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方圆之间的任性

2016-12-03 00:31顾小喜
电影 2016年11期
关键词:样片方圆刘震云

文/顾小喜

分享

游走在方圆之间的任性

文/顾小喜

笔者有幸近日于中国传媒大学观看了《我不是潘金莲》首次提前观影,整场电影放映下来粗略一算,观众们共笑了45次,掌声有8次,简单一组数据足以见得“冯氏电影”的魅力。时间回到十二年前的《手机》,冯小刚、刘震云与范冰冰的首度合作就获得了当年的金鸡、百花等多项大奖。多年后重新聚首,这次的《我不是潘金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三个人都是一次新的尝试,尤其是对冯小刚。

都说冯小刚是一个拿作品说话的导演,但其实在《私人订制》后,他似乎总有很多事情忙:参加各种综艺节目,拍手机广告,去演唱会高歌一曲,还顺带因为《老炮儿》拿了个影帝。这次拍摄《我不是潘金莲》,用冯小刚自己的话来说,是一次“任性地尝试”。《我不是潘金莲》从宣传期开始,关于影片内容就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部电影从头到尾一直围绕着李雪莲上访一件事,看起来是在说李雪莲,其实却在讲一帮为了李雪莲忙的团团转的官员,看起来是在讲官员,其实却是在讲他们时而谄媚时而威吓的嘴脸,而这些过程是每个社会人不得不承受的无奈。官方白描图里夹杂着小人物的生存故事,实打实的现实主义题材。

先说刘震云的文笔,在他的作品中基本是不修饰语言的,你看不到遣词造句的华美,但是故事和人物却是极其鲜明的。比如赵大头在宾馆里的床戏部分,刘震云并没有用多么风情万种的字眼,上下左右无非是几个小学短语,就能把整个情形贴切地描述了出来。而冯小刚碰到了刘震云如此简介的床戏,自然也没有遮遮掩掩去拍摄,按照他的理解,与其拍太多审查过不了,还不如直接一个镜头摇移过去,剩下的就靠观众们各自遐想了。当然这是优点,从真实性上来说刘震云还真没敢写什么,因为在中国,看书的永远没有看电影的多,审查制度相对来说要宽松一些。但是冯小刚敢在片子中一次次提及上访的细节还有官官相护的层层细节,虽然中间有小部分的表达难免流俗于主旋律,但说到底还真是勇气可嘉。

此外,《我不是潘金莲》的圆画幅也是影片中最有特点的地方。在没有看片之前我一直以为所谓的圆画幅只是一个卖点,并不会用在整部电影中。但是看罢全片后,不禁感慨冯小刚果然是一个犯起轴来特别可爱的男人,他不但把圆画幅用在了全片中,而且还和方画幅交叉呼应,在方圆之间来回转换,挑战观众观影习惯的事儿这次被他彻底实践了。

坦白说,影片伊始看见圆画幅,视觉上的确会让人感到不适,有些陌生与拥挤。但是只要五分钟,五分钟之后当你的视觉开始习惯,便会跟着人物剧情走了。事实上为了圆画幅的呈现,冯小刚与摄影指导罗攀在未开拍之前就耗资百万专门去实景勘察并拍摄了一个十分钟的样片。在这十分钟的样片中,冯小刚找到了很多问题,这才发现圆画幅的拍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为了避免望远镜般的生硬与局促,冯小刚坚持着一个理念,圆形画框中摄像机和被摄主体一定要保持在同一轴线的平行移动。所以在整部影片的进行过程中,这种低反差、松景别的特殊镜头,会让你的视觉有一种饱满地新鲜感,江南烟雨中的人物故事鲜明且恰当。

至于这种接近自我的拍摄观众是否会买账,冯小刚并不在意。他说:“当所有人都觉得这件事不可行的时候,可能就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不要轻易否定自己,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快乐是莫大的。”坦白说,第五代导演在近年来似乎都有些英雄迟暮的意味。张艺谋没事导个晚会作品也快成晚会了,陈凯歌作为当年的电影诗人,现在诗人的名号还在,电影却早就没了。幸而冯小刚虽是老夫却能聊发少年狂,没事就爱挑战新的方式,拍自己想拍的东西,能不让手里的镜头直接连上票房,已是不易。

猜你喜欢
样片方圆刘震云
一种新型示温漆标准样片标定方法研究
懂感恩的人值得交往
刘震云买西红柿
方圆跳棋
何惧方圆
方圆十四行(外一首)
刘震云:首次和女儿合作很满意
刘震云的写作秘诀
逆境方圆
向手机精美“样片”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