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非洲:我的间隔年里是饥饿、疾病和抢劫

2016-12-06 06:25改编
连环画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肯尼亚青年人饥饿

金 姗/改编

戴晓明/绘画

走进非洲:我的间隔年里是饥饿、疾病和抢劫

金姗/改编

戴晓明/绘画

1 间隔年(GapYear)是西方国家的青年人在升学或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的一次长期旅行。其间,学生们离开自己的国家,去国外做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工作。近年来,间隔年也渐渐在我国的青年人中间流行起来。

2 2015年,赵欣悦还是个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别看她年纪小,阅历却比许多同龄人都要丰富。从2008年的汶川地震赈灾时起,赵欣悦开始关注志愿者活动。

3 大一的寒假,她在一家五星级酒店打工时,发现光是酒店西餐厅每天扔掉的食物就可以喂饱三百个孩子。面对这一现实,赵欣悦开始困惑:我以前那些努力,感觉除了利益其他什么都看不到。

4 经过深思熟虑后,她决定休学一年,去非洲做义工,希望可以在那个不一样的世界,找到她想要的答案。于是,2014年3月,赵欣悦只身飞往肯尼亚,开始了长达一年多的志愿者服务工作。

5 赵欣悦讲道:“非洲这个名词在大多数人的想象中,充斥着饥饿、疾病、各种战乱。在我没去之前,觉得这种说法太夸张了,去了之后才发现,这些都是真的。”

6 非洲真的和我们生活的世界完全不一样。肯尼亚的学校很穷,穷到全校只有四把勺子。一百来号人,每天全部的伙食费只有二十多元人民币。

7 赵欣悦在学校的专业是美术,所以想着去了可以教当地的孩子们画画。结果到那个学校后才发现,他们已经贫困到根本没有什么美术的概念。

8 在这种情况下,她承担起了英语老师、物理老师、化学老师等各种角色,什么都教。

9 当志愿者的一年间里,赵欣悦除了教书,还为学校做了一些实事:通过网上发起募捐,众筹了一点钱。“一万零七百三十七元三角五分人民币”,赵欣悦永远记得这个数字。

10 她用这些钱买了集水箱、油漆了学校。剩下的钱就留做了希望中心的启动资金。

11 赵欣悦说:“一万多块钱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做不了什么大事情,但是在当地,却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改变。因为他们实在太穷,小孩子都光着屁股满地跑,如果没有人帮忙,根本没机会接受基础教育。”

12 在肯尼亚的一年多时间里,她生过痢疾、遇过绑架,也收获过最纯真的笑容。

13 赵欣悦说:“来非洲之前,我是个喜欢把希望寄托在未来的人。小学时想,考进一个好的高中,以后就不愁了;等上了高中又想,只要考到一个好的大学,以后都不用愁了。”自从赵欣悦去了非洲,她整个想法就变成了“活在当下,不去管明天会怎么样”。

14 她说,“在非洲的经历改变了自己,如果我想去做什么事情,我现在会立马去做,我不会考虑太多东西,尽量满足今天的自己”。

15 生命有时经不起等待,也由不得我们自己安排,比起希冀未来,着眼于眼前的生活才更为重要。肯尼亚就像一颗炸弹,把赵欣悦之前的观点炸了个粉碎,让她在自己的间隔年里收获了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猜你喜欢
肯尼亚青年人饥饿
让更多青年人与博物馆实现“双向奔赴”
向着“零饥饿”的目标
肯尼亚的奇妙探险
走进肯尼亚,拥抱大自然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大选登记
为肯尼亚贫民窟儿童“造梦”
回忆饥饿
青年人痤疮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分析
饥饿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