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炒作美台或实现“防长级”互访

2016-12-02 11:44崔明轩
环球时报 2016-12-02
关键词:台美美台法案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崔明轩 ●本报记者 郭媛丹 吴志伟 ●李俊峰

自“5·20”上台以来在经济上毫无建树、在两岸关系上走入困局的台湾民进党当局,开始寻求对外军事合作的“突破”。昨天岛内媒体纷纷报道,美国国会正在协商“2017年国防授权法”,参众两院共同主导的台美“资深军事将领与官员”交流的章节首度入法,若该法顺利通过,台湾或将在历史上首度迎来美国防长的访问。尽管离美国国会表决出结果还有好几天,台湾“外交部”12月1日已经迫不及待地向华盛顿“表示感谢”,称乐见在法案最终版本中“保留相关友台文字”。中国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对《环球时报》说,法案即便在美国国会通过,总统还有否决权,“一旦该法案真的实施,中美关系包括两军关系将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挫折,甚至进入动荡期。”

类似条文首度列入

美国国会审议的年度国防授权法,就是国防预算案。据台湾“中央社”12月1日报道,美国参众两院11月29日针对该法案进行协商,并公布接近最后版本的“会议报告”,首度将台美资深将领与防务官员交流的条文入法。法案在1284节“美台军事交流国会意向”部分提及,美国国防部长须执行美台资深军事将领与官员的交流计划,以改善两军关系。条文中“资深军事将领”指的是现役将官与挂衔人员,资深官员指的是五角大楼任职的助理部长或更高层级文官。互动交流计划地点包括美台两地。

据台媒报道,美参众两院研拟草案期间,均提出改善台美军事交流与关系的修正案,最后采行参院版本,类似条文过去两年均未获列入。美国众院预计12月2日就法案进行表决,参院计划5日之后投票,“全案预料将顺利通过”。

台湾“外交部”12月1日对美国表示感谢,称乐见美国会两院于协商后的版本中,仍保留相关友台文字,“我将密切关注两院就该法案之表决情形及后续立法程序”。

台深绿媒体“自由电子报”称,法案出台的背景是大陆对台“军事威胁”有增无减,而美台军事平衡又持续往大陆方倾斜,美国军方与国会认为现有的美台军事交流限制不合理,也影响了美国对台海应变的能力。国民党人纪国栋表示,对美方这些变化不感到惊讶,“在美国重返亚太的政策中,台湾显然非常重要”,尤其正好在“第一岛链”中间。他同时提醒台湾应维持平衡,避免破坏现状,引起不必要的猜忌。台湾淡江大学学者黄介正则表示,近年来大陆在南海动作频频,美国感觉受到挑衅,于是加强与亚太其他地区的合作。

助长“台独”嚣张气焰

据台湾“中央社”昨日披露,长期挺台的美参院军事委员会主席麦凯恩是该法案的重要推手。此前台美军事高层虽能在多个场合碰头互动,台军方人士也可进入五角大楼,但大多低调往来。白宫近年积极推动美中军事交流,邀请解放军参与环太平洋军事演习,但与台湾的交流仍受限在台面下进行。

报道还提到,多名美国众议员今年照例提出美方应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与环太军演,也有参议员提出《与台湾关系法》和“六项保证”需纳入法案等修正案,照例在两院协商时,因涉及总统的外交权限和未与军事直接关连,未被纳入。但11月美大选结束后,共和党全面掌握国会,外界多预期特朗普上台后台美军事交流将超越奥巴马时期。

张军社对《环球时报》表示,该法案有可能通过。最近几年,美国国会内部的反华亲台分子和五角大楼有冷战思维的好战分子一直都对与解放军发展关系持消极态度,相反采取措施提升所谓美台关系,而且正逢新政府更换之际通过可能性比较大。“如果法案通过,美国高级现役将领和高官访问台湾,将严重危害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背信弃义的做法。”张军社说,这种行动的实质就是鼓动“一中一台”,给台湾当局撑腰打气,助长“台独”嚣张气焰,严重威胁中国的领土主权和统一大业。因此,此举会遭到中国政府和军队的强烈反弹。

复旦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信强对《环球时报》说,假如这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案通过了,就会使得美台之间所谓非官方关系得到实质性提升,或者意味着美台双方的军事交往由非官方走向准官方甚至是官方的。这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将会非常大。“马英九执政时期,美国政府在美台关系上打一打擦边球,两岸关系和中美关系都还有一定的承受力。但在当前两岸形势下,美国通过这项法案无疑是往大陆眼里扔沙子,会对中美和两岸关系带来严重伤害。”

美台军事交流一直很密切

1979年台美“断交”后,双方虽然没有正式“邦交”关系,但由于历史及现实利益因素,双方军事交流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除了摆在明面上的对台军售,台美之间每年都会举行“蒙特利会谈”“国防检讨会谈”“国防工业会议”等高层次军事对话,美军方高层还会不时对台“国防”政策等“下指导棋”。

台美之间的防务协同演训是公开的秘密。2004年开始,台湾每年最大规模的“汉光演习”,美方都会派出观察员观摩演习,了解台军训练状况。台湾海空军也曾多次派舰机参与美方演训活动。2015年3月,台《联合晚报》披露,台陆军秘密派遣一支26人的侦搜排前往美国本土驻训半年,与美军交流高寒地带作战技能。这是台军地面部队首度以部队编制,赴美国本土与美军演训互动。同年6月,美参院通过2016年度国防授权法,麦凯恩提出鼓励台湾参与空对空实战训练“红旗”军演的条文。

双方人员交流也很密切,美军退役将领或校级以下军官访台,或是台军派员赴美受训都极为频繁。2002年3月,首届“美台防卫高峰会议”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召开。美方不顾大陆严正交涉,执意邀请台湾时任“国防部长”汤曜明赴美与会,这是继1970年蒋经国以“行政院副院长”兼“防长”身份访美后,台“防长”首次访美,标志着台“国防部长”不能赴美的限令最终被打破。马英九执政后,双方人员互访不断取得突破,美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等现役高层也先后赴台活动。2015年6月初,美国在台协会(AIT)在脸谱网主动公布台“参谋总长”严德发与“海军司令”李喜明出席美国太平洋司令交接仪式照片,被岛内媒体解读是“传达台美军事交流合作关系密切”。

英国广播公司(BBC)去年曾报道说,经过多次调整,台湾“国防官员”虽然可以访问五角大楼,但美国国防部高级官员和现役将领依照现行规定仍无法到台湾访问。但这项维持多年的规定实际上已在2014年被打破,当时美国夏威夷州民防厅长兼国民警卫队司令黄达民少将获美方同意赴台活动。

美国能给台湾安全吗?

虽然昨天岛内媒体纷纷报道,美方将进一步提升台美军事交流的层级,但美国媒体对2017年国防预算即使有报道,焦点也多集中在各项预算的增减上,几乎没有美媒提到法案中关于台美交流层级变化的内容。

美国海军军事研究所网站11月30日发表文章称,本周一些美国退役将军在某智库进行了一场关于中国军力的讨论。美国退休海军少将麦克德维特说,传统上说,共和党对台湾的支持会比民主党强,“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气氛”在未来有可能比今天“更为困难”。在被问到美国是否会“协防台湾”时,美国前国家情报总监布莱尔说,这将取决于危机是怎么爆发的,是大陆主动挑起,还是台湾寻求“独立”引起的,美国会区别对待。麦克德维特说,不同于1996年,当时美国海军派出两个航母战斗群进入台湾海峡也没有引起大陆的注意,现在美国将不得不“承受比那时高得多的风险”。“今天中国军方随时可以察觉航母在哪里”,而这20年解放军军力发展很快,北京“有令人信服的从海上攻击和保卫自己的能力”,如今,“中国大陆是在打主场比赛。”

两名将军都警告说,美国派军舰和能够携带核武器的战机贴近中国宣称是其领土的地方,是对中国的挑衅。

张军社对《环球时报》说,即便该法案通过,总统还有否决权。法案批准后还要国防部拿出具体计划,然后需要白宫批准才能实施,“白宫也会慎重考虑后果。”

信强1日对《环球时报》说,蔡英文现在的确非常需要美国做靠山。但不管是美国对台军售也好,美国对台所谓的“六项保证”也好,最终不会使台湾安全有真正提升。拉近美国人,充其量只是让台当局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因为美国不可能为了“台独”或是台湾利益和大陆发生军事冲突。台湾靠向美国的后果,只会令美国拿台湾当做和大陆讨价还价的筹码。信强说:“台湾如果真的想安全,最根本还是要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让两岸关系稳定发展,这才是台海和平的基本保障,但现在台当局的各项行为都显示它在缘木求鱼。”▲

猜你喜欢
台美美台法案
台美启动“贸易倡议”
本期导读
Industrial Revolution
蔡英文的台美棋局与如意算盘
美参议院未能通过控枪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