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药物对中重度癌痛的干预效果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2016-12-08 11:03郑鸿轩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吗啡癌痛中重度

郑鸿轩

(温县人民医院 肿瘤科 河南 焦作 454850)



阿片类药物对中重度癌痛的干预效果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郑鸿轩

(温县人民医院 肿瘤科 河南 焦作 454850)

目的 探讨阿片类药物对中重度癌痛的干预效果及常见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温县人民医院采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止痛治疗的56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采用硫酸吗啡控释片止痛治疗的45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疼痛程度改善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芬太尼和吗啡等阿片类药物对中重度癌痛患者均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且不良反应较轻微,是目前临床治疗中重度癌痛较为有效的一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中重度癌痛;止痛效果;不良反应

疼痛是目前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绝大多数晚期癌症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癌痛[1]。WHO已经将癌症疼痛治疗和处理作为癌症综合防治规划的一个重点内容,并制定了“癌痛三阶梯”处理方案。温县人民医院对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住院治疗的中重度癌痛患者采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止痛,并与硫酸吗啡控释片止痛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温县人民医院采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止痛治疗的56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采用硫酸吗啡控释片止痛治疗的45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VAS评分为4~9分,且研究前患者均未使用阿片类药物进行止痛。研究组中女23例,男33例,年龄25~80岁,平均(55.9±10.3)岁,癌症类型包括肺癌14例、胃癌19例、肝癌10例、食管癌5例、胰腺癌4例、乳腺癌4例;对照组中女18例,男27例,年龄27~78岁,平均(53.6±9.9)岁,癌症类型包括肺癌11例、胃癌15例、肝癌8例、食管癌6例、胰腺癌3例、乳腺癌2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硫酸吗啡控释片止痛,每12 h口服1次,起始给药剂量为30 mg,1 d后对剂量进行调整,并每隔12 h对止痛效果进行评价,若疼痛未见明显改善则予以10 mg不断增加直至出现止痛效果。研究组采用芬太尼透贴剂止痛,撕开药品外包装塑料袋,在患者前胸或者背部无毛干燥区域内将药膜贴服平整和牢固,起始给药剂量为中度患者2.5 mg,重度患者5 mg,3 d后对剂量进行调整,并每隔12 h对止痛效果进行评价,若疼痛未见明显改善则予以50%剂量不断增加直至出现止痛效果。

1.3 评价指标 观察患者疼痛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数字分级法对疼痛强度进行评估,无痛为0分,轻度疼痛为1~3分,中度疼痛为4~6分,重度疼痛为7~9分,最严重疼痛为10分。疼痛改善情况评价标准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轻度缓解和无效,其中完全缓解指完全无痛,疼痛数字分级为零;部分缓解指用药前疼痛显著改善,睡眠较好,疼痛程度减少≥2分;轻度缓解指疼痛轻度缓解,睡眠受到影响,疼痛程度减少<2分;无效指疼痛未见减轻。疼痛改善度=(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疼痛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改善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疼痛改善度为82.1%,对照组患者疼痛改善度为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改善情况比较(n,%)

2.2 不良反应 研究组头晕2例、过敏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对照组头晕1例、呕吐恶心2例、便秘1例、嗜睡1例、过敏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癌痛是临床上晚期癌症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给患者心理和生理造成严重影响,不利于预后生活质量的改善[2]。目前国内对中重度癌痛患者主要采用药物手段止痛,如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和阿片类(吗啡)等药物[3]。

硫酸吗啡控释片属于一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物,虽对癌痛患者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但服用后不良反应较多,如恶心、呕吐以及头晕等,此外控释片剂对于不易吞咽的患者难以服用[4]。芬太尼透皮贴剂可经过皮肤吸收,服用后具有平稳的血药浓度,且维持时间较长[5]。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疼痛程度改善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芬太尼和吗啡等阿片类药物对中重度癌痛患者均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且不良反应较轻微,是目前临床治疗中重度癌痛较为有效的一类药物。

[1] 陈州华,周胜涟,龚辉.癌痛通腑汤联合多库酯钠片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3,58(10):45-46.

[2] 沈美娟,曹海红.癌痛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 2014,11(8):128-131.

[3] 杨丽华,段培蓓,侯庆梅,等.癌痛患者强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继发便秘现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3,19(15):1-4.

[4] 程熠,于世英.阿片类药物在肝肾功能不全癌痛患者中的选择应用[J].中国肿瘤,2011,20(4):278-282.

[5] 张帆,闵苏.阿片类药物滴定及转换在癌痛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5,36(8):737-740.

R 730

10.3969/j.issn.1004-437X.2016.11.028

2016-04-22)

猜你喜欢
吗啡癌痛中重度
勘误:
不同的护理合作模式在癌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戒毒瘾丸对大鼠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
癌痛药物管理政策亟待优化
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作用
中重度颈脊髓压迫患者术前术后MRI研究
μ阿片受体在吗啡镇痛耐受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