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头“郭大米”

2016-12-04 09:59刘智祺
河南电力 2016年10期
关键词:信阳班组典型

文/图_刘智祺

小班头“郭大米”

文/图_刘智祺

“这样一支基层团队,多年如一日地追求领军型人才培训,多方面经验都非常值得总结和推广。” 6月24日,信阳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专业油化班的创新成果参加了河南省2016年度质量管理小组成果竞赛,以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第三次夺得“全国质量管理优秀QC成果”称号。

带领这支队伍的正是油化班班长郭惠敏。在信阳公司,知道她的人无不交口称赞,还会亲切地叫她一声“郭大米”。

1989年,刚刚踏出校门的郭惠敏便步入电力行业。凭借一股子钻劲儿,她在业务领域很快成为独挑大梁的佼佼者。有一次,信阳220千伏变电站信1号主变例行试验时,她从分析数据发现了乙炔和总烃含量有增长趋势。在细心比对和计算分析后,她判断主变内部潜伏着裸金属过热性故障。根据她的判断,公司决定对信1号变压器大修。钟罩起吊后的变压器印证了她的判断:变压器内部紧固件松动引起了过热,如不及时处理,将会烧毁构件,造成内部短路,后果不堪设想。自此,郭惠敏名声大噪。随后,她运用“望、闻、问、切”的“诊断”能力,及时地消除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设备隐患。

当面对各种褒奖,郭惠敏清醒地认识到:“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0年,郭惠敏在参编省电力公司油化专业实训教材后,开始思考如何把专业经验和案例告诉更多的人。她尝试着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把自己经历和收集的案例编写成典型经验分析材料,逐步建立起案例库、经验库、教材库和创新库,供班组成员随时查阅。

“这些宝贵的经验都来自于实践,更是可以传承的班组文化和集体智慧。很多新进员工在短时间内根本接触不到较为典型的技术问题和现象,但通过这个‘典型经验库’就能让他们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一些工作方法与判断技巧。” 郭惠敏娓娓道来。

2012年6月,她提出的“生产班组建立典型经验库”被省公司评为合理化建议金点子奖。郭惠敏的信心更足了,她不断地鼓励青工多动手、多实践、多总结,努力提升“学思践悟”的能力。

如今,郭惠敏带领班组成员在技术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屡创佳绩。2012年~2015年,由她主导的三项班组科技成果接连斩获省公司科技创新成果奖项;2013年~2016年,她先后取得多功能扳手、气体测试多功能车等五项国家专利,带领团队连续三次荣膺“全国质量管理小组和质量信得过班组”称号。

小班头“郭大米”(左)指导新员工

猜你喜欢
信阳班组典型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生产班组执行力提升建设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战“疫”大考中的信阳答卷
绣绣信阳八大景
绣绣信阳八大景
信阳茶魂
创建“放心满意班组” 打造精品班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