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精彩留遗憾

2016-12-12 18:03罗昆霞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伯牙小羊将军

罗昆霞

在现行阅读教学中,无论是常规课,还是研究课,有一种方法经常被选择运用,那就是让学生通过想象,填补(有时是改造)文本的语言留白,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强语言的训练。这种方法的运用,往往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课堂常常妙语连珠,锦句频现,掌声不断,精彩纷呈。现举几例这样的教学片段供大家欣赏。

【片段一】

教学完“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话,《两小儿辩日》的教学已近尾声,此时启发学生想象:面对这两个聪明机灵、能言善辩的小孩子,学识渊博、见多识广的孔子会说什么呢?这个问题瞬间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发言十分踊跃。

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生: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啊!

生:学无止境!

生:两个小朋友如此聪明伶俐、能言善辩,将来必成大器也。

生:佩服!佩服!后生可畏呀!

生:惭愧!惭愧!老夫浪得虚名也!

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有的还借用孔子名言,颇有文言色彩,挺符合孔子的时代和思想的。可见大家富于想象,积累丰富。

【片段二】

《伯牙绝弦》的教学至课文结尾“终生不复鼓”,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你在场,你会对伯牙有什么样的建议?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的劝告及建议充满了正能量:

生:天涯何处无芳草!

生:四海之内皆兄弟!

生: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生:振作起来,去迎接新的生活,去寻找新的知音。

生:你是个艺术家,应该用你的艺术为人民服务。

生:成为当世最知名的琴师多么不易啊,你就这样放弃吗?

……

师:同学们的劝告及建议,折射出你们阳光积极的心态和健康向上的生活。如果当时伯牙能够听到你们的建议,也许会在祭奠子期之后,站立起来,掸去身上的尘土,收拾行囊,迈开大步,去迎接新的生活,去演奏更多更美的乐章。

【片段三】

《丰碑》的教学至“将军抬起右手敬了个军礼”时,教师引导学生走进将军的内心世界:把将军“敬了个军礼”这个动作表达的情感,以他的口吻用语言表达出来。因为前面教学扎实,学生对人物认知有基础,于是很快进入角色:

生:老兄啊,怎么会这样啊?怪我呀!

生:你是军需处长,咋就不能让自己穿得暖和点儿呢?

生:对不起啊,我错怪你了!

生:你是这支队伍的榜样啊!

生:你这舍己为人、克己奉公、视死如归的精神将激励我们克服艰难险阻,走出云中山!

生:英雄啊!放心吧!安息吧!向你致敬!

……

师:大家进入角色,走进将军的内心世界,表达充满情感,是对课文留白创造性的精彩补充。

【片段四】

早些年听《狼和小羊》,相似的情节也曾上演,教学至“狼说完向小羊扑过去”时,许多老师都会激发学生补充语言留白:同学们想一想,这时候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儿童都是天生的童话家,且“人之初,性本善”,于是纷纷想办法让小羊狼口脱险、死里逃生:

生:羊对狼说:“我这么瘦小,根本没什么肉,那边有大肥羊。”狼向小羊指的方向跑去。

生:狼扑向小羊时,羊向旁边一闪,狼跌入水中,淹死了。

生:羊对狼说:“我告诉你哪里有大肥羊。”说完把狼带到猎人的陷阱。

生:羊大喊:“猎人大叔,狼在这里,快来呀!”狼大惊,落荒而逃。

生:羊说:“我前几天被狗咬了,染上了狂犬病,你能吃我吗?”狼失望而去。

……

老师大悦,赞赏不已。

这几个教学片段不可谓不精彩,从某种角度看,它们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是极具个性的进一步认知,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心理,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描绘的情境,进入人物内心,分析想象,组织语言,表达分享。这是语言的理解及运用的综合训练,它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想象力。学生思维活跃、发言踊跃、妙语连连,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成为教学亮点。因此它常常令观课教师击掌赞叹,并竞相效仿。

然而,只要我们理性地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些精彩都留下了遗憾。在内容的理解上,这样的精彩可能会让学生的理解与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拉开距离,甚至曲解了文本塑造的形象、营造的意境、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更遑论感受、赏鉴文本表达的妙处和故事的美感了。

《两小儿辩日》中清楚地写出了“孔子不能决也”,说的是孔子无法判断两小儿谁对谁错。面对两个小孩子提出的超出自己认知范围的问题,想必彼时的孔子是很意外、很震惊的,还可能有些尴尬和惭愧。无论如何,用油滑的腔调滔滔不绝地发表感慨,似乎都不是万世师表的孔子的作派。孔子曾说“敏于行而讷于言”,就是强调行动要敏捷,说话要谨慎,况且在那么一个特定场合,孔子怎么会那样“口吐莲花”呢?易中天教授曾说孔子是灰色的。可见孔子色彩不鲜明,外在表现可能还有几分迟钝和木讷。再者,从故事的表达看,其蕴含的多重对比是故事吸引人的关键:孔子“不能决”,而两小儿能言善辩;孔子云游天下,“多知”闻名,而村野两小儿尚未成年,名不见经传;孔子“多知”而“不能决”,村野小儿不见经传却能言善辩。在这个非常不对称的较量中,“多知”者完败于村野小儿。这个对比形成的反差正是这个故事的魅力所在。如果孔子口若悬河、侃侃而谈就会模糊这个反差,大大降低这个故事的魅力。

《伯牙绝弦》的教学片段中,学生对伯牙说的那些话,孤立地看,是积极、乐观、向上的,充满了教育意义,但联系文本和教学实际看,其造成学生认知混乱也是比较明显的。其一,学生对文本的充分阅读而获得的鲜明人物形象的认知被淡化,甚至被扭曲变形。原本情深似海、义薄云天、惊世骇俗的俞伯牙在学生的劝慰中渐渐异化为悲观消极、狭隘短视、胸无志向的萎靡者。其二,文本故事的美被淡化、被平庸化。这个故事的美在它的超凡脱俗,他的超凡脱俗主要在伯牙的“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上。伯牙乃当时顶尖级的琴师,琴是他表现精湛琴艺的工具。难得的知音没了,珍贵的琴毁了,顶尖的琴师不复鼓了,美好的东西都毁了,这里面充溢着一种深沉的悲剧美。伯牙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子期的深深怀念和感激,可谓千古一绝。试想,将伯牙断弦摔琴的情节改成学生建议的那样:伯牙振作精神,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寻找新的知音。那么这个故事还会如此感人肺腑而传颂千古吗?

分析《丰碑》片段,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将军“敬了一个军礼”之前经历了些什么。冰天雪地,云中山像个大冰坨,队伍经受得住这严峻的考验码?这是将军沉重的忧虑。“有人冻死”这个消息又给了将军沉重一击。“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这体现了将军的暴怒,是重压下的反应。“他就是军需处长!”这太出乎将军的意料,最方便取得棉衣的人居然被冻死了,将军愣住了,那一瞬将军恐怕是大脑一片空白,继而百感交集,震惊、感动、愧疚、敬佩、崇敬……于是“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何等悲壮!何等庄严!何等深沉!何等令人动容!从客观情况看,将军在那样一种复杂、极端的情绪下,从容的语言表达会变得非常困难。退一步说,也没有什么话能准确表达将军彼时的感情,语言这时候是苍白的,一个军礼营造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比较一下,将军说话会有这样的意境吗?

《狼和小羊》片段中的师生千方百计地让小羊狼口脱险、死里逃生,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善良的愿望。但请看看课文最后一句:“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语言留白里的内容是什么?显而易见,是残暴凶恶的狼吃掉了温顺善良的小羊。作者就是要用小羊的鲜血和生命警醒人们,让人们对狼的凶残本性有深刻的认识。如果像学生那样续编故事,狼和小羊各会给读者留下什么印象呢?狼是何等的愚蠢和笨拙,羊是多么的智慧和机敏!这难道是作者伊索要在这个故事里表达的寓意吗?

这样的精彩在我们的课堂上不在少数,这样的遗憾当然也就屡见不鲜。如何不让这样的精彩留下遗憾呢?

从教师层面说有三。第一,语文文本表现的内容和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教师广阔的知识视野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要学而不厌,广泛学习,广泛阅读,做到多方涉猎,见多识广。第二,培养辩证思维的习惯。真理具有相对性,不能绝对化。任何一种事物可能都有两面性。求新求异求热闹不应成为教学的全部价值追求,还应将它和求实求严求理性相结合。对教学经验要有质疑思维,自己没想明白的不要盲目跟风,全盘接收。对学生评价要一分为二,不要言过其实。第三,对文本要有充分深入的解读。对文本要尊重,要真诚,要像与朋友交谈一样地对话。准确理解其情节内容,准确把握其情感基调和思想内涵,准确辨别其艺术特点及表现技法。做到这三点就为减少这样的教学遗憾奠定了基础。

有了这个基础,从教学层面看,不让这样的精彩留遗憾就比较简单了。我们只需往前再跨一步,而不是在“精彩”之后戛然而止,将学生的填补(或改造)与课文进行比较,启发学生思考:作者留白的内容到底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留白,而不像我们那样填补(或改造)?第一个问题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对文本有准确的解读,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并与作者共振共鸣。第二个问题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课文的表达效果之佳和表达方法之妙,从而学习借鉴作者的表达方法,充分分享文本的学习价值,实现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伯牙小羊将军
毛茸茸的小羊
哼将军和哈将军
小羊不吃菜
高山流水
马援将军
将军驾到
伯牙:自然是最伟大的老师
点兵
伯牙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