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车》中的叙事美学

2016-12-07 20:35李中静
电影文学 2016年19期

李中静

[摘要]美国电影《撞车》由保罗·哈吉斯执导,讲述了在洛杉矶由一起撞车事件而引发的不同种族文化相互碰撞的故事。电影将种族歧视的问题直白地搬上银幕,但处理手法比较温和,并没有太过尖锐的批判,却给观众留下了宽广的思考空间。这样的艺术效果得益于影片极富技巧的叙事方式,网状叙事结构、多视角的叙事策略以及叙述者的游离性让观众在千头万绪的现实中不停地获取信息,又不停地颠覆自我,从而获得极致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撞车》;网状叙事;多视角叙事;叙事者的游离性

《撞车》在第78届奥斯卡奖上击败当年的大热门《断背山》而获得最佳影片奖。编剧出身的保罗·哈吉斯利用自己炉火纯青的叙事技巧,以多文化交互碰撞的洛杉矶为背景,向观众讲述了不同种族的人群对彼此的误解、歧视甚至仇视。但是在人们的愤怒、不甘和委屈之中,又适时闪耀着人性深处温暖的光芒,给人以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这种复杂又深邃的审美体验,极大程度上得益于影片的叙事技巧。电影采取网状叙事结构,将看似毫无关系的人联接成一个闭合的社会群体;多视角的叙事策略极大地丰富了观影者对影片中各个角色的理解;而叙事者的游离性让观众自发地开始思考,在不停的追问中探寻到属于个体的答案,从而获得极致的审美体验。

一、网状叙事结构

传统的电影叙事一般遵从生活的直接体验,采取的是历时性线状叙事模式,依照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以较为单一的事件为线索将故事展现给观众。线状叙事符合观众的惯性逻辑期待,人们在观影时对故事的接受毫无压力,但是线状叙事因时空的限制,无法对事件和人物从多角度进行深入的探析,而且往往因为太过自然而在某种程度上失去给观众新奇感受的机会。进入20世纪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可以从多角度、多维度去理解事件的本质,而网络的出现又让人们体验到大千世界中远隔千里的个体也可以将彼此联系起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电影创作在叙事方面也有了极大的创新,出现了颠覆传统的非线性叙事结构,主要包括散点式、环形式和网状式三种不同的叙事类型。《撞车》中导演明显运用了网状式的叙事结构,将电影中看似毫无交集的人群巧妙地联接成一个闭合的社会群体。

故事始于一场撞车的事故,出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个黑人探长以及他的副手兼女朋友,事故的另一方是一个亚洲女性,双方因为撞车事件而起争执,言语之间充斥着对彼此种族及文化的嘲弄和攻击。导演并没有在这场事故中多做停留,而是将时间拉回到前一天,两个黑人小混混在街头抢劫一位白人议员和他的妻子,将议员的车开走,结果路上将一名亚洲男性意外撞伤,两人将伤者送到医院;议员妻子回到家中请来锁匠丹尼尔换锁;警察瑞恩和年轻警员接到任务追查被偷的车辆,路遇开车回家的黑人导演和他的白人妻子,瑞恩因父亲生病预约医生却在诊所黑人女员工那里连连遭拒,于是将怒火发泄到黑人导演身上,在大街上侮辱导演妻子,引发导演与妻子之间的争吵;住在危险社区的波斯商人和当医生的女儿去买枪,与老板发生冲突,女儿为父亲买了一盒特别子弹;商人回到家找来锁匠丹尼尔换锁,丹尼尔提醒商人换门却遭到商人误解,后来商人的小店遭受洗劫,愤怒之下他拿着枪去报复丹尼尔,幸亏当初女儿给他买的是特别子弹,才避免了悲剧发生;黑人导演和妻子再次发生争吵,妻子激动之下驱车离开,路遇车祸,生死存亡之际却被曾经猥亵过她的警员瑞恩所救;黑人导演开车回家途中被之前两个小混混打劫,三人在打斗中引来警察关注,却在之前见证过导演妻子受辱的年轻警员帮助下安然脱身;小混混中的小个子在寒冷的夜里遇到之前好心的年轻警察,搭了个便车,却因为彼此对种族身份的敏感而死于年轻警察枪下。此时时间已经重新回到影片开始的撞车事件现场,随着情节继续往前推进,观众们赫然发现,小个子混混正是黑人探长离家出走的弟弟,而之前两个小混混撞伤的亚洲男人正是这场撞车事件中亚洲女人的丈夫。至此,整个影片里多条线索闭合成一个圆形的网状结构,在芜杂的人生故事中,素不相识的人被生活联接在一起,毫无知觉地影响着别人,也被别人影响着。

这样精巧织就的网状叙事结构图以群像叙事的方式将现实人生的复杂性展现在银幕上,观众体验到的不是生活和思想的某一个主题,而是同一种文化生态下的众生相;观众不是被动直观地从影片中获得某种确定的价值传输,而是被迫要在纷繁的事件中亲自理清来龙去脉,高度的参与感带给观众的是别样的审美体验。

二、多视角的叙事策略

电影的叙事视角是指电影对影片内容进行观察和陈述的特定角度,也是编剧或导演将观众带入故事的路径,它直接影响着观众对影片主题和导演意图的认知以及理解。角度不同,事件呈现的方式会有不同的倾向,导演传达的情感和立场也会因此有不同的内涵。而多角度的叙事策略会在一定程度上模糊叙事者的意图,反而给观众留下极大的思考空间。

影片《撞车》开始时警察瑞恩和年轻搭档汤姆奉命追查白人议员布兰登夫妻被抢劫的车辆,结果瑞恩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滥用职权,侮辱了黑人导演的妻子。在这一幕中瑞恩无疑扮演了一个让人恶心的角色,而旁观的汤姆尽管表现得比较懦弱,却还是能让人察觉到他的善良。当观众对瑞恩的反感已成定见时,电影又将观众带到他的私人生活中,让我们看到他的父亲饱受病痛折磨,他一直试图为父亲预约医生却一再受到诊所黑人女员工的拒绝。看到这里观众或许会对瑞恩此前的恶行找出一定的原因,这不足以让观众原谅瑞恩,却能让我们对他多一丝理解和同情,作为警察的他其实在自己的私人生活中也承担着极大的压力。后来被他侮辱过的导演妻子克里斯汀路遇车祸,瑞恩奋不顾身前去搭救,双方在危难时刻认出了彼此,克里斯汀对瑞恩百般抗拒,瑞恩却坚持营救。同去的警察怕瑞恩做无谓的牺牲,将他从车中拉出来,他却甩开同事,再一次钻进车里,在汽车爆炸的前一刻将克里斯汀从车里救出。克里斯汀靠在瑞恩怀里回望火海,眼里的泪光是释然,也是感激。在这一刻,观众对瑞恩的厌恶已被淡化,在理解和同情的基础上,又多了敬佩和感动。与瑞恩这条线并行的是年轻的汤姆,前文中提到汤姆一开始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是懦弱又善良的,他的善良足以博得观众对他的好感。瑞恩侮辱克里斯汀那一幕给汤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他对瑞恩充满了反感,以至于他后来想方设法申请解除瑞恩和他的搭档关系;另一方面,他对自己的懦弱耿耿于怀,所以在后来黑人导演卡梅伦和小混混中的大个子安东尼打斗引起警察关注时,他挺身而出,说服同事放过卡梅伦,观众对汤姆的好感进一步加深。后来小个子混混在寒冷的夜里半路拦车,巧遇汤姆,观众再一次见证了汤姆的善良与正义。这个年轻人似乎觉得整个社会对黑人都存有偏见,而他的正义感和善良让他愿意善待黑人。可是接下来的发展实在是出乎观众的意料,汤姆和小个子混混在看似轻松和平的闲聊中慢慢走向防备和猜疑,最终汤姆因误会对方要掏枪而抢先射杀了这个他原本愿意给予温暖的黑人小伙子。这样的结局让观众不知所措,同时陷入沉思。为什么在明显剑拔弩张的时刻汤姆能够表现得正直勇敢,而在明明以和谐和温情开端的闲谈中他却成了杀手?

除了瑞恩和汤姆的故事千折百回,波斯商人和大个子黑人安东尼的身上也折射出多视角叙事的审美效果。在波斯商人的大部分场景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固执、狭隘,浑身上下充满了怨恨的老人。可是当他的店铺被洗劫一空,他就像一个被戳穿的皮球一样,一下子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之前的种种埋怨只是出自于无奈。可是当他拿起枪去报复无辜的锁匠丹尼尔时,我们对他还是有一种本性难移的感叹,同时也理解作为弱势群体的他无法利用正当的手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只能迁怒于他人的凄凉。他开枪的那一瞬间,丹尼尔的女儿飞奔过来给自己的爸爸挡子弹,我们对老人的恨达到极致,幸好枪里装的是特别子弹,悲剧因而得以幸免,而老人竟然也在这样的“奇迹”中懂得了什么是爱与宽恕,我们又为他感到无比庆幸。与他类似的是安东尼,从头到尾他都表现得特别极端,总是将生活中的一切细节敏感地解读为别人对他的歧视。最后他无意在街边捡到装满偷渡客的大卡车,却拒绝了金钱的诱惑,并没有将那些偷渡客卖掉,而是放他们离开。最后安东尼嘴角扬起的一丝微笑,成为那些怀揣梦想辛苦偷渡的人们开始新生活的第一缕曙光。

总体来说,《撞车》因其网状叙事结构,自然而然地采用了多角度的叙事方式,在群像中的每个单独个体之间自由切换,使得观众对角色的理解不再局限于某一立场,而是完全开放的空间,每一个角色对于观众来讲都像是一幅被卷起来的画慢慢展开在观众面前,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对角色的理解一直处于被解构和重新建构的状态,直到属于他/她的故事结束,观众才能看到画卷的全景,才能最终组合起对人物的准确理解以及把握人性的复杂性。

三、叙事者的游离性

在《撞车》的网状叙事结构和多视角的叙事策略中,观众几乎感受不到叙事者的存在,因为由始至终叙事者在极力淡化自身的存在,只是在偶尔的情况下,以极为克制的方式沉默而又含蓄地表达着自我的意志。绝大部分时候,叙事者与故事本身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以旁观者的身份游离在故事之外,尽量以客观的方式还原生活本身,而不去明确地声明某种主张或传输某种价值观。因此,正如前文所析,电影对许多角色的刻画都是流动的,没有定论。瑞恩在克里斯汀的人生里,前一刻是恶魔,下一秒却是天使。汤姆一直给人温暖善良的感觉,最后却成为自然而然隐藏自己犯罪事实的杀人凶手。电影结尾的时候,观众们或许会设想,假如继续跟随剧中人物的人生往前,我们又会有怎样出乎意料的发现呢?这样的不确定性或许会让有的观众觉得这部影片对种族歧视的披露缺乏其深刻性,而笔者认为,导演在创作这部影片时所追求的本来就不是对现实的批判,只是对现实的呈现。在这样的创作意图下,一个旁观的叙事者才能更好地实现导演的理念,导演不想让观众去接受某一种价值观,而是想让观众看到生活的复杂和多面性,由此激发观众抛却成见和线性思维,以更加丰富的视角去深思有关种族歧视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产生的效应。

从本质上来讲,叙事者的游离性其实是后现代话语模式下去中心化的最佳阐释。罗兰·巴特在《作者之死》中提到:“我们知道,文本不是一行宣布‘思想含义的文字(作者的神谕),而是一个多维空间,各种写上的东西,没有一个是本源的,都混在一起,相互发生着冲突。一个文本是各种摘录的编织,来自文化的无数中心。”“无数中心”就是没有中心,就是去中心化。社会文化发展到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世上没有一个人可以成为权威,诉说全部事实的真相,定义全部世相的本质,每个人最终只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靠自己去领悟生活的真谛。因此,《撞车》的导演选择以一个游离于故事之外的叙述者的身份,抛弃隐含权威化的中心视角,放弃自我的立场,尽可能从更宽广、更丰富的维度来呈现人生百态。这样的方式更契合现代人的思维,也更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四、结语

《撞车》这部电影最后能获得奥斯卡评委的青睐以及观众们的喜爱,一方面是因为其内容的现实性,另一方面要归功于导演精湛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叙事技巧。网状叙事结构让人觉得孤独的个体也绝对不是孤立的存在,一个人的恶意或善意可以渺小如蝴蝶扇动翅膀,但最终却有可能掀起轩然大波,抑或救人于水火;多视角的叙事策略在建构中不断解构,又在解构中不断重新建构,将诸多角色都刻画得立体而饱满,让观众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颠覆中感受到人性之复杂;而叙事者的游离性消解了一切中心,观众被迫参与电影主题的建构,在思考中体验到审美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