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劲在武术散打拳法中的重要性和训练方法

2016-12-08 10:39朱美晨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劲力分力拳法

朱美晨



寸劲在武术散打拳法中的重要性和训练方法

朱美晨

本论文以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研究武术散打拳法的发展的基本理论,论述“寸劲”在武术散打拳法中的重要性,以及研究拳法“寸劲”的训练方法,促进中国武术散打的技术发展。不管你修习任何武术,如果你的拳法不能给于对手重击或击倒,那你的拳法在实战中没有任何的意义。本文将对“寸劲”在武术散打拳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训练方法进行详细阐述。在经过实践与研究,对以往有关的理论知识和训练方法进行全面的思考与研究,并且对其进行实践论证。在实践与研究中提高自身散打拳法技术和理论,力作创新,习武强身,振奋国民精神,促进武术散打的发展的底蕴。

拳法;寸劲;训练

1 前言

寸拳是种不依赖太大距离的力的做功发出强大的爆发力,对增加拳法的力量,寸劲是意识动作和呼吸紧密配合的内在劲力和速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竞技比赛中寸劲的利用往往决定着胜负的关键,在中国传统武术内家拳中非常重视的武术劲力的表达方式,为劲出丹田、神形兼备。

2 研究方法

2.1 经验总结法

根究自身多年练习散打的经验,从自身经验进行理论总结。

2.2 文献法

从学校网络和书籍资料查找与其有关的文献,用于本次论文对其分析和研究。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寸劲的概念

寸劲,是指距离攻击目标很近,或者动作即将完成的瞬间,才突然加速收缩肌肉发出的短促、刚脆的爆发力量。[1]

3.2 寸劲简介

3.2.1 寸劲的词意

寸,中国市制长度单位,这里形容距离非常的短,特指最短的距离进行最快的加速。劲,指力量、力气。为人体的精、气、神演化为一体的产物。[2]

3.2.2 寸劲的起源

寸劲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拳法“咏春拳”,其中有一种特殊的发力方式叫做寸劲。它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演变的武术产物,在太极拳、形意拳、八极等中国传统武术拳法中都有类似的发力技法。武术宗师李小龙的“寸拳”就是结合了“咏春拳”的拳法技法特点演变改造而来,李小龙的寸拳和“咏春拳”的技术理论基本一致,是由内崔外、以根带梢、重神重形。[3]

3.2.3 寸劲的武术理念

一般人都认为寸劲就是爆发力,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非常的正确。但它们之间也有很大的区别:寸劲是指在最短的距离爆发出最大的力量;爆发力是指最短的时间移动到尽量远的距离的力。寸劲用于武术散打拳法中的表达方式,是指全身力的同向力叠加。在中国传统武术内家拳中的寸劲,练习时呼吸、意念力和运动力集一身的达到武术的形神兼备,所以练武之人常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一口气”也就是指的寸劲。在发寸劲时也讲究“天人合一”②,就是意念、呼吸和运动方向达到统一。所以寸劲的最具有杀伤力,也是最具有中国武术特色的精髓。[4]

3.3 寸劲在散打拳法中的重要性

人的生命在于血气,拳的灵魂在于劲捷,拳法的劲力越丰富就会越有“生命力”,拳法越有“生命力”就越强。寸劲的技术应用程度是至关重要的。

3.3.1 拳法的KO技术与寸劲

根据武术散打的发展现状和我习武多年的自身了解,中国武术散打的拳法几乎就没击倒和KO①技术,在散打实战或比赛中只有在对手力竭的情况下KO对手,或碰巧KO。武术散打基本上对这方面技术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武术散打各资深教练也忽略了这一重要的问题,只知道按传统武术的理论观点抢点、抢分以巧取胜,以得分的的训练模式来作为训练计划和目标。禁锢了散打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使运动员长期处在一个没有创新理念的陈旧的技术思想之中。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是应为没有KO技术。为什么没有KO技术呢?是因为你的拳头没有力量,拳头没有具备KO力量的标准。寸劲是什么?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武术延续的精髓,是一种短距离内具有强大破坏力的快速力量,在最短的距离中爆发出最大、最快的力量,可以使拳法的力量和速度大幅度提高,从而来完善散打拳法技术,增强拳法的破坏性。比如说,一个用动员在和一个实力很强、技术很全面的对手比赛,和对手的技术水平差距很大,没有意外情况下这个运动员的取胜几率为零。如果说想要取胜,唯一的技术方法就是KO战术,可想而知这个运动员平时有没有经过这方面的技术训练,拳法中是否具备强大的劲力。[5]

3.3.2 寸劲在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使寸劲和外力同向力叠加,所产生的得力是人体的极限之力:

寸劲(内力)+外力=人体极限力

时间越短,速度越快,距离就越小。速度产生力量。 距离短了,时间少了,那么劲力是怎么来的那? 可以借鉴力学公式:

F(合力)=F1+F2+……+Fn(分力);

这就是同向力叠加原理;即在同一方向力的情况下将多个分力叠加,所产生的合力跟分力的数量成正比。在理论基础上也可以说在同一方向的情况下,分力的种类越多那么合力就越大:

F(合力)=F1(寸劲)+F2+F3……

直拳1(合力)=拧腰(腰力)+蹬胯(支撑力)+送肩(分力)+出拳(分力)

直拳2(合力)=拧腰(腰力)+蹬胯(支撑力)+送肩(分力)+出拳(分力)+寸劲(在拳快击打到目标或已经接触到目标是转拳再一次发力,并配合呼吸发声、力出丹田)[6]

直拳1(合力)〈 直拳2(合力)

3.3.3 寸劲调查表

寸劲的应用在散打拳法中是否重要,为此对散打运动员和资深教练进行随机调差。

表1 12年全国散打锦标赛运动员随机调查表

表2 塔沟武术学校散打教练随机调查表

通过表1、表2可以看出,寸劲在散打拳法中还是很重要的,从运动员到教练重要就占了8人,高达67%,一般25%,不重要8%,由此可见,寸劲能正确的应用到散打拳法中,是不可缺少的技能之一。

3.3.4 寸劲在散打拳法中的意义

寸劲是意识动作和呼吸紧密配合的内在劲力,在李小龙师傅不断的研究和发展下,深深地折服了全世界的武者,寸劲这种增加速度和力量的发力方法得到了每一个武者的拥护和认同,而且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拳王和格斗家为此拜李小龙为师。这种不依赖太大距离的力的做功发出强大的爆发力,对增加拳法的力量和速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寸劲是中国武术内家拳的一种武术劲力的表达方式,为劲出丹田、神形兼备。

有些运动员经过长年的练习,拳法中已经具备了寸劲的发力,拳法的的领悟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只是不明白该怎么表达。所以说中国的散打技术只有实践,缺少理论,散打教练员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就无法和运动员有很好的沟通,只靠运动员自己的实践感悟,那么散打技术水平提高的太慢,造成了武术散打技术的发展停歇不前。用于拳法中的寸劲就是拳法的第二次的连续性发力,就是同向力的叠加,这种的拳法发力技法会令拳法的速度和力量倍增。武术散打需具有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俩个基本素质条件。身体素质具有速度和力量俩个重要的基本素质,而寸劲可以增加拳法的速度和力量,从而增强武术散打的基本素质,所以寸劲应用于武术散打拳法中具有很大的重要性。[7]

4 寸劲的训练方法

根据寸劲的发力特点,身体必须具备相应的体能,掌握好发力时机和发力技巧。

4.4.1 气息与寸劲

在出拳时,应该注意动作要求,保证拳法动作质量。在出拳时,要使呼吸、意念和动作频率达到一致,嘴里要发声,从肺部直接压迫快速呼出气体,发声和呼气越快拳速就越快,寸劲也就越大。快速呼气可以加快体内氧气的供应,发声可以振奋精神、提高情绪。发声和呼气时不要大喊大叫,要咬紧牙齿,以免气体大量外散,造成亏气现象,气亏则无力。在拳法动作接近完成时,进行寸劲发力,在寸劲发力时不要和其他的力脱节,注意不要改变发力方向,做好同向力叠加。

4.4.2 寸劲在散打拳法中的技术要求

寸劲在武术散打直拳中的技术应用:打直拳时,拧腰、蹬胯、送肩、出拳,动作要具有连贯性,动作和动作不要脱节。拧腰时腰要转平,蹬胯时脚要蹬住劲,用腰带动肩,出拳时拳是立拳,动作接近完成时拳头加速内旋转拳(转成平拳),做第二次发力(寸劲)。所有的动作的发力方向一致,并配合相同频率的发声和呼气。寸劲在武术散打摆拳中的技术应用和直拳一样,区别在于一个是直线拳法,另一个是弧线拳法。在武术散打拳法中以拳和摆拳为主,还有勾拳等其他拳法,寸劲的应用方法大致相同。出拳时发寸劲都是讲究运气,以气运力,意念越大寸劲越大。[8]

4.4.3 增强寸劲的体能训练

无论在平时练习时,还是在实战或比赛时,对于寸劲的发放的大小要有节制,因为寸劲的威力太强、破坏力太大,对自身也会产生一些震荡和伤害。如果太大的寸劲作用在对手要害部位,会形成致命的创伤,导致严重的后果。

所以寸劲的训练重在耐力练习来增强意志,有了良好的意志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清晰的意识、意念。寸劲的大小和体能成正比,所以要进行合理的体能训练。完善的体能训练不但能增强意志力,而且是提高技、战术能力的基础。体能训练是应该以生物训练法为主,器械训练法为辅。比如,上肢的力量训练以俯卧撑为主,卧推杠铃为辅。生物训练法具有安全性,不容易受伤;使肌肉纤维不会变粗,影响肌肉伸展性,从而影响速度。散打运动员一周要保证至少1-2次的体能训练,训练强度和训练项目可以根据运动员的体能情况而定。

下表是体能训练内容:

表3 体能训练表

项目运动负荷运动量短跑100米以内(距离)8-10(次数)俯卧撑15-20(重复状数)6-8(组数)蛙跳10-5(重复状数)6-8(组数)仰卧起坐10-20(重复状数)6-8(组数)跳绳20-30分钟(时间)1(次数)

5 研究建议和结论

5.1 建议

5.1.1 练习寸劲要持之以恒

练习寸劲要坚持不懈,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真正体会其发力效果。寸劲技法的熟练程度,需要在不断的练习中体会,才能掌握寸劲的精髓。

5.1.2 寸劲的使用要节制

5.2 结论

通过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以及高水平运动员、资深教练的建议和指导等,研究出寸劲是散打拳法中至关重要的技法之一,其自身效果和发展价值不可估量。寸劲本身就存在于中华传统武术之中,而武术散打由传统武术发展演变形成的新的武术形式,也就是说寸劲本身存在于散打之中。只有不断的学习和研究,才能继承老祖宗留下的瑰宝,使散打技术有更好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可以深思一下,经过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武术精华的积淀,形成新的武术竞技形式——武术散打,但人们却忘记了令洋人趋之若鹜的中华绝技——寸劲。所以武术还需要我们去探索,需要我不不断的实践和研究,才能把中国武术发扬光大,把武术散打推向世界。

4 注释:

①KO:拳击赛时的专业术语;击昏(击败)。

②天人合一:《太平经》,形容把人和自然视为有系统、有联系的统一体;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1] 张力.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93.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206.

[3] 田晓慧.浅谈武术寸劲及其应用与训练[J].山西武术管理中心,2007,27(4):57-58.

[4] 马宁,张辉.散打的基本技术[J].安徽体育科技.2001:19.

[5] 张国栋,郑国华.对武术劲力的认识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3,25(2):34-35.

[6] 李俊卿.武术“劲”的运动生物力学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35-37.

[7] 陈汝庆,戴友祥.试析武术运动中的“寸劲”[J].安徽体育科技.1989,(4):33-36

[8] 王兴. 武术“寸拳”技术的研究与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18(1):82-83.

The Importance and Training Approach of “inch” in Sanda

Zhu Meichen

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basic theory of Sanda development,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inch” in Sanda, and its training approaches to promote Sanda technique development both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No matter what kind of Wushu practiced, the significant in battle relies on whether you can beat your opponents or not.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importance and training methods in detail. Then, the paper makes overall consideration and research on related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training methods, and makes practical evidence analysis. The purpose is to improve Sanda skills and theories, create innovations, strengthen body by Wushu, enhance people spirits, and promote Sanda development basis.

boxing, inch, training

朱美晨(1991-), 女,河南周口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0Sport School of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0, Henan, China.

G852

A

1005-0256(2016)012-0079-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6.012.032

猜你喜欢
劲力分力拳法
2016年昆仑决比赛拳法技术运用分析
当两分力的方向不变时,是否分力越大,合力也越大?
人走路时为什么要摆手?
狗拳非遗难寻传
形意拳劲力特点及在实战中的体现
武术的“力与劲”之迷雾解码
咏春拳中“寸拳”技法特点研究
猜拳
太极拳:自然性质的反映和再造
浅谈咏春拳中“寸拳”技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