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比较研究*

2016-12-09 12:26祝因苏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11期
关键词: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影像学

赵 宇 滕 婷 祝因苏 张 玲*

数字化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比较研究*

赵 宇①滕 婷②祝因苏③张 玲③*

目的:通过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结合传统模式在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临床教学模式中的应用,探讨数字化趋势下医学影像教学的新模式,使医学影像教学满足现代医学影像学学科发展与临床工作的需要。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大三年级学生300名,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名。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授课方式,观察组学生采用传统授课模式结合医学影像信息系统进行授课,对比分析两组学习成绩、教学效果评价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对影像资料的病例分析、典型征象辨认及疾病判断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具有优势,且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方式新颖度、知识理解程度、知识广度、课程内容印象性以及学习积极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620,t=31.365,t=6.283,t=38.509,t=21.394;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369,P<0.05)。结论:数字化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结合传统授课模式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影像学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医学教学中推广并借鉴。

医学影像;数字化;实验教学;教学评价

[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Medical Imaging, The First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0, China.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逐渐运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运用,改变了以往临床医学影像资料繁多、查找困难的现象[1-2]。目前,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已在医学影像科室中广泛应用,其主要目的是将各种影像设备产生的医学影像通过数字化的形式保存在网站的工作平台中,需要时可通过授权很快调出,同时还可通过增加辅助诊断管理功能,为临床影像诊断工作提供帮助[3]。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要求对影像学专业学生的教学也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影像学的发展,培养与时俱进的影像专业人才[4]。本研究选取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比较医学影像信息系统与传统授课方式的效果,探讨医学影像教学的新模式[5]。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大三年级300名学生,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名。其中,对照组中男性90名,女性60名;年龄20~24岁,平均年龄(22.25±0.21)岁;入学成绩为400~520分,平均成绩(450.23±10.43)分。观察组中男性91名,女性59名;年龄19~24岁,平均年龄(22.46±0.31)岁;入学成绩为410~523分,平均成绩(450.43±10.31)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学生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组间可进行良好的对比。

1.2教学方法

(1)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对学生进行影像学学科的授课,老师通过搜集影像学资料及图像,制成幻灯片,并结合理论知识对学生授课。

(2)观察组:在传统授课模式上,结合医学影像信息系统进行授课,具体措施为:①授课老师在理论知识结合相关图像资料做出幻灯片对学生进行讲解的基础上,通过影像信息系统挑选出相关临床病例,从不同角度及层面对学生进行讲解,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行讨论,协商解决找出正确答案;②开设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实验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多地接触数字系统,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医学影像信息系统查询相关影像资料,并通过链接共享其他医院的影像信息资源,更好地了解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带来的巨大方便。

1.3观察指标

将对照组和观察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及满意度进行对比。①学生成绩评分采用随堂测试的方式,每次授课结束后对所有学生进行所授知识的测试,采用同一影像资料,选择统一评分标准,满分为100分;②教学效果的评价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主要调查内容有学习积极性、知识理解程度、知识广度、课程内容印象性以及教学方式新颖度等8项,每个项目总分为1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随堂测试成绩比较

观察组学生的医学影像专业病例分析、典型征象辨认及疾病判断各成绩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281,t=74.515,t=50.106;P<0.05),见表1。

表1 两组随堂测试成绩比较[,分]

表1 两组随堂测试成绩比较[,分]

组别人数病例分析典型征象辨认疾病判断观察组15093.34±1.7695.76±3.4294.54±3.44对照组15076.21±0.3273.23±1.4275.54±3.12 t值117.28174.51550.106 P值<0.05<0.05<0.05

2.2两组教学效果评价比较

观察组学生的对教学方式新颖度、知识理解程度、知识广度、课程内容印象性以及学习积极性各教学效果评价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620,t=31.365,t=6.283,t=38.509,t=21.394;P<0.05),见表2。

表2 两组教学效果评价比较[分]

表2 两组教学效果评价比较[分]

组别对照组(n=150)观察组(n=150)t值P值教学方式新颖4.21±0.219.21±0.23196.620<0.05知识的理解程度5.33±1.238.76±0.5331.365<0.05知识广度6.43±0.127.33±1.756.283<0.05课程内容印象性4.08±0.318.65±1.4238.509<0.05学习积极性5.12±0.237.84±1.5421.394<0.05

2.3两组对教学效果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为78.67%,观察组更具有优势,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369,P<0.05),见表3。

表3 两组对教学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在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做到融会贯通,并通过临床实践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进一步得到验证,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6]。临床医学不单纯是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还要求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就对教学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传统的医学影像教学模式主要通过胶片及观片灯形式进行围观式教学,以教师主动讲授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学生无法观看到完整的影像学图像的处理过程,不能满足更高层次教学的需求[8]。

随着医学影像学科建设的飞速发展,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在影像科室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其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因此受到影像学专业学生的广泛认可[9]。医学影像信息系统运用于影像学专业的教学中,是适应当今数字化教学潮流的重要举措。对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的教学,由于内容主要是各类影像图像,即使是同一病例也会产生多种不同的影像,加重学生的负担,使教学变得枯燥。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单靠老师的描述及学生的记忆,很难激发学生潜能[10]。因此,将医学影像信息系统运用于对影像专业学生的教学中,具有以下的优势。

(1)医学影像信息系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习的积极性[11]。教学中采用医学影像系统与传统授课方式相结合,可调出不同类型的影像资料,并对资料进行重建和后处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如何对疾病采用不同影像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以免漏诊和误诊[12]。

(2)采用医学影像信息系统,授课老师可将病变部位进行360o无死角动态旋转显示,从而全面分析病变部位的特点,将整个诊断过程示范给学生,加深学生对影像诊断技巧的认识[13-14]。传统授课方式授课老师需从不同渠道搜集影像的临床资料,并通过制作幻灯片进行教学,过程较繁琐,且不能将系统化、清晰化的影像学资料展示给学生,造成学生学习的不全面、不细致,而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应用,方便查找,且其具有海量、高清影像存储的特点,能够轻松将系统全面的临床医学影像资料呈现出来[15]。

(3)医学影像信息系统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运用数字化工具的综合能力,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16-17]。

4 结论

本研究选取300名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分别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和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结合传统授课方式对影像专业学生进行教学。对比两种教学方式的效果,采用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结合传统授课方式的观察组学生在病例分析、典型征象辨认及疾病判断成绩分值以及学生的积极性、知识理解程度、知识广度、课程内容印象性以及教学方式新颖度等教学效果评价分值均高于采用传统授课方式的对照组,且观察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率也较对照组更高。

在医学影像学科大数据化趋势下,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结合传统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对提高影像学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借鉴并推广[18]。

[1]赵宇,施海彬,刘希胜,等.医学影像学网络学习平台的实验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47):243-244.

[2]陈大同,曲博,王晓东,等.PACS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8):72-74.

[3]徐胜生,赵菁.PACS在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1):56-58.

[4]张鹏,黄德海.数字化环境下医学教学探究[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4(4):537-538.

[5]刘尚辉,娄岩,刘佳,等.基于医学教学的虚拟实验室建设与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6):639-641.

[6]汪朝霞,王冬.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在医学超声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5,17(11):781-783.

[7]尹晴,宋锦璘.构建口腔医学数字化教学管理平台的初步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6,15(1):89-91,92.

[8]梅燕,尤玉珍,李道,等.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在护理学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5,28(46):9-10.

[9]吴辉群,刘晓东,耿兴云,等.数字化远程医学实验室的架构和集成方案一例[J].中国数字医学,2011,6(6):77-80.

[10]赵宇,刘希胜,施海彬,等.结合PBL教学模式的医学影像课程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18):85-86.

[11]姜慧杰,李大庆,郝雪佳,等.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5):565-567.

[12]徐贵平,金晨望,强永乾.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策略与趋势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3(4):817-820.

[13]杜伟,刘玲,唐艳隆,等.PBL+LBL在南亚留学生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2(1):72-74,103.

[14]胡俊峰,武斌,唐鹤云,等.基于网络的医学影像学临床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1):62-64.

[15]路欣,汪秀玲,荣玉涛,等.案例式PBL教学在全英文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2(5):990-993.

[16]张松,张镭,丁毅,等.PACS/RIS系统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优势[J].中国病案,2011(6):65-66.

[17]蔡惠芳,杨德武.医学影像设备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方案[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3):137-139.

[18]俞大军.医学影像学课程网络CAI教学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云南大学,2013.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digital medical imaging teaching mode and the traditional radiology mode

ZHAO Yu, TENG Ting, ZHU Yin-su, et al// China Medical Equipment, 2016,13(11):139-141.

Objective: Through the medical image information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odel in the application of medical imaging specialty students teaching mode, to explore teaching new mode under the trend of digital medical imaging,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odern medical imaging in clinical work and to provide a reliable guarantee. Methods: 300 students majoring in the third grade from January 2012 to May 2015 in medical imaging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students of control group us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students of observation group us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the combination of medical imaging information system for teaching and comparison.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students on imaging data of case analysis, identification and judgment of the typical signs of disease wer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s the advantage of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knowledge understanding, breadth of knowledge, curriculum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of novel impression satisfaction degree of each teaching effect and teaching efficienc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medical imaging information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medical imaging and the clinical practice ability of students. It is worth promoting and applying in clinical teaching.

Medical imaging; Digitalizati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Teaching evaluation

赵宇,男,(1985- ),本科学历,实验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研究方向:实验教学与管理。

1672-8270(2016)11-0139-03

R-05

A

10.3969/J.ISSN.1672-8270.2016.11.040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510312031Z)“高校五年制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就业取向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教育研究课题(JYQ2015129)“基于E-learning课程平台的医学影像网络教学平台研究”

①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 江苏 南京 210000

②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放射科 江苏 南京 210000

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江苏 南京 210000

zl_phx@126.com

2016-08-02

猜你喜欢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影像学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影像组学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