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视角下的高中音乐欣赏课堂建构

2016-12-07 13:59柳杉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1期
关键词:欣赏课高中音乐美育

柳杉杉

摘 要:美育是高中音乐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在教学活动中却有所淡化。文章基于此,首先概述了音乐欣赏所具备的美育功能,然后就如何从美育视角出发构建教学课堂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注重课前导入,激发欣赏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培养欣赏能力;反复聆听选段,强化美感体验;内化音乐情感,生成健全人格等。

关键词:高中音乐 美育 欣赏课 课堂

音乐课程是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学生审美教育的核心课程,承担着学生音乐知识学习、音乐技能训练以及审美修养提升的重要任务。在这三重任务中,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作为智育教育的内容,是基础任务,而审美修养作为美育教育的内容,为核心任务,正如《音乐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那样,“确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程基本理念”。然而,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逐步弱化,呈现出非常明显的智育化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将高中音乐教育引入了歧途,无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欣赏是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文章基于此,就美育视角下的高中音乐欣赏课堂建构做了相应的研究。

一、音乐欣赏的美育功能

音乐欣赏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接受音乐熏陶的主要途径。普通高中生不同于音乐专业的艺术生,乐理知识学习以及音乐技能训练固然重要,但不能占据课程主要时间,更不能取代音乐欣赏教育。根据课标要求,高中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音乐素材欣赏的基础上,逐步增强美感意识,将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内化为审美感觉。事实上,音乐欣赏也有着相当突出的美育功能。首先,音乐兼具形式美和内容美,优美健康的音乐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能让人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并且音乐的这种美育并非依托于强制的宣传教育,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欣赏者自主生成,更具持久性;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心理健康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身心健康成为健康的新形态,音乐欣赏将生命教育、情感教育融为一体,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长远发展意义深远。

二、基于美育视角的课堂构建

1.注重课前导入,激发欣赏兴趣

学以趣为先,对高中生的音乐欣赏而言,学习兴趣是先导性因素,学生只有具备了欣赏的兴趣,才能更好地投身于音乐欣赏之中,音乐中所包含的各种情感才能为学生所吸收。当前的音乐教学,受智育化教学倾向的影响,老师的音乐内涵分析取代了学生的音乐自主欣赏成为课程教学的主流,由此而导致的情形便是,教师将音乐的美说得天花乱坠,学生却丝毫没有感受到其中的美,久而久之,便会使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逆反感。因此,教师需要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亲身去感知音乐的本来面貌。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教师可以采用相应的课前导入,具体的导入途径则包括画面、视频、故事等,课前导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中所蕴含的内容,就以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中《雄心壮志冲云天》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小视频,让学生在影像的直观刺激中,强化对乐曲内涵的理解。

2.突出学生主体,培养欣赏能力

随着课程教学实践的逐步深入,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性也日益突出,因而,音乐欣赏的核心任务也转变为学生自主欣赏能力的培养。然而,受音乐教学智育化倾向的影响,教师在学生的音乐学习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掌控着学生音乐学习的所有环节,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空间,久而久之,音乐学习的兴趣便会消退,音乐欣赏的美育功能也就无从实现。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小组教学法则是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首先,教师从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出发,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诸如古典音乐组、流行音乐组、外国音乐组,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乐器的类型来划分;然后,教师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展开音乐欣赏教学,让小组内的学生自由讨论乐曲中所传递的情感。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乐曲表演,然后让其他组的学生评价,提升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3.反复聆听选段,强化美感体验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聆听是学生音乐欣赏中的核心过程,学生在聆听环节中的专注度直接决定了其音乐欣赏的昀终效果。当然,乐曲的聆听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有时候仅听一遍两遍难以准确地把握其内在精神。比如,学生在乐曲初听之际,能够通过音色、音高、节奏等要素来判断音乐“好听”与否,但这种判断充满模糊性,甚至说不准确性,需要继续深入聆听。学生在第二、三遍聆听之后,便能逐步感受出乐曲的情感基调及其中蕴含的一些情感转折,更深层次地理解乐曲。因此,教师要转变那种反复聆听等于浪费时间的错误认知,在学生音乐欣赏环节中反复播放一些著名选段,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乐音之中,进而体验其中的情感精神。总而言之,对学生的音乐欣赏而言,反复聆听是其音乐体验、音乐美感形成的必由之路,它是一个不断累计的过程,学生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聆听之后,美感自然而然会得到提升。

4.内化音乐情感,生成健全人格

音乐教育作为高中课程中课时较少的一门课程,却同时兼具智育、美育、德育三种功能,这三种教育功能看似分离,其本质是相通的,智育是美育、德育的基础,美育、德育是智育的衍生,而美育和德育在更高层次上则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因此,美育视角下的高中音乐欣赏教育昀终必然要立足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也就是说,必须将学生音乐欣赏中所汲取的情感、精神转化为学生的道德体验,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这种情感内化有两点特征:第一,长期性。学生音乐情感的内化不同于音乐知识的学习,它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甚至可能贯穿学生的高中阶段乃至日后的学习工作。第二,隐藏性。音乐情感的内化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对人的道德修养发生转变与升华。

三、结语

音乐欣赏课是高中音乐教学的主要环节,对学生美感的生成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不过,受当前音乐教学智育化倾向的影响,学生音乐学习中出现了不小的偏差,审美教育的内容逐步减少,严重降低课程教学的效果。对此,教师要从学生美育的角度出发,采取激发欣赏兴趣、培养欣赏能力等多种手段来构建高中音乐欣赏课堂。

参考文献:

[1]郑敏.高中音乐课堂美育功能研究[J].文艺生活,2014(09):105

[2]李杨.论音乐欣赏的价值及其美育功能[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1(02):70-72

[3]彭丽娜.美育视角下的高中音乐欣赏课堂建构[J].课程教育研究, 2012(20):198-199

猜你喜欢
欣赏课高中音乐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育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美育教师
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几点浅见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