都将受到重创,交易成本将大幅增加。而一个生活低满意度、没有生机的个人和社会,也很难有创新。”

根据世卫组织的研究,抑郁症和焦虑疾患每年给全球经济造成1万亿美元费用。而各国目前在精神卫生服务方面的投资远远低于需求。根据世卫组织2014年精神卫生地图集调查,各国政府在精神卫生方面的支出平均占到卫生预算的3%,谢启瑞教授认为,在阻止精神疾病迅猛发展前横亘着三大阻碍。“一是病耻感,如果一个人身患某种身体方面的疾病,人们往往会表示关心和帮助,但如果是精神疾病,这个人就会被贴上负面标签‘他/她不正常,很可怕;第二是资金不足,由于认识不足精神疾病不被重视,自然没有资金投入、没有足够的专业医疗人士;第三是卫生体系欠缺,不仅是在亚洲国家,纵使在西方国家,精神病人往往被放在特殊医院,甚至被当成‘疯子来对待。美国投入比例也只有5%左右,中国的投入比例占比在1.9%-2.4%之间。”

曙光学子们“坐不住了”

自2002年9月起,肯德基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成立中国肯德基曙光基金,目的是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更好地完成4年学业,成为人才中的人才。曙光基金不仅向曙光学子们提供大学4年2万元的资助款,帮助他们完成4年学业,还形成以“学业资助+餐厅实践+社会服务”的独特“三位一体”资助模式,让学生完成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转变。值得一提的是,基金每年都会成立“曙光公社”团队,自己制定社会服务的项目,做公益。除了提供社会服务项目的活动资金,曙光基金还为每个社团进行社会服务项目的培训与指导,鼓励学子们关注周边社会热点,分析社会现象,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奉献爱心,回馈社会。经过社会服务项目的锻炼,曙光学子们的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各方面均有了显著的提高,为将来踏上工作岗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从2014年开始,上海东华大学肯德基曙光基金的学子们持续关注白领都市病。继前年“低头族”,去年“下班沉默症”后,今年将目光聚焦于“抑郁症”话题。以“抑郁症”为切入点,东华大学的2014级的曙光学子们设计了一份名为《关于都市白领对抑郁症认知程度的调查问卷》,对上海25岁及以上白领展开调查。

2014级曙光公社社长胡萍同学对《新民周刊》介绍说,如今职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职业人群的心理问题逐渐凸显,白领的压力不比明星小,属于抑郁症高发群体。因此这样一个群体是最具有代表性和调查价值的。调研活动采用“线下调研,线上输入”的方式,总共发放问卷 1300 份,有效答卷1125份,在上海各大商业区的咖啡馆、办公楼、快餐店,地铁 1、9 号线沿线地区及中心城区附近商圈开展调研活动。

调查结果显示,高达 47.9%受访者认为心理因素是引起抑郁症的病因,极少数人认为抑郁症完全由生理因素引起,其中28.09%的人认为抑郁症不需要药物治疗。将近五分之一(18.49%)的人表示患病会逃避,不敢承认患病事实;在对抑郁症的关注方面,都市白领中只有 30.67%的人曾经主动关注过抑郁症相关信息,73.33%的人主观上对抑郁症的社会关注度持消极态度,认为当前社会对抑郁症的关注度不够。

对此,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陈烽指出,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但并不是说抑郁症是单纯的心理问题导致,它也可能是生理上的疾病痛苦引发,全球有四分之一的抑郁症病因是由于生化因素,其中一部分来源于家族史遗传。在身体上的疾病一直未能及时治愈的长期过程中,生理上的痛苦会转化成心理疾病,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打击往往给患者带来难以想象的痛苦。

其实,心理咨询在国外是一个很普通的日常行为,然而国人却对心理咨询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抑郁症是个难以启齿的问题而不愿就医,甚至有人认为看心理医生就是有精神病,这些错误观念不仅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歧视抑郁症,严重的还会耽误了病情,使抑郁病患者无法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抑郁症的诊断非常复杂,需要专业的精神科医师来进行诊断治疗,所以发现自己或者身边人有抑郁倾向时要及时寻求医生帮助,不能盲目忽视和逃避,这样才能更快解决问题。

就读于东华大学公共关系专业的大三学生张燕,同时身为2014级曙光公社成员的她告诉《新民周刊》,此次调研活动开展之前,大家普遍认为在这个高度文明的社会,抑郁症患者作为弱势群体,大家应该去关爱他们。然而,在调查中却发现,在“如果有亲人朋友得抑郁症,您会怎么看待他们?”的问题调查中,近10%的人表示会与他们保持距离,这比预想的比例要高很多。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抑郁症人群基数那么大,目前国内尚没有一个专门机构来帮助和关爱这个群体。这就导致国内对抑郁症的诊断正确率不到20%,治疗率不到10%。而抑郁症就像是其他生理疾病一样,需要积极就医,配合医生接受药物治疗。临床经验表明,通过规范治疗80%的患者可以实现临床治愈。

专家呼吁,包括抑郁症在内的精神疾病不仅仅是个体问题,应将其作为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予以重视,全方位关注,全面谋求改善。

抑郁症自测指南

A快感缺乏症:任何事物都无法带来快乐或喜悦,无论是财富、提升或者成就。

B悲痛:悲伤,失落,无望,纠结,妄想。

C负罪感:为一切真实或虚构的失败自责,为自责而自责,为自怜自艾则自责。

D自我伤害:伤害自己、割伤、自杀以及其他形式的加诸自身的痛苦。

E睡眠变化:经常早醒,睡眠周期紊乱。

F胃口:对吃全无胃口。

抑郁了,怎么办?

随着抑郁症发病率的不断增加,发病年龄的不断提前,曾经看似陌生的抑郁症也似乎离我们并不遥远。日常生活中要积极对待抑郁症,采取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1. 保持愉快的心情和乐观的心态,多与人交流,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加强身体锻炼。多参加一些集体娱乐活动,如跳舞,唱歌等。多增加一些爱好,让自己充实起来。多与家人朋友交谈,倾诉心中的烦恼。

2. 多阅读了解心理方面的书籍,学习心理卫生知识,积极参加心理辅导课程接受心理教育,保持心理健康。

3. 多吃水果蔬菜等食物,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规律的作息,增强自我心理调节。增强自信心,提高对自己的认知度。学会保持心理平衡。平时善于处理困扰,遇到压力善于排解。

4. 求助心理医生。不要回避心理咨询,在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必要时积极配合药物治疗。

猜你喜欢
东华大学曙光白领
曙光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加油员变身都市新白领
东华大学研发出可体内吸收型蚕丝导线
东华大学开发出全纤维结构智能电子皮肤
曙光
一线城市白领青年怎么住
实用白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