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国际贸易新理论中的角色定位

2016-12-06 11:04张洪玮赵蓓蓓
人民论坛 2016年31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

张洪玮++赵蓓蓓

【摘要】在国际贸易理论中,政府的角色定位问题一直颇有争议。随着国际贸易格局的分化,世界范围内逐渐兴起了国家竞争优势和战略贸易政策两种代表性的国际贸易新理论,并对政府角色进行了不同的定位。基于对这两种理论的分析,进行辩证思考得出,既要肯定政府在国际贸易发展中的角色,又要将其定位在适宜的范围内的结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好政府在国际贸易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国家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 政府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 A

在国家贸易理论中,对于政府是否应过多干预对外贸易一直存在较多的争议。国际贸易新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两个典型性的理论体系,即主张政府应以积极的态度干预国际贸易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Strategic Trade Policy)和认为政府应辅助自己的国家保持竞争优势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Nations)。两者作为新贸易理论的代表,对政府的角色定位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两种基本观点。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主张政府应以积极的态度干预国际贸易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以及规模经济下,政府应在国际竞争中处于积极干预的角色地位,通过对关税、相关补贴等政策措施的恰当运用来保证一国经济福利水平的提高。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强调,政府干预是实现规模经济的最佳途径。政府通过扶持规模化的“战略性”部门,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结构下,形成超额垄断利润,以促进动态和静态规模经济的形成。

具体表现在,一方面静态规模经济厂商边际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政府可以通过扶持或保护本国企业,促使其在国际市场中产量增加,不断提高利润份额,更好地提高本国的福利水平,以促进静态规模经济的形成。另一方面,动态规模经济指的是在技术水平提高的前提下,实现厂商边际成本的曲线下移。也就是说,政府通过对企业技术生产水平的扶持和干预,来实现动态的规模经济。

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一大进步在于,在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中对政府的角色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将政府干预内生化。这一解读颠覆了政府干预造成国民损失的结论,因而与现实更为接近。但在国际贸易实践中,要使战略性贸易政策顺利实施仍存在较大的困难,如政府对“战略性”部门的正确识别和定位问题仍未有效解决。此外,由于各部门之间存在关联性,政府实施政策扶持必然牵连甚广,也难以正确评估预测政策实施的整体效果等。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主张政府应辅助自己的国家保持竞争优势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由波特(Michael E. Porter)提出,其主要观点是,认为政府的作用等同于机遇,都是一国竞争优势的辅助要素,而基本要素主要有生产要素、生产产业、企业竞争以及企业需求。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政策和行为影响四大基本要素,并以此对国家竞争优势产生间接的影响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生产要素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教育投资、补贴、市场等相关政策,在专业化和高级生产要素中发挥重要作用;需求方面,包括客户的需求以及国内市场的需求等方面,政府可分别通过制定产品规格标准和确定采购方式进行影响;产业方面,可通过规范产品的销售活动以及媒体的广告形式等来实现;企业竞争方面,主要体现在一系列的税收制度、反垄断法、市场规范制度上。

以国际竞争优势理论来看,在保持产业竞争优势方面,政府处于从属性地位,只有存在于上述四大基本要素中,政府政策才能发挥效用。换句话说,政府在国际贸易中的主要任务在于维持良好的生产环境,最大限度地保证生产率的提高。这也意味着在贸易壁垒、市场垄断等方面,政府不主动进行干预,而需要在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提供基础设施、确保强有力的竞争等方面扮演积极的角色。

此外,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还强调,对企业生产率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来说,制度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一点上,为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创造了基本条件的大学等教育机构、相关法律系统以及消费者协会等,都在其中发挥着积极的意义。因此,政府应在诸如此类的创新发展中积极扮演重要的角色。

两种新理论颠覆了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的地位,对政府角色定位进行了重新解读

两种贸易新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观点出发,对政府在其中的角色作用进行了不同的定位。这两种理论体系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的地位。总的来说,两者对于政府的角色定位虽然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其中的差异性却十分具有突破意义。如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将政府干预放于主导地位,认为政府应当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并可直接进行政策的实施等。相比较之下,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则将政府归于辅助角色,认为政府的重要价值在于通过制定政策来保证环境的改善,且其政策效果是双向性的,最有益的应该是着眼于长期的经济发展利益。

归根结底,这两种理论都明确地反映了国际贸易中的保护贸易和自由贸易已逐渐成为两种并行不悖的发展趋势。两者都是基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但在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方面的主张却有所不一。从现实情况来看,政府对经济过多干预的“战略性”政策并不是都能高效率完成,与此同时还有可能产生不利于市场发展的腐败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较多地存在逻辑上的可能性,永久性的保护贸易必然会对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国家着力于促进自由贸易也具备现实意义。通过将两种理论结合分析和辩证思考,可以对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定位进行全新的解读,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两种观点对政府的角色定位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需要辩证地看待政府在国际贸易中作用的发挥。既不能认为政府在一国国际竞争力中处于绝对地位,也不能将其视为被动的参与者。应该正视国际贸易及经济发展中政府的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将其角色作用控制在适宜的范围之内,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指导作用,实现国民利益的最大化。

其次,实现企业的创新和自由竞争是提高一国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于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加强市场环境的建设,积极推动自由贸易的发展,为企业的竞争和创新完善后备支持。如健全各阶层教育设施投入、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等,创造利于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良好的制度环境。

最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不完美,也有市场失灵的情况发生。在这一前提下,政府就需要在市场的不完善之处发挥作用,积极进行宏观调控保持市场的稳定。如可以采取适当的扶持措施,促进具有外部效应产业的发展或积极推动关键技术的创新和进步等,借此来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也需要保证这种干预和保护只是暂时的,并将之与企业的竞争相结合。

(作者单位:衡水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①李春梅:《经济结构调整与政府角色转型》,《人民论坛》,2015年第17期。

②魏安喜:《政府在开拓国际贸易市场中扮演的角色研究》,《东方企业文化》,2015年第11期。

③周方珷:《国际经济与贸易开拓当中政府的角色分析》,《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年第16期。

④高影:《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的政府角色定位探析》,《知识经济》,2014年第14期。

⑤张茅:《树立新理念 完善新机制 做好市场秩序的“守护神”》,《人民论坛》,2016年第4期。

责编/周晓燕 刘芋艺(见习) 美编/ 王梦雅(见习)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
商务书屋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结算方式风险控制的实践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年底前我国将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国口岸全覆盖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国际贸易中环境成本内部化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