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代“汽油荒”

2016-12-05 16:33李开周
特别文摘 2016年21期
关键词:加仑木炭炉子

李开周

1948年12月,上海四川中路与广东路交叉口,一座加油站前排起了长队:轿车、卡车、出租车、摩托车、公共汽车……各种车辆穿插排列,车与车之间还能见到许多夹着蓝布铺盖卷、扛着铅皮汽油桶的老太太。这条人车混杂的队伍排得很长,从加油站排到了广东路,又从广东路一直延伸到了外滩。

不用问,这些车都是来加油的,那些夹着铺盖卷的老太太也是来加油的。

加油为什么要带着铺盖呢?因为加油的人实在太多,等待加油的时间实在太长,有的人已经整整排了48个小时的队,仍然没有加到油。

事实上,这些人不但带了铺盖,还带了干粮和水。卖粽子和生煎的小贩也找到了商机,既能向大家兜售食品,还能挣到替人排队的小费。

如果您扮成记者,去采访这支加油大军:“大家如此执着地排队加油,是因为油价马上要涨了吗?还是因为这个加油站正在搞一个非常优惠的促销活动呢?”他们会摇摇头,然后告诉您三个字:汽油荒。

所谓“汽油荒”,是指汽油短缺,市场上的供应满足不了需求。

民国时代的中国是贫油国,从1912年到1949年,国产原油的总产量不到200万吨,同期进口的“洋油”总量却高达2000万吨。这也就意味着,人民要加油,主要靠进口。

进口货当然要贵一些。1919年,也就是五四运动那年,北京(当时叫“京兆地方”)前门某药店代销壳牌汽油(早期北京没有加油站,汽油由洋药行代销),1加仑卖到2块大洋,比西欧贵一倍左右。当时鲁迅家的保姆月薪也是2块大洋,青年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打工的月薪是8块大洋,骆驼祥子省吃俭用拉一月洋车的收入约5块大洋。他们当然没有汽车,即使有车,也加不起油。

1948年1月6日,德士古公司北平分部规定汽油每加仑零售价上调至50万元,相当于纱厂经理一个月的工资。民国汽车较为耗油,当时福特公司出产的家用T型车,5个座位,加1加仑汽油,只能在城区行驶10公里而已。

汽油涨到如此地步,老百姓肯定加不起,有钱人也不一定舍得开车上街,照理说加油站已经没有生意了。可是不然,在上海、南京、天津、广州,这些大城市的加油站前都排起了长队,有车一族来加油,没车的老百姓也来加油。几户人家共同集资,凑出钱来加一桶汽油,回家埋到地底下,过一个月再卖掉,换钱买米。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汽油一天一个价,比黄金涨得都厉害,买了汽油囤起来,可以抵消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

1947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出台《私人汽车使用限制办法》:“私人汽车用油凭行车执照,每三个月向当地主管交通管理机构领取购油证,所需汽油每辆每月以六十加仑为限。违反规定者,由交通管理机构吊销其牌照与行车执照。”

也就是说,私家车想去加油站加油,必须带着政府发给的“购油证”,没有购油证就不许加油。每加完一次油,加油站的人就在你的购油证上填上数字,填够60加仑,你这个月就不能再加了。

1948年1月,国民党政府又把私人汽车的每月加油限额降低到20加仑。前面说过,1加仑汽油只够跑10公里,20加仑自然是200公里,从通州开车来一趟市区,这个月的加油限额就算是用完了。

可是运货的卡车和拉座的公共汽车不能停啊,于是各种各样的“新能源”应运而生:煤炭车、木炭车、桐油车、酒精车,纷纷上路。

木炭汽车最流行:请人简单改一下发动机,然后在车身后面装一个“煤气发生炉”,炉子上面放一个水罐,炉子旁边接一根管子,往发动机上一接,木炭车就成了。开车之前,把木炭装入炉子,生火点着,待炉子里的炭烧到一半,打开水罐,滴入冷水,使木炭不完全燃烧,产生煤气,然后再拉开风门,用摇柄摇车点火。

木炭燃烧很快,平均每跑20公里就要加一次炭。所以在当年的京津公路上,每隔20公里就设有一处“加炭站”,防止长途汽车熄火趴窝。假如错过了加炭站,客车无法前行,司机只好发动乘客下去找木柴。

最“奇葩”的是上海街头还出现了马拉汽车,当时《新民报》主笔张慧剑写道:“上海油竭,汽车作废者以数万计,最近乃有人试行马拖汽车,拆去前部引擎或更去篷顶,减车重,以马曳之,疾行于光滑之沥青路上,速度约为每六分钟一公里。”

(摘自《北京青年报》 图/傅树清)

猜你喜欢
加仑木炭炉子
娘家铜炉子
欧式城堡——木炭与色彩的碰撞
一吨液体
ACEEE 评出的最环保车型
快速节油跑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