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茶的小故事

2016-12-12 11:56齐贺龙
茶博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茶人茶山茶艺

齐贺龙

我与茶的小故事

齐贺龙

走进茶的世界,是偶然中的必然。

2012年我从学校毕业,正式步入社会。三年来我换了好几份工作,却一直没能真正找到自己的位置。社会的节奏很快,而我却是个慢性子的人。

直到遇到了爱新觉罗毓叶董事长,我想,一切可以重新开始了!

第一次走进爱新觉罗皇家生活馆,我甚至有点胆怯,那种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我呼吸都很小心。

第一次用心地选了一款专用杯,安静地坐下来好好喝口茶。

也是第一次,让我知道原来我也可以用精致的盖碗泡一杯好茶。

冉冉岁月里,在大家的关怀下,我默默地成长着。

从省选拔赛,到决赛,再到贵阳的国赛,这里面的故事,就留给大家自己想象吧。我有太多的话想说,有太多的人需要感谢!再不敢说自己有多辛苦,因为,这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大家能为了一件事情共同努力,共同追逐,这已经无关结果,它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很多时候,你我都是在默默地开垦心中的荒田,播撒思想的种子。当田地足够广阔,当种子足够充足,一旦雨水降临,阳光漫洒,在爱的关怀下,种子就会打破那种表面的静默,迫不及待地发芽、成长,如雨后春笋般的激动人心……

比赛结束后,我们想到苗寨看看,早上便驱车从贵阳出发。去的路上我们都不熟悉,只能靠导航和问路。结果还是走了许多冤枉路,下午才赶到景点!但大家乐在其中,一路上有说有笑。说到这里,我在心里暗自庆幸,回想我的学茶路上,并没有走多少弯路。我学茶的地方——爱新觉罗六艺雅赏培训机构,就是中国茶叶学会在东北指定的茶艺师、评茶员培训机构,在求学路上,走对路,找对老师,是多么重要啊!

后来我们又去了都匀市的茶山,本以为那里会给我很多灵感,能让我发出更多精彩深刻的感慨,来证实我是一个多么有“内涵”的茶人,然而看着连绵起伏的群山,弯曲盘旋的山路,漫山的茶田,一路上,我竟没能说出几句话,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是那么的渺小!忽然想起一位老师的玩笑话,光记茶叶名都够你记一辈子了!我想我似乎明白了其中的意义。于茶的知识和文化而言,我如沧海一栗,于无止尽的时间相比,你我皆为一瞬间。保持谦卑博爱,人才会由瞬间变成永恒。好茶的采摘和制作之艰辛,真希望每位茶人都能感同身受。中国是产茶大国,年产茶量以万吨为单位,但茶叶质量参差不齐,只有用心珍惜每一片茶,茶才会由量变达到质变。

在爬茶山时,同事亮哥比我早出发二十多分钟,我也迫切地想爬到茶山顶上,一览众山的美丽景色。一路奋力追赶,终于在观景台赶上了,然而,他在那儿悠哉悠哉的赏景拍照,我却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好久没缓过来。此刻,我又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现在的我吗?有人爱茶习茶,随心而遇,身心愉悦,天长日久,便登上了“茶山”的高处。而我为了短时间达到这个高度,确实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精力,但有些东西没有时间的沉淀与洗礼,是看不到的,亦如亮哥在爬山过程中欣赏到的美景和心情,那是我奔跑时无法感受到的。

还有两点,我想特别提出,虽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我想说的是只有你真正走过这一遭,也许你才能对此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第一个就是感恩。在建设富强中国梦的伟大思想下,中国茶叶学会各位老师和茶科技工作者为中国茶文化、茶科技事业的传扬和发展,夜以继日,不辞辛苦,用自身光芒照亮众多茶人的求学之路,也是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里不可或缺的点点星光。每一位茶人当以此心感恩师长,回报社会!于我而言,除了感恩师长、前辈,还应感恩身边的每一位同事,团队里的每一位成员,如果说今有所成,皆因团队而成!第二届全国茶艺职业技能竞赛金奖获得者杨洋老师,给我推荐了好多本书,当时,我就想该如何感谢这位漂亮的茶艺老师啊?杨老师很亲切地说道:“你把这些书都好好看完,对你有所帮助,就算是感谢啦!”后来,很多师长也给我们推荐了许多书籍,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二个就是微笑。这是尊敬的董事长爱新觉罗毓叶女士教会我最大的本领。她本身也是国家一级评茶师、一级茶艺技师,虽然公司平时事务繁忙,但她每天的状态都是信心满满,微笑待人。很多看似很小的事情,也许可以保持一小时,一天,一星期,但常年累月的坚持,恐怕能办到的人少之又少!我想,只有内心足够强大和博爱,才会有真心的微笑,而也只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才最能亲近人心,感染你我!

所以说,老生常谈的话题还是很有意义的,老话说的好,能把大家平时说的都做到了,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在沈阳茶艺汇演结束后,爱新觉罗皇家博物院祖忱院长用乾皇榜书赠予我四个字:《现妙明心》,我将谨记院长及各位老师教诲,只愿吾生现妙以明心,终可以“心明妙现”。

再次微笑,感恩!□

猜你喜欢
茶人茶山茶艺
茶艺
一个金陵女子与世纪茶人的邂逅
一位福建茶人的普洱情怀
茶艺表演的主题表达——以《遇见老白茶》主题茶艺表演为例
茶人赖法卫与香妃翠玉
快乐茶山行
茶山谣
万亩茶山 十里飘香
“百变茶人”刘仲华:立志要让“中国茶”重耀世界
茶艺赶考 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