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掌楸育苗及造林技术探究

2016-12-04 05:09全国忠
绿色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造林技术

全国忠

(湖南省沅陵县林业局,湖南 沅陵 419600)



鹅掌楸育苗及造林技术探究

全国忠

(湖南省沅陵县林业局,湖南 沅陵 419600)

摘要:介绍了鹅掌楸的生态习性,并从采种处理到育苗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育苗技术,简要阐述了扦插育苗技术以及鹅掌楸的造林技术,以期为提高鹅掌楸苗木成活率以及造林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鹅掌楸;生态特征;种子育苗;扦插育苗;造林技术

1引言

鹅掌楸是古老的孑遗植物,树叶奇特,树姿雄伟,是优良的城市绿化观赏树种。还因它生长迅速,材质优良,更是优质的板材用料。研究和实践均表明,鹅掌楸作为退耕还林及用材林基地发展的优质阔叶树种有独特的优势。

2鹅掌楸的生态习性

鹅掌楸,拉丁学名为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别名马褂木、双飘树等,是木兰科毛茛目鹅掌楸属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东起浙江西至云南,并且在我县齐眉界国家森林公园有近百亩的天然鹅掌楸群落,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鹅掌楸是落叶乔木,高可达40 m以上,胸径1 m以上,小枝条灰色或者灰褐色,叶片奇特呈马褂状(因而得名马褂木),花期5月,果期9~10月。

鹅掌楸通常与落叶阔叶树及常绿阔叶树种混生,垂直分布于海拔900~1700 m之间,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鹅掌楸属中性偏阴树种,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避风的气候环境,喜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及偏酸性土壤,可以在砂岩、砂质页岩及花岗岩等砂质壤土的地区。鹅掌楸的生长比较迅速,树干通直,材质优良,树形美观,并且耐寒,病虫害较少,适应性很强,寿命非常长,属于我国适宜栽培的树种,特别是对SO2等有毒气体的抗性很强,是我国南方地区非常适用的绿化行道树树种和园林绿化观赏用树种。

3鹅掌楸育苗技术

3.1采种

鹅掌楸属结实量非常大的树种,但因雌雄话期不一致,花粉量不足,自花授粉能力弱,每个聚合果中只有少量的成熟种子,多数母树在15~20年生开始结实,随着树龄增加,种子的饱满率也随之增加。

果实一般在10月份成熟,当果实呈现褐色时就可以采收,要选择生长健康,无病虫害15年树龄以上的母树作为采种树,采收的种子放在室内阴干一周左右,然后放在室外摊开晾晒2~3 d,当具翅坚果自然分开,水洗两三次去杂,就得到种子,再用高锰酸钾2 % 消毒后,清水清洗后置于通风干燥处晾干,2 d后可储藏备用。须注意的是,最好置于3~4 ℃保鲜库中冷藏。

3.2选地和整地

由于鹅掌楸幼苗不耐旱、不耐涝,又怕日灼。所以育苗地块要选择地势中高、避风向阳、水源充足、交通方便、土壤肥沃、偏酸性沙壤土的地方做为育苗基地。为了预防病虫害要避开种植过易得病虫害作物的土壤,最好开垦新地,不管选择怎样的土壤都需要进行土壤消毒。另外,在播前一个月就要对育苗地进行深翻整地,要施足基肥,特别是有机肥一定要充足,并对土壤进行消毒。经过三犁三耙,将育苗地做成苗床,标准为高25 cm,宽100~120 cm,步道30 cm,苗床东西方向。

3.3播种前种子的处理

由于鹅掌楸种子的发芽率不高,为了提高发芽率,在播种前要用进行温汤催芽。如果是在保鲜库中存放,则要提前10 d就取出种子,并再次用水进行一次选种,去掉漂浮的质量差的种子。其次,催芽前应先用2 %高锰酸钾溶液消毒0.5 h,用清水清洗后晾干催芽。要注意,催芽应用40 ℃温水浸种5 h,再用50 ℃温水浸种1 d,中间要换水,换水后要将种子搅拌均匀,浸种后将种子放在20 ℃温室中进行催芽,当20 %的种子的裂口时即可进行播种。

3.4播种育苗

播种是可以撒播、条播,最好进行条播,条距20~25 cm,播种量每亩10~15 kg。播前将种子与细沙混合,播种深度在5 cm左右,播后覆上细砂土1 cm左右,浇一遍透水,盖上一层稻草保水保湿,幼苗一般一个月左右即可出土,在傍晚将稻草揭开,40 d左右出齐。

3.5苗期管理

出苗后要及时揭开稻草,一般选在阴天或傍晚时候,揭开稻草后,及时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如果有缺苗断苗现象,及时补苗,由于鹅掌楸的出苗率很低,为了提高苗木的数量和质量,要进行间苗、补苗,保证苗齐苗壮。时间一般选择在四月底五月初阴雨天间苗,去掉弱苗、病苗,补上壮苗,最好带土移栽。幼苗出齐后,要及时喷施多菌灵等,特别是连阴天后,防治病虫害的发生。由于幼苗怕日灼,要适度遮荫,防治过度曝晒。并及时浇水排水。根据苗情,酌情追肥,当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就要进行追肥,虽然鹅掌楸喜欢氮肥,由于苗小需肥量小,一定要慢慢增加施肥量,防治烧苗,当出现4片真叶时,就可以放心施肥了。但在秋后不能再追氮肥,防止过度生长;可以适量追施磷钾肥,提高苗木的抗寒抗病能力。一年生苗高可长到40 cm,再留床培育一年,株高达到120 cm,就可以出圃用于造林。

3.6扦插育苗

鹅掌楸也可以通过扦插的方式进行育苗。扦插育苗一般在3月上中旬及落叶后进行,选择长势良好树体健壮无病虫害的树本,剪取1~2年生的健康枝条,截成15 cm长的扦插穗,每个扦插穗保证2个以上的饱满芽,下端斜着截成平口,在树液开始流出前,用生根粉加多菌灵浸泡插条半个小时,再扦插到苗床上,株行距20 cm×30 cm,将枝条的下端插入土中3/4。要注意保持苗床土壤水分和遮荫,一般20 d左右即可生出新梢,但要经过50 d左右才能长出新根;待根长出后,要注意水肥的供应,施肥以氮磷肥为主,掌握少量多次的施肥方法,还要注意中耕除草,一年生苗就可达60~80 cm,成苗率80 %以上。

4造林技术

4.1选择造林地

根据鹅掌楸的生态特征,要充分考虑海拔高低、坡位坡向及土壤条件等因素,来充分激发鹅掌楸的生产潜力。土层深厚且向阳的坡地,鹅掌楸能迅速生长。一般要选择土层深厚、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的酸性土壤,海拔在900~1700 m之间,坡度在6°~30°之间的地方。

4.2清林

选择好造林地后,在造林整地前要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清林工作,这不仅能提高整地造林的效率,也能方便日后的管理,减轻以后病虫害的管理。要注意在8月份,将造林地上的杂草、灌木等统一清理掉,以防治杂草中附带的病虫害等影响鹅掌楸的生长,同时要将清理出来的杂物处理掉,如果要就近烧掉的话,一定要注意当天的风力,控制火势,以防引发山火。以后每年的8月也要进行清林工作。

4.3整地

清林结束后,为了提高造林的质量,确保造林的效果,一定要细致的整一遍地。但要注意种植点应采用长方形配置,为了预防山火及病虫害,造林地不能只有鹅掌楸一种树种,而要保证生物的多样性。根据鹅掌楸的生态习性,较适宜跟杉木、日本落叶松及柳杉等混种,配置成带状或块状的混交造林场。针叶树的株行距安排成2 m×2 m,或1.5 m×2 m,鹅掌楸的株行距安排成4 m×4 m,或着3 m×3 m,最终达到每亩针叶林98株,鹅掌楸24株,或者针叶林154株,鹅掌楸33株的规模。林区内的公路两侧行道树和林界整地采用品字形配置,行道树每侧栽种2行鹅掌楸。整片林地穴状整地,大穴规格为50 cm×50 cm×40 cm,每穴中施入少量的有机肥及复合肥,回填时要将表土填到底部。造林地的整地工作要在下雪前结束。

4.4造林

造林整地后来年春天,在鹅掌楸萌芽前半个月,选择2年生幼苗进行造林,幼苗选择顶芽饱满,木质化充分,生长良好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幼苗。做到随取苗随栽植,取苗事再选择根系发达,根茎粗壮的合格苗木进行造林,还要注意根部保湿,栽植前去掉过长的主根。植苗时候要严格把关,做到苗正根舒,覆土严实,还要注意不要深栽,一定要保证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没有悬空苗;在培土时分层进行,最终呈泡粑形,造林后2年内要及时补栽,保证造林成活率。

4.5抚育管理

造林后一定要加强幼树的抚育管理,一般要连续抚育4~5年,及早促进郁闭成林。造林当年属于定苗阶段,一般情况下不要进行锄抚,但在秋天一定要将造林地里的杂草小灌树等刀抚一遍,清除造林地的杂草,清洁造林地,防治防治病虫害,在当年每株还应追施有机肥及复合肥0.5kg,距离树根20 cm以外开环状浅沟施肥。从造林第二年起,就要加强对造林的管理抚育工作。每年春秋两地定期抚育管理一次。春季要以窝抚为主,窝抚主要是锄抚,锄抚时保证窝宽直径1 m,窝内进行培土,窝内杂物如石块杂草等要要清理干净。秋季实行刀抚,并且要全面仔细,将造林地内的所有杂草、灌木等清理干净,伐根高度要控制在5 cm以下,不能留根过高,直到郁闭成林每年都要进行。郁闭成林后还要根据鹅掌楸的长势对造林地进行抚育管理工作,但修枝只能修剪枯枝,不宜砍伤活枝。将林内的其他非造林用树及病树枯树清理,利于鹅掌楸及杉树等的生长,此外还要加强人工管理,防治人畜破坏。

鹅掌楸的生长较快,萌芽比较多,要及时抹芽整形。这也是抚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1~3年培育期间,第一年要进行3~5次抹芽,第二、三年每年各三次即可,第一年一般在3月中下旬进行第一次抹芽,5月下旬再进行一次,每个主干保留3~5个枝条,7月下旬去掉主干30 cm以下的枝芽,保留叶片20片左右,秋季剪去全部侧枝;等2~3年幼林基本郁闭后,就要培养树形,让树干通直光滑,一般在4~7月抹主干1 m一下的芽及侧枝,秋季疏枝整型,均匀保留7~12个侧枝,让树苗基本定型。

4.6病虫害防治

鹅掌楸自身的抗病能力非常强,一般情况下,鹅掌楸造林后的病虫害是非常少的,但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也容易爆发一些病虫害。因此,做好鹅掌楸造林地的防虫害防治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鹅掌楸最常见的虫害就是大袋蛾和卷叶蛾,病害主要就是日灼病。当造林后,应加强林区的巡查力度,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和防治工作。防治大袋蛾的方法有人工摘除虫袋,用90 %敌百虫等农药进行喷杀。而防治卷叶蛾的直接方法就是人工剪除枯枝,消灭幼虫及虫蛹,其中,成虫期用50 %敌敌畏1000倍液进行喷杀。对日灼病的防治则在选地移栽时就加以注意,选择东南坡阴凉地栽植。

5结语

掌握了鹅掌楸的生态特征,了解其苗木培育的具体措施,就能更好地提高鹅掌楸优质苗木的成活率。从而为造林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造林成功不仅要有优质的苗木,更要重视造林的前期准备、后期管理工作,这样方能获得最佳的造林效果。

参考文献:

[1] 鲍红勋.鹅掌楸栽培技术及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3(14).

[2] 胡景容.鹅掌楸山地育苗及造林技术[J].四川林业科技,2015(10).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3-0053-03

作者简介:全国忠(1975—),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6-01-19

猜你喜欢
造林技术
有关营林防病措施的研究
半干旱地区中的侧柏造林技术有效运用分析
提高干旱区造林成活率的理论与实践
繁昌县沿江滩地杨树造林技术
针叶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红豆杉育苗及造林技术
油松容器育苗与造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