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社会音乐艺术的审美导向

2016-12-07 16:12李亚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1期
关键词:审美

李亚盟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社会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也得到了不断提高,尤其是在目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音乐文化活动会越来越活跃,多种多样的音乐产品会流入社会。在这种情况下,社会音乐艺术的审美问题,是社会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音乐工作者要面对现实,积极地做好或者协助做好社会音乐艺术的审美导向,提高人们对社会音乐艺术的审美能力,自觉地净化音乐文化市场,让社会音乐艺术永远朝着文明进步、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是我们音乐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音乐产品 社会音乐 审美

一、人们社会音乐艺术的审美意识

人类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特殊存在的形态,是以作为审美对象的音乐美的存在为前提的,没有社会音乐艺术的美,也就不会有社会音乐审美意识的产生。也就是说,社会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以社会音乐艺术的存在为前提的。人们对社会音乐的审美能力是有别的。音乐的美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它对于欣赏主体来说是否能成为现实的存在,这还要取决于欣赏主体的主观因素。当今社会的人,如果没有社会音乐审美的实践,没有对社会音乐艺术的多次接触与反复吟唱欣赏,那么他就不可能具有社会音乐的审美意识。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的美是通过艺术化的声音组合表现出来的。音乐不像绘画、电影、电视那样,只是表现瞬间的情感流露和画面的对白表演,而是在表达情绪中的起伏跌宕和发展变化。社会音乐艺术本身就是社会音乐审美意识的物化,是社会音乐审美产生的结晶。在这里创作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审美意识的参与就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社会音乐审美意识的积极参加,社会音乐美的艺术才能更好地转化为生活的美和人的思想情感的美。因此,我们的音乐文学(词作)家和音乐(曲作)家,要深入到社会环境和群众生活中去,贴近群众去体验生活。充分利用丰富的民间音乐素材创作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内容积极向上、形式多种多样的音乐作品献给社会,给人民群众提供健康文明的精神食粮,而不是渲染一少部分人的空虚心态和狂暴呐喊的情感(当然,特定作品需要写的除外)。通过对社会音乐创造(作)者的思想升华,社会音乐的审美意识不仅能够有力地促进音乐美的创造,还能通过人们的思想情感的美来增进现实生活的美。这样,社会音乐艺术审美意识的积极作用在这里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社会音乐的审美趣味及审美导向

人们喜欢什么形式的音乐、爱好什么音乐也就是社会音乐艺术的审美趣味各异。喜欢什么形式的音乐,不喜欢什么形式的音乐,因人而异。有人喜欢古典音乐,有人喜欢现代音乐,有人喜欢民族歌曲,有人喜欢流行歌曲。在社会音乐的审美趣味上,各有所好,但也不排除群体性的爱好和兴趣。由于共同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熏陶,使得同一民族、地域、阶层、职业以及年龄层次的人有可能形成某种群体性的音乐审美趣味,例如安徽人爱好黄梅戏、河南人爱好豫剧、江浙人爱好越剧、陕西人爱好秦腔、东北人爱好二人转等。中老年人爱听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歌曲,青年人爱听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歌曲,战士爱听军旅歌曲和军乐,儿童喜欢儿歌,等等,都属于群体性的审美趣味。这种群体性的趣味往往是和个人的趣味相统一,并且通过个人趣味表现出来。社会音乐的审美趣味虽然是以个人的主观爱好的形式出现的,但从根源上说它却是人们在音乐审美活动中的倾向性和鉴赏力的表现,和一定社会的审美导向和艺术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平时人们常说的健康向上的歌曲和低级庸俗的歌曲的区别就是这一层意义上说的。健康高尚的社会音乐审美趣味,表现为健康、向上、明朗,自然体现出文明社会里人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修养。而社会音乐审美中的庸俗低级趣味,则把精神性的审美活动降低为官能性的情欲为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音乐审美趣味的高尚健康或低级庸俗,不仅仅是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它还直接影响着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文明程度。

再者,在社会音乐艺术审美趣味的层次上还有雅俗之分。虽然二者都可能是美的,在审美体验上也都是美感和快感的统一,但流行音乐一般来说反映生活的内容层次比较浅易,更多的是表现和抒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感受,而带有艺术性的音乐作品,在音乐表现上会更加精雕细琢,在音乐的内涵上往往追求丰富深刻,因此在审美上也要求有更高的文化与音乐修养,一部作品往往需要多次反复地鉴赏与品味。因此,两种艺术欣赏观的差异决定了审美鉴赏不同、地域不同、环境差异、教育程度不同,又因为人们在不同的环境对不同风格和不同形式的音乐也能引起他们不同的美感,如在乡下或山区里,他们听得少,对社会音乐的审美趣味就很比较狭窄,很有限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景象。因此,社会音乐艺术审美趣味将不断扩展与丰富,这也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音乐审美趣味的扩展,具有无限的可能性。特别是现代条件下,由于交通和电讯的便利,人们可以通过交通广播、电视、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直接收听音乐,也可以通过唱片、录音带、激光唱碟、 VCD等来欣赏各种各样的音乐,这些都可以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社会音乐艺术审美的素养。就一般情况而言,儿童、青年、中年和老年的审美趣味是各不相同的。儿童一般是倾向于结构短小、旋律动听、节奏明快的音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结构发展变化、情感体验越来越丰富,其音乐的审美趣味也会更加丰富多彩,而且会向具有个性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因此,培养人们对社会音乐艺术的审美导向,必须从学生抓起,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对音乐审美的能力。如此坚持下去,社会音乐的审美素质就会不断地得到提高。

对于青年、中年和老年人,我们应该采用多种形式举办一些社会音乐鉴赏课(会),培养他们对社会音乐的审美趣味,提高他们对社会音乐的审美能力。将社会音乐的审美趣味向城乡、向各个领域扩展,让整个社会自觉地抵制低级庸俗的音乐产品。还要引导各卡拉 OK厅,坚持放唱那些内容健康向上的歌曲和音乐,让那些媚俗、浮躁的音乐产品没有活动市场。如此坚持下去,我们所期盼的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音乐就会更加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使社会音乐文化市场更加繁荣和健康地发展。

猜你喜欢
审美
阐述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审美特征的异同性
论风骨与崇高
论少儿美术培训对审美的作用及影响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闲情偶寄》中的中国女性之美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