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顺从”到“认同”再到“内化”

2016-12-12 21:34田晓露
祖国 2016年20期
关键词:态度

田晓露

摘要:孝文帝坚定、明确的态度是北魏太和(汉化)改革能够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原因。从最初接触汉化改革开始,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态度经历了三个阶段:幼时,因大权被其祖母冯太后掌握,表现为顺从;随着年龄增长、冯太后的有意栽培以及长期接受汉文化熏染,再加上对北魏政治形势的认知,孝文帝逐渐认同了汉化改革;冯太后离世后,孝文帝多次表示要仰祗遗命,亦思无怠,会不愆遗命,说明孝文帝对汉化改革的态度已然内化。

关键词:北魏孝文帝 汉化改革 态度 递嬗轨迹

孝文帝坚定、明确的态度是北魏太和(汉化)改革能够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原因。从延兴二年最初接触汉化改革开始,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态度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顺从

幼时,因大权被其祖母冯太后掌握,因此,孝文帝对汉化改革更多的表现为顺从。466年(天安元年),冯氏尊“皇太后”,临朝称制;467年(献文帝皇兴元年),冯太后虽还政,但实权仍为其所掌握;献文帝476年(延兴六年)薨,冯太后再一次临朝掌权,直到490年(太和十四年)去世。在二十余年时间里,北魏政权的实权始终被冯太后所掌控。期间,冯太后诏定祭祀孔庙的礼仪制度,此时,拓跋宏5岁;诏:“一夫制治田四十亩,中男二十亩,无令人有余力,地有遗利”。此时,拓跋宏也不过10岁,可见,孝文帝幼年时就接触了北魏政权的汉化改革。不过,从心理学角度看,由于其生理上发育没有成熟,独立分析与评价外界事物的能力较低,因此言行表现尚处于“遵从”阶段。当然,年幼的孝文帝也不具备违背冯太后意志的能力。据《魏书·天象志》载:“是时,冯太后将危少主者数矣。” 可见,冯太后掌权时期,孝文帝曾多次面临着罢黜地位乃至死亡的危急之中。无论是对冯太后的称制,还是对冯太后这一长者,作为年幼的君主来说,顺从既有一定必要性,也是客观现实压制的必然结果,当然,冯太后推行的汉化政策也不可能例外。在长期的压制与压抑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孝文帝形成了隐忍的性格,即使是在冯太后死后,由于实权暂时没能收回,也是“不予参决”、“默然而受”。在隐忍性格的作用下,为了保全自己,幼年时期的孝文帝对汉化改革的认同,也存在讨好冯太后之嫌。

二、认同

随着年龄增长、冯太后的有意栽培以及长期接受汉文化熏染,再加上对北魏政治形势的认知,孝文帝逐渐认同了汉化改革。第一,中原汉文化的熏染。拓跋宏(孝文帝)受太后旨意陆续拜冯熙、李冲、高允等汉族士人为师,接受了系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在汉儒的渐染下,孝文帝对汉文化的认识越来越深,且“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可见孝文帝对汉文化的修养及感情极深,这些无疑是其倡导汉化改革的思想基础,也是其后来推行汉化政策的重要理论指导。第二,经济、政治矛盾已危及北魏统治,汉化改革对缓解危机有益。经济上,鲜卑贵族残酷掠夺,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苦难,“弃卖田宅,漂居异乡”“民困饥离散”。政治上,处于统治阶层的鲜卑族对被征服的民族进行侵劫与压迫,贼盗、奸宄不断。此外,文化制度建设也较为混乱,社会矛盾繁多,北魏国内各族人民的抵抗从未间断。成熟起来的少年君主随着思维认知能力的提升,执政能力也逐渐成熟起来,在了解北魏政权所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后,已认识到了汉化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对冯太后推行的汉化改革也逐渐认同。第三,孝文帝是冯太后为汉化改革大业着意栽培的继承者,许多汉化政策的商讨与实施,如三长制、均田制等重大政策冯太后都有意让孝文帝参与决策。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孝文帝顺理成章的就接受了“汉化改革”,并认真推行。据《魏书》记载,对于三长制,孝文帝“从之”,并“遣使者行其事”;李安世上书建言均田,孝文帝“深纳之”,“从之”、“遣使者行其事”、“深纳之”,充分表明了孝文帝对于北魏汉化改革已十分认同了。需要指出的是,在“认同”阶段,孝文帝仍生活在冯太后的强势压力下,其汉化改革的言行并不能完全排除“顺从”的可能,但从总体上来说,这一阶段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思想已基本形成,其对汉化的自觉认同应该说占据着主流。

三、内化

冯太后离世后,孝文帝多次表示要仰祗遗命,亦思无怠,会不愆遗命,说明孝文帝对汉化改革的态度已进入“内化”期。第一,将汉化改革提升到关乎本民族兴亡的高度——这与冯太后的汉化改革相比,在改革意义的认识上要深刻得多。孝文帝认为,北魏若想江山永固、繁荣富强,鲜卑族要想持续振兴与不断“进化”,“汉化”是最重要、最关键的途径。孝文帝甚至认为,汉化改革关系到北魏政权的生死存亡,“若永居恒北,值不好文主,卿等子孙,不免面墙也”。第二,孝文帝将汉化改革作为其宏图伟业的核心部分,纳入其价值体系。“直承西晋为水德”,应该说北魏孝文帝有一统华夏的志向,从《魏书》、《北史》、《资治通鉴》等文献中的记载可看出,孝文帝治下的北魏政权,俨然以华夏正统自居。在给北海王详的诏书中,孝文帝说:“江吴窃命,于今十纪,朕必欲荡涤南海,然后言归。”推行汉化政策,获得中原统治地位,让北魏国富民强,是孝文帝实现宏图大志极为重要的关键一步。第三,坚定不移的推动汉化改革。在孝文帝推进汉化改革的进程中,遇到了诸多阻力,尤以鲜卑贵族守旧势力的反对最为激烈,有东阳王等人“改官制服,皆所不愿”,穆泰、陆睿平城叛乱等。不仅如此,北魏的下层民众对汉化改革带来的变化也同样不适应,“魏主欲变易旧风……国人多不悦”。面对重重阻力,孝文帝并没有退却,而是坚定信念,勇往直前,镇压叛乱,越过了千难万阻。种种这些,虽然表明北魏政权内部当时的汉化与不汉化斗争十分激烈,但是更显示了孝文帝对汉化改革矢志不渝的坚定决心。第四,汉化改革的热情高。孝文帝执政期间始终把实现汉化作为奋斗目标,着力于汉化改革事业。若不是已经内化,孝文帝怎可能对汉化改革投入如此深的心力、体力。所有这些已充分说明,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态度已最终确立,汉化改革已入其身心。

参考文献:

[1][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唐]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作者单位:湘潭县一中1423班)

猜你喜欢
态度
态度
一件小事,两种态度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治理雾霾需要鲜明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果敢跳tone的张扬态度
提升秘游逼格态度
重返八十年代复古态度
由“你必须对我态度好一点”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