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瓷文化论坛在杭州举行推动浙江瓷器文化产业走出去

2016-12-12 11:56谢燕青
茶博览 2016年11期
关键词:龙泉窑青瓷丝路

本刊记者 谢燕青

中国青瓷文化论坛在杭州举行推动浙江瓷器文化产业走出去

本刊记者 谢燕青

“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浙江的青瓷文化是浙江先民创造的宝贵文化遗产。10月28日,2016东方文化论坛之“中国(浙江)青瓷与海上丝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举行。论坛立足浙江,聚焦青瓷,面向海上丝绸之路,对提升浙江青瓷文化的认识,加大青瓷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激活青瓷文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对中外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浙江是我国原始青瓷的最早发源地,历史上浙江的越窑、龙泉窑、南宋官窑、婺州窑、瓯窑等都盛极一时,尤其是越窑秘色瓷、南宋官窑、龙泉窑的梅子青、粉青瓷造型和釉色艺术,达到了青瓷工艺的顶峰。瓷器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输出的大宗产品之一,浙江青瓷沿着海上丝路传播到东亚、南洋、西亚、北非和西欧等世界各地,深得当地人民喜爱,迄今留下许多文物遗迹,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瓷器的传播对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时至今日,浙江的工艺陶瓷、艺术瓷和仿古瓷仍在国内陶瓷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特色小镇建设和恢复发展传统文化产业中具有潜在的资源优势和文创价值,在参与接轨“一带一路”战略、推动浙江瓷器文化产业走出去中具有较大的产业潜力和现实意义。

在研讨会上,中外陶瓷历史、考古界著名学者会聚一堂,对中国青瓷尤其是浙江青瓷的发展历史、文化遗产和海外传播及世界影响,作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书记沈岳明研究员发表题为《窑火长红——浙江古代瓷业》的主旨演讲,为我们勾勒了浙江青瓷发展的辉煌历史脉络。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导秦大树教授的《元代龙泉青瓷的贸易与新安沉船的相关问题》,福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栗建安研究员的《水下考古发现的龙泉窑青瓷》,故宫博物院王光尧研究员的《在印度喀拉拉邦发现的浙江瓷器》等10多位专家和浙江省文博考古界的同行,从多角度切入,全方位探寻了浙江青瓷的文化艺术特征和走向世界各地的历程及其现存的丰厚文化遗产。

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这次论坛把学术研究与智库研究结合,在我国著名的文化遗产保护学者毛昭晰先生和东方文化论坛策划总监鲍志成等提议下,经全体与会专家讨论,一致同意发出《关于筹建“中国青瓷博物馆”的倡议》,受到各界高度关注。

据悉,此次青瓷论坛由杭州市发展研究会和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省内外有关学术团体、科研单位,共同举办。论坛立意高远,专家观点新颖,成果丰硕。□

中国(浙江)青瓷与海上丝路研讨会现场 摄/谢燕青

猜你喜欢
龙泉窑青瓷丝路
龙泉青瓷
丝路梦
青瓷出越窑
丝路
梦丝路
丝路谣
浅析江浙地区多管瓶演变及内涵
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藏佛道入物瓷塑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
工艺独特的明代龙泉窑青瓷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