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化知识在高职学前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渗透

2016-12-05 09:50罗晶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0期
关键词:英美儿歌跨文化

罗晶

摘 要:人才急剧增长的21世纪,就业市场的竞争除了能力专业的较量,个人综合素质也成为一项重要指标。然而高职高专注重实用教育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本文结合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特点,拟通过课堂、课外等各方面综合输入英美文化知识,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英美文化知识 学前英语

作为全球融合交流的21世纪,社会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愈来愈高。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已经被作为全球性人才的重要指标之一。与此同时,对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到高职学校英语课程是致力于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作为一名高职高专的学生,要提高未来的就业竞争力,除了提高对本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人文综合素质的高低也成为用人单位选聘人才的重要指标。[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意识的提高,学前教育已成为全国着重发展的早期教育领域。国际交流与全球发展促使我国英语学习出现了低龄化趋向,由此学前双语教育在我国开始推广。要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竞争力,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培养一批能适应学前双语教学,能够使用汉语和英语进行幼儿园常规教学、日常生活以及游戏互动的学生。[2]

尽管国际化的交流合作使得社会对学前双语教学的需求增大,但在高职高专学前教育英语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绝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乏乏,在课堂的活动开展中,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绝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意识。在语言学习中Flies曾强调过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认为“讲授有关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情况绝不仅仅是实用语言课的附加成分,不是与教学总目的全然无关的事情,不能因时间有无或方便与否来决定取舍。它是语言学习的各个阶段不可缺少的部分。”(转引自任豫萱,92)因此在学前专业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必要的英美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助于该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幼教工作中培养幼儿的跨文化交际能力。[3]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笔者就如何把必要的英美文化知识渗透学前英语的教学中总结为以下几点方法:

一、课堂教学方面,充分挖掘教材隐含的文化内涵背景知识,专设教学环节完成文化知识讲解

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确定学习目标,充分挖掘教材内隐含的文化知识,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并有意识让学生就中西不同文化进行对比,提高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笔者在教授关于旅游的单元文章时,首先从列举本省著名旅游景点吸引学生的兴趣。接下来,学生的思路被打开后,展开问题讨论“你去过哪些城市?How many cities have you travelled?”;学生在自由讨论中充分拓展思维,同时更加有利于之后世界著名景点城市的讲解。在授课过程中,采取视频、图片等形式加深学生印象,选取每个单元特定一个主题为学生讲解必要的文化知识,有利于学生的视野拓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二、教学资源方面,除了充分利用课堂资源之外,收集英语儿歌、童话故事等幼儿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活动

利用与学前教育联系紧密的英语儿歌、童话故事等资源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学唱儿歌的过程中融入必要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例如笔者在教授英文童谣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这首儿歌时,首先让学生能以图片这种最直观的方式了解到伦敦桥的模样,帮助学生建立视觉上的直观感受。这首童谣背后的历史故事可以在此时给学生做适当的讲解。在教授Ten Little Indians 时,大部分学生会把单词Indians 理解为“印度人”,在这首儿歌的教授中,需要把印度和印第安这两个名词区分开来。接下来在教授该儿歌的基础上,适当讲解印第安人的风俗习惯、服饰特色以及民族历史等。

三、形成多样化的评价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行

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鼓励学生抓住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融入必要的英语知识。在评价机制上,注重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结合学前教育的特点,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寻找相应的文化知识点;利用不同形式的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充分利用课外教学方式,开设相应选修课、英语文化沙龙等,通过不同的形式构建文化氛围,加深学生对英美文化的理解

由于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时间安排,课堂教学中不能安排过多的时间来完成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讲授。在课余时间,应该利用开设相应选修课、英语文化沙龙等不同课程或社团,来吸引对英语及英美文化感兴趣的学生进一步学习。通过电影、新闻、广播、书籍等不同的教学媒体,帮助学生拓展阅读面,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全方位接触英美文化生活。[4]

五、教师方面,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

英美文化知识等的输入不仅需要学习者的配合与吸收,关键也在于教授者即教师本人不断的理论与实践学习的提升。“外语课程设计者要充分、全面、具体和深刻的认识本族语和外来语的文化差异,在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上注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介绍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和发展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夏纪梅,2002)由此可见,作为教师,要在平时的实践教学中注意总结经验,加强在教学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积极地从教学经验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用过硬的专业知识与创新的教学手法使学生在学习中能真正切实地感受到英美文化知识的熏陶。

学前教育英语课程中,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同时渗透,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相关英美文化知识必须适应学前教育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在与专业特点结合的同时,进行适当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讲授,使得该专业学生在从事以后的幼教事业时,能提高对文化的敏感度,帮助幼儿培养早期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春洞、王才仁主编,张国扬、朱亚夫著,外语教育语言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夏纪梅. 现代外语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S].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任豫萱、冉苒,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英美文化的输入浅析(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2).

猜你喜欢
英美儿歌跨文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睡觉儿歌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儿歌绝唱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七月的儿歌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