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巴斯妇的形象

2016-12-06 13:01陈小燕
长江丛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故事集封建礼教巴斯

陈小燕

试论《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巴斯妇的形象

陈小燕

杰弗雷 乔叟的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是一部批判中世纪黑暗社会现实的经典文学作品。作品中塑造的巴斯妇勇于同封建礼教做斗争,追求男女平等、婚姻自由,敢于冲破各种世俗偏见的枷锁。通过巴斯妇这个人物形象,乔叟表达了超越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

杰弗雷 乔叟 《坎特伯雷故事集》 人文主义精神

杰弗雷·乔叟是一位在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大诗人,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他一生翻译和创作了众多的作品,诸如《玫瑰传奇》、《贤妇传奇》等,最完美的代表作就是他晚年倾注了大量心血创作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坎特伯雷故事集》是一部描绘了中世纪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面貌的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故事的创作背景是一群香客相聚一起去往坎特伯雷朝圣,他们在途中约定,每个人讲两个故事,最后大家一起评选出讲得最好的那个人,请他吃一顿免费的大餐。《坎特伯雷故事集》的正文部分一共有24个故事,在正文之前,乔叟设置了一个总序,在总序中,乔叟一一介绍了这些香客的身份背景、性格特点。这些香客其中包括了骑士、商人、女尼、医生、律师、家庭主妇等等。这些香客的形象都非常的鲜明,其中一位来自巴斯城的妇人的形象尤为栩栩如生,通过对这位巴斯妇的言行举止的描写,乔叟折射出了中世纪英国社会的黑暗现实,表达了自己对封建父权压迫制度的不满,渴望实现人性解放及妇女解放的进步的人文主义精神。本文试图通过对乔叟生平的回顾、对作品创作社会背景的分析以及对巴斯妇本人言谈举止的剖析,展现出巴斯妇的特立独行、敢作敢为的形象,揭示出巴斯妇身上所传递出来的人文主义精神。

一、乔叟以及他的《坎特伯雷故事集》

乔叟出生于14世纪英国的一个富裕家庭,父辈在伦敦经商,其家庭与皇室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年在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学习过。他参加过英法百年战争,后与王后手下的一名女官结婚,随后更多次代表国王出使过意大利、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在出使各国的过程当中,乔叟结识了一些欧洲各国的早期人文主义者以及后来成为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人物的作家、学者和诗人,深受他们的人文主义理念的影响,在作品中也体现出了进步的人文主义精神。

在创作《坎特伯雷故事集》这部文学作品的时候,乔叟也深受当时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中世纪后期的欧洲大陆,旧的体制在逐渐瓦解,各个国家在寻求政治、经济、思想上的突破,各国统治者在努力摆脱教廷控制,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在逐步兴起,愚昧与理性、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冲击愈演愈烈,以市民阶级为代表的新兴势力在逐渐崛起。但是整个欧洲大陆却仍然笼罩在基督教廷的黑暗统治之下,新旧时代交替的号角尚未吹响。《坎特伯雷故事集》这部作品的文学社会价值就是它深刻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在这部作品中,乔叟描绘了英国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揭示出了基督教会腐朽统治的本质,批判了“神权思想”、封建礼教制度和男尊女卑等等思想,体现了积极的人文主义思想。

二、《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巴斯妇的形象

《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巴斯妇有着完全不同于当时主流思想意识的女性形象。她在出场时,就被乔叟描绘为:头戴宽沿大帽,脚穿红色袜子,骑着高头大马,一脸骄傲的神情。这样张扬的打扮是她大胆叛逆内心的体现。而她的行为也是特立独行的。在中世纪,家庭妇女就应该待在家中,恪守本分,但这位来自巴斯城的妇人就走出家门,与一群男男女女相伴而行,前往外地朝圣。她与男人们在一起相处时,不卑不亢,与其谈笑风生,男人们倒也是很尊重她,都乐意听她讲的故事。这位巴斯妇在婚姻方面也是大胆无比,她嫁过五个丈夫,年轻时交往过的男子还不计在内。这在常人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但她自己对此并不以为然,并不认为这样做犯了什么错。此举与当时基督教会所宣扬的“禁欲主义”、女人的贞洁最重要等观念格格不入。巴斯妇对待自己的丈夫也与一般女性不同,她并不会把自己当作是丈夫的附属品,反而是把丈夫调教的对自己言听计从,自己要当家里的决策者。就算是第四任丈夫对她不忠诚,她也毫不忍气吞声,拿起木棍打丈夫,言语讥讽,让他在众人面前丢尽了脸,下不来台。巴斯妇就是要反叛社会世俗对女人的一切约束,冲破封建礼教的枷锁,取得自己的解放。

三、由巴斯妇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

巴斯妇的身上无疑闪耀着宣扬人性解放、神权让位与人权的进步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光芒。在基督教廷的黑暗统治之下,“禁欲主义”、“神权思想”、男尊女卑、夫权至上等等思想就像是一道又一道的枷锁,束缚并且压迫当时的社会女性。女性成为了社会、家庭里的“第二性”,没有婚姻自由、思想自由和平等地位。有不少善良女性甚至被各种封建礼教的罪名残酷迫害。但是在乔叟的笔下,这位巴斯妇却可以自由地恋爱、结婚、选择自己的丈夫,不被自己的丈夫控制,与丈夫地位平等,甚至有时能让丈夫对自己俯首帖耳。通过这样一个与传统的主流的女性形象背道而驰的人物,乔叟表达了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废除封建礼教、破除对女性的世俗偏见、男女平等的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

《坎特伯雷故事集》作为乔叟的代表作,是一部有着进步的时代观的现实主义作品。作品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揭示出了中世纪英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人物形象生动,刻画得栩栩如生。巴斯妇无疑是其中个性鲜明的一位。她叛逆不羁、敢想敢做、追求婚姻自由、与封建礼教作斗争,闪耀着人文主义精神的光辉。

[1]谭念.”坎特伯雷故事”中巴斯妇人的女性解读[J].电影评介,2007(05).

[2]杨林,张辉.论”坎特伯雷故事集”的人文主义精神[J].学术交流,2012(10).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猜你喜欢
故事集封建礼教巴斯
“严肃”的“戏仿”——从《普特迈瑟故事集》看辛西娅·奥兹克的“礼拜式”叙事
弋舟《庚子故事集》举办新书分享会
七十岁的母亲和她的“百岁女儿”——大熊猫巴斯的传奇故事
《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西厢记》和《牡丹亭》之爱情比较
谁是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
王培堃连环画《肖甘牛民间故事集》选页
施飞宁与熊猫巴斯的情缘
祥林嫂形象之悲剧性探幽
(外国戏剧名著故事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