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加勒比松人工林研究进展

2016-12-04 03:42卫玲丽
绿色科技 2016年11期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

卫玲丽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三门江林场,广西 柳州 545006)



广西加勒比松人工林研究进展

卫玲丽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三门江林场,广西 柳州 545006)

摘要:主要通过对国内加勒比松研究的总结,针对加勒比松生物学特性展开了科学探讨,探讨了加勒比松生长特性、营林培育方式以及木材理化性质,以期为今后广大科学工作者经营加勒比松、编制技术规程提供理论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加勒比松;生物学特性;营林培育方式

1引言

加勒比松,作为国外引种,由于该树种生态适应性较强,且我国土肥条件与气候因子适合加勒比松的生长发育,在20世纪50年代,广泛种植于全国各地。其中,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广大农民将加勒比松作为四旁树或者园林绿化树种,利用该树种根系发达、凋落物多的特点,来维持土壤肥力,防风固沙,保障土壤水源等,有效提升了居住地的生态稳定性。且加勒比松生长周期比马尾松周期较短,为裸子植物中生长较为快速的树种,且该树种木材纹理清晰,抗压抗弯强度高,人们广泛应用于木材的加工,家具的制作等。因此,通过总结研究,分析加勒比松研究进展,总结近年来加勒比松研究动态。

2加勒比松树种特性

2.1生物学特性

加勒比松(PinusCaribaea)别名为古巴松,是松科(Pinaceae)松属(Pinus)。起源于加勒比海地区的巴哈马群岛、古巴西部,随着气候变化,加勒比松逐渐向两极迁移,分布区扩大至北美中东部,以及潘帕斯高原的西北地区。为常绿或落叶乔木,在原产地(中美)高达45 m,胸径137 cm,树干枝下高达20 m,在古巴、巴哈马群岛则大小中等,很少高达21 m,胸径30 cm,树冠广圆形或不规则形状,树皮灰色或淡红褐色,裂成扁平的大片脱落;枝条每年生长多轮,节间很短; 幼枝初呈绿色,有白粉,后变呈橘褐色,一年生枝微有白粉;冬芽圆柱形,芽鳞窄披针形,边缘有白色睫毛[2]。

2.2分布于适应性

在中美大陆,加勒比松生于沿海平地上及山区海拔480~900 m地带。年降雨量1250~2000 mm,一年之中有3~4个月的旱季,一般气侯在其分布区南部为热带,分布区北部为亚热带,山上林木的直径较生于沿海平地者大。适于生长在无石灰性的沙质土壤地方[3]。

3加勒比松研究现状与评述

3.1加勒比松种质资源研究

20世纪40年代,我国福州树木园最先引种种植了古巴优质加勒比松种源品种,随后在我国两广地区进行大力推广种植,分别在广东西南部、西部与广西交界处布置了12处引种试验地进行观察研究,在广西中部、东南较为湿润地区布置了4个样地进行加勒比松种源观测[4]。随着加勒比松引种试验成功,广西七坡林场、广东林科所和广东遂溪林场,进行了巴哈马加勒比松大面积种植试验观测,监测加勒比松生长特性[5]。1974 年,广西中部南宁周边地区、广东西北地区林地和海南西南部地区对洪都拉斯加勒比松进行引种种植,并通过各地林科院进行育苗推广造林[6]。20世纪70年代早期至80年代,广西林科所对加勒比松和湿地松展开杂交种植,改良加勒比松生长特性[7]。20世纪90年代,广西林科所在广西地区进行分点设置样地,展开了种源/子代(家系)试验,主要通过花粉自由杂交试验进行种植育种培育[8]。

2002年广西林科所对广西地区洪都拉斯加勒比松种源进行分析调查,得出了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幼林生长速度快速,成活率高,树干通直,分枝较少,在分析不同松树生长速度时,发现了洪都拉斯变种与巴哈马变种显著高于当地种植树种湿地松、马尾松,洪都拉斯变种生长状况良好,病虫害较少[9]。广东雷州半岛遂溪通过11个种源湿地松与9个种源加勒比松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加勒比松胸径生长速率低于湿地松,但林分树高生长速率高于湿地松,且加勒比松生长速度高,抗风固沙能力优于湿地松,能生长在土壤基本且盐分含量高的沿海地区上,凸显了加勒比松的适应性优于湿地松生长[10]。

3.2加勒比杂交育种

目前国内加勒比松杂交育种主要是通过加勒比松与湿地松展开杂交培育,少量进行变种间的杂交育种培育。其主要原因是湿地松在生长适应性与木材力学特征上与加勒比松具有互补作用,能提升林分生长,促进大径材的培育[11]。目前,在广西对杂交松试验调查监测总结得出,杂交松生长状况普遍优于马尾松、湿地松,树形相对加勒比松有了很好提升,并且胸径生长速率得到了有效提升,普遍高于马尾松(34.93%)、湿地松(82.44%)和加勒比松(174.98%)。并且杂交树林分平均胸径高于马尾松及湿地松,可广泛推广于当地种植[12]。杂交松优于树高生长快速,平均胸径较大,林分自然整枝状况良好,分枝较少,树干树形由于马尾松和实地松;在林分冠幅方面,冠幅面积高于湿地松面积,但林分平均冠幅低于马尾松人工林;在生长特性研究方面,抗寒性大小为马尾松>杂交松>湿地松>加勒比松;就林分抗虫性的差异分析得出,几种树种抗病虫害能力差异不显著[13]。在分析不同松树木材密度研究中,发现了湿地松与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木材密度差异不大,木材密度的变动幅度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比湿地松高了5.34%,在生长过程中洪都拉斯加勒比木材生长状况优于湿地松[14]。通过古巴加勒比松6号种源与湿地松混合花粉相结合培育出的优质杂交松的样地调查中,发现了杂交松的材积远大于古巴加勒比松的材积57.89%;比湿地松材积高出了200%[15]。

3.3加勒比松采脂和松脂理化性质

在比较不同松树采松脂量分析得出,平均单株日产脂量大小为:加勒比松>马尾松>湿地松,平均单株割线长度日产量的大小变化范围为:加勒比松>马尾松>湿地松。加勒比松采集出的松香普遍为微黄至淡黄,为优质松香类型;同时,采集的松节油多为无色透明状,为优质松节油类型[16]。在产脂量分析过程中,加勒比松的产值脂量明显高于湿地松,在采集过程中日采集量加勒比松产量高于湿地松的23%;另外,在与桉树混交过程中,加勒比松人工林木质素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并随着气候带温度的提升而增加[17]。

3.4加勒比松木材构造和物理力学性质

在我国西南地区种植的加勒比松人工林晚材率较高,在力学性质中,抗压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木材弹性模量高于马尾松,横纹抗弯曲程度优于马尾松木材[18]。通过不同年龄段的加勒比松对比分析得出,15 年生加勒比松木材干缩系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木材抗弯强度、弹性模量、横向和纵向抗压强度均随着年龄的增加显著提高,其中晚材率比10年生加勒比松木材提高了125%,气干密度比10年生加勒比松木材提高了 46%,各项力学指标均增加了50%,抗弯弹性模量比10年生加勒比松木材提高了162%,质量系数(顺压+静曲)比10年生加勒比松木材增加了56.5%,另外,总结分析得出,15年生加勒比松在尚未达到砍伐年龄前,其木材质量已达到了家具用材的基本水平,因此可缩短加勒比松人工林的轮伐期,提高林分的木材使用效率[19]。

在比较加勒比松和马尾松不同部位木材含水率分析得出:心材>边材,干中>干基,10年生>15年生,木材生材含水率大小变化范围为马尾松>加勒比松。国内种植的古巴加勒比松木材质量与古巴种植的加勒比松基本持平,木材质量大小变化为:湿地松>加勒比松>火炬松,顺纹压力、抗弯强度等力学指标普遍略小于国内松[20]。

4结语

根据前人研究成果表明,加勒比松具有优质的生长特性,可作为优质木材、化学药品原料,同时该树为优良混交树种,可与大多数乡土树种进行混交,提高森林的固碳和涵养水源的能力,可大力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1]骆洋,何延彪,李德铢,等.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和维管植物新系统中科的比较[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2,34(3):231~238.

[2]吴征镒.论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问题[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1979,1(1).

[3]林盛秋.木本油料树—加勒比松[J].林业科技通讯,1993(3):20.

[4]李峰,梁士楚,王丽君,等.广西阳朔岩溶石山加勒比松幼苗的形态特征及其生物量[J].广西植物,2008,28(6):785~789.

[5]张忠华,胡刚,梁士楚.桂林岩溶石山加勒比松群落的数量分类及其物种多样性研究[J].广西植物,2008,28(2):191~196.

[6]李峰,梁士楚,王丽君,等.桂林岩溶石山加勒比松群落土壤种子库的研究[J].四川林业科学,2007,28(6):57~61.

[7]张忠华,梁士楚,胡刚.桂林岩溶石山加勒比松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9,22(1):63~68.

[8]李峰,梁士楚,伍淑婕,等.桂林岩溶石山加勒比松幼苗种群空间格局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1):104~107.

[9]张忠华,梁士楚,胡刚.桂林岩溶石山加勒比松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J].福建林业科技,2007,34(3):103~104.

[10]张忠华,胡刚,梁士楚.桂林岩溶石山加勒比松种群的年龄结构[J]. 生态学杂志,2007,26(2):159~164.

[11]张镜,刘小玉,廖富林,等.加勒比松果实主要成分分析[J].食品科学,2009,5(18):240~244.

[12]刘发光,李鹏、王羽梅.粤北加勒比松不同器官中精油成分研究[J].生物学杂志,2007,24(5):25~27.

[13]林能庆.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组合引种试验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5,32(2):34~38.

[14]林昌明,钟岁英,赵奋成,等.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F1杂种的多性状综合评价[J].广东林业科技,2009,24(4):60~62.

[15]潘志刚,管宁.我国南方杂交松生长和材性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4,12(4):398~402.

[16]杨如春,黄勤学,林之永.加勒比松松香在聚合松香生产中的应用[J].广东林业科技,2011,27(5):35~37.

[17]曹鹤,薛立,谢腾芳,等.华南地区八种人工林的土壤物理性质[J].生态学杂志,2009,28(4):620~625.

[18]Levitt J.Exeess water of flooding stress:ResPonses of Plants to environmental stress[J].Seademie Press,1982(2):213~228.

[19]李福明,彭冠明,赵奋成,等.湿加松优良家系丰产林生长表现[J].广东林业科技,2008,24(1):124~127.

[20]Blake T J,Tschaplinski T J,Eastham A.Stomatal control of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poplar cloneshybrids[J].Canadian joumal of botany,1984(62):1344~1351.

收稿日期:2016-04-27

作者简介:卫玲丽(1989—),女,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营林生产方面研究。

中图分类号:S791.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1-0029-02

猜你喜欢
生物学特性
一株野生侧耳属菌株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
山楂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珍贵树种土沉香及其种子育苗技术
文冠果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鞑靼忍冬生物学特性及繁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