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2016-12-10 08:20刘玉琴
新闻世界 2016年9期
关键词:舆论引导传统媒体新媒体

刘玉琴

【摘 要】舆论监督,是党报的重要功能之一。相比于新媒体,传统媒体尤其是党报拥有的公信力、权威性以及接近核心信息源等优势,决定传统媒体可以在舆论监督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传统媒体要抓住这一优势,主动作为,在新媒体时代充分发挥引导舆论的主导功能。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舆论引导

一、新媒体异军突起,让传统媒体倍感压力

“我国网民有近六亿人,手机网民有四亿六千多万人,其中微博用户达到三亿多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上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说,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儿重点就在哪儿,我们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

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被边缘化,这是一种趋势。2016年8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了《第3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上半年新增网民2132万人,增长率为3.1%。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与2015年底相比提高1.3个百分点。《报告》还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65亿。中国网民特别是手机网民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现在,个人、企业都可以成为媒体,有的个人还拥有上千万的粉丝,他们发一条消息,能在第一时间传到数量可观的粉丝那里。

在新媒体蓬勃兴起时,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受到极大的挤压。一方面,由于传统媒体进行“新闻生产”要经过采、写、编、排、审、印等程序,最快也要以“日”为生产单位,再加上投递等环节,新闻早被新媒体炒成了“旧闻”,这导致传统媒体的受众锐减;另一方面,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遭遇断崖式下滑,有的传统媒体为了控制成本支出,只好限定版面数和总印量,从“厚报”变成“薄报”。

除受众锐减、经营困难外,传统媒体面临的严峻挑战还有舆论监督弱化。笔者在地市级日报下属的晨刊工作,作为本地第一市民报,前几年不少市民遇到难解的问题时,多会打电话给晨刊,希望晨刊派出记者采访、监督,那时晨刊的“新闻热线”响个不停,记者忙得团团转,经晨刊报道后,不少问题得到解决,晨刊以及日报的舆论监督功能受到读者的广泛认可。然而,最近两三年,舆论监督方式发生了变化,市民遇到问题时,喜欢先到本地网站论坛发帖,希望通过“吸睛”的标题和尖锐的评论,来制造轰动效果,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迫于网络舆论压力,越来越多的部门开始关注论坛的舆情,并及时给予回复或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新媒体舆论监督的功效,弱化了当地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

二、新媒体舆论监督的“短板”

新媒体传播信息异常迅速和快捷。在一些突发事件上,新媒体传播优势尤为明显,有的事件刚发生几秒,就传遍了网络,刷爆了朋友圈。

但在舆论监督方面,新媒体还处在发展阶段,并未成熟。由于新媒体言论的无序性和舆论监督的匿名性,致使其在舆论监督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一是言论的无序性易导致网络暴力出现。新媒体为大众提供了一个获取信息和进行舆论监督的平台,让素不相识的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态度、观点和意见,正是这种言论的无序性,导致有的网民选择在网络上宣泄自己的情绪和不满时,发表一些不理性言论,而这些偏激的言论还会带动网络上一些群体跟风,他们一旦发现网络上有跟自己意见相冲突的言论,就表现出谩骂、攻击等不理智行为,从而形成网络暴力,这在侵犯他人权益的同时,也造成许多社会问题。二是匿名性导致监管难,事实易被歪曲。在新媒体环境下,网民进行舆论监督时,用的多是昵称,监督者在网络中只是一个虚拟的存在,从民主监督的角度来说,新媒体的匿名性使得舆论监督更民主化,让人们更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言论和观点,但这种匿名性也带来监管难。有的网民有可能出于不纯动机,或捏造事实,或捕风捉影,对他人进行攻击,以引起“围观效应”,谋取自己的私利。

新媒体舆论监督上的这两个“短板”,让新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多采取与传统媒体互动的监督模式。纵观近几年发生的几起舆论热点事件,大都呈现出这样的传播模式:先由网民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曝光事件,引起网民热炒后,再由传统媒体尤其是一些都市报纸媒跟进,最后由传统媒体来澄清事实,发布有关部门的处理结果。像2015年发生在青岛市的“天价大虾”事件,就是网友先爆料称,在青岛某海鲜店点菜时向老板确认过“海捕大虾”38元一份,结账时却变成38元一只,一盘虾要价1500多元。“天价大虾”事件在网络上发酵后,主流媒体开始跟进,要求对有关部门问责,最终经营者被处以9万元罚款。另外,像“表哥”杨达才下台、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落马以及重庆雷政富“艳照门”事件等,都是按照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动监督的模式,促使有关部门介入,当事人受到党纪国法处罚的。

三、传统媒体的权威性是其引导舆论的法宝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具有强大的互动性,它们可以直接展示受众的评论,获得他们的关注,很快就能形成舆论监督的“围观效应”。而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则是“单向度”传播,很难及时获取受众的意见和态度,也不能与读者进行快捷的互动交流,这就削弱了其舆论监督的时效性和影响力。

在新媒体舆论监督的强势冲击下,传统媒体如何加强舆论监督,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呢?笔者以为,传统媒体可以顺应形势,走与新媒体融合之路,牢牢抓住传统媒体的权威性这个“杀手锏”,打造深度报道,以客观、公正、权威的判断,引导舆论监督导向。

新媒体进行舆论监督,虽然以互动、快捷、话语权见长,但因为其在发表言论时具有自主性和随意性,所以新媒体在舆论监督时难以树立权威性和公信力。相对于新媒体的舆论监督来说,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则具有权威性和公正性,传统媒体尤其是各级党报在发布重大社会信息和进行舆论监督时,要进行层层核实和审查,因此传统媒体发出的声音具备客观性、公正性、公开性等特征,不带任何个人主观色彩,容易被受众认可和接受。因此,在发生舆论热点、重大新闻事件时,传统媒体尤其是党报不该缺席和失语,应该有足够的担当和底气,争取第一时间发声,占领舆论的制高点,引导舆论方向。特别是当新媒体舆论监督出现偏差时,传统媒体应该适时介入,还原事情真相,遏制事件被歪曲,引导新媒体舆论监督的走向。这时,如果传统媒体能与新媒体有机结合,传统媒体借助自己的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来放大自己的声音,促使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广泛传播,消除不稳定的声音,那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引导地位则更易建立。

传统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时,除了权威性这个最大的优势外,还拥有深度性优势。传统媒体的记者,可以深入事件一线进行调查采访,采访事件当事人、事件经办人、管理部门等,深度挖掘事件背后的新闻,还原事件经过,再用朴实、客观的新闻语言表达出思想和观点,打造深度报道,进而以权威、准确的判断赢得受众认可,引导舆论导向,促使事件得以解决。

(作者单位:池州日报社)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舆论引导传统媒体新媒体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法制节目策划的再创新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