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经济视角下湘西州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2016-12-12 11:49张正君
中文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务工人员湘西劳务

摘 要: 湘西州经济的迅猛发展离不开劳务经济的贡献,正因为如此作为能够做到劳动力二次分配并且切实提高农民收入的劳务经济才显得尤其重要。但是,现在湘西州的劳务经济发展遇到了瓶颈,要想突破这个困境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因此本文在分析劳务经济瓶颈的基础上结合职业教育给出能够突破此瓶颈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劳务经济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173-02

一直以来在湘西州,劳务输出一直是该地区人民养家糊口的重要方式。可是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趋势放缓,制造业不景气,制造业企业开始大量裁员,这些被裁掉的员工多数是农村输出的劳动人口。湘西州的人民也面临这个问题,如何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给与劳动力一个工作的机会成为湘西州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以湘西州职业教育为研究对象分析促进该地劳动经济繁荣的各项举措。

一、劳务经济的概念与发展困境

1.劳务经济的概念

在我国劳务经济指的是在广大农村的农民从事的非农经济活动,这种活动不包括利用自己的智力、体力所从事的田间劳作。随着交通运输的便捷以及制造业、房地产业的大量需求,大量农民开始利用农闲时间,用自己的智力或者体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并且就统计数据显示该类收入已经成为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由于湘西州处在湖南西北部,农业收入十分有限,因此该地的劳务经济的重要性就对比湖南其他地区更加重要。但是其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已经开始出现发展瓶颈。

2.劳务经济的发展困境

通过农村劳务输出在微观上可以提高农民家庭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民的二次就业,增加了农民对自然灾害的抵抗力。在宏观上,更进一步促进了湘西州经济的发展,为湘西州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农民工自身固有的缺陷导致劳务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该地输出的农民工难以适应经济的更进一步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2.1狭窄的职业空间

劳务输出人口大多数是农民,他们有些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乡,没有从事过种地以外的其他工作,因此其没有技术、知识,且在职业培训时受限于各种先进信息的掌握,培训的接受度也有限。因此在就业时企业往往将其安排在一些技术含量低、只需要重复劳动、报酬低的部门工作。就湘西州来看,该地的农民工,年纪大大多从事建筑行业,年轻人则大多从事电子行业的普工。这些工作的普遍特点就是日复一日的重复相同的工作且报酬低廉。

2.2年龄限制明显

从数据来看,农民工一般40岁之后很难在城市中找到工作,在电子厂一般将员工的年龄限制在38岁,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工作属于精密器械,年龄增大带来的视力减退使得农民工已经不能再胜任本职工作。而在建筑工地的工作需要较强的身体素质,并且处于安全考虑工地也不想招聘年龄大的员工。

2.3配套制度缺失。随着国家改革步伐的推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关注,改革也侧重在保障农民的各项基本生活权益。但是制度目前推进的重点在于留守在农村的60岁以上的老人以及儿童,有些失去土地在城市安家的农民工在取得城市户口、其子女入学教育保障方面还是面临着被差别化对待的风险。城市实行积分入户,对于很多高学历或者技术人才比较有利,对农民工来说条件过于苛刻。

2.4生活质量差。这里所说的生活质量与劳务人员的薪资水平直接相关,大多数在城市长期务工的人员很难在城市买房,一般都处在勉强糊口状态。之所以出现此类问题在于,一方面,社会竞争的残酷,不可否认达尔文的优胜略汰竞争理论依然活跃在生活中,农村打工人员只能从事低技术、低效益的工作。另一方面,农村务工人员的养老压力大于城镇居民,农村务工人员的父辈一般都是农民,年纪大了不能劳作,衣食住行消费完全依赖子女,而城镇居民即使是下岗工人一般都有补贴,老人满足自身生活需要完全可以。

二、劳务经济发展出现困境的原因

1.学历水平低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学历水平一般都是小学或者初中,就湘西州的现状来看,高中学历的就业率高于初中或者小学学历的农民工12%左右,其薪资水平高于初中或者小学学历的农民工17.5%左右。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英语作为一种技术使用语言已经不可或缺,很对机器零件标注说明书是英语,因此农民工从普工进一步上升到技术工人就需要掌握某种器械的操作,但是,由于学历水平限制,农村地区初中的英语教育还远远不能满足此类操作说明书的阅读。因此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方式就局限于一些初级的劳动市场,并且从事的工作也是收入低,一般工作时间都超过10小时,工资的提升依赖于延长工作时间。在湘西州地区中的贫困地区由于不认识字,甚至连基本的外出务工都不能达到,这些没有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也更加需要职业培训进行素质提高。

2.职业技能缺乏

在湘西州劳务人员的调查发现,只有不到12%的外出务工人员接触过职业培训,由于技能的缺乏他们一般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操作劳动,而技术培训后的农村务工人员要么成为了技术员要门成为了管理人员,晋升空间远远大于普通的劳务人员。可见在劳务输出中给予务工人员技术培训尤为重要,并且从务工人员自身来说只有其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劳务派遣工人,其各项保险收入才能够落实,退休后的工资待遇才能够保障,且掌握技术后工资水平起点高,后期涨工资有保障才能够让外出务工人员在城市站稳脚跟。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湘西州经济的发展,就必须提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学历并提高技术素质。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湘西州农民非农就业,才能将湘西州的劳务输出从单纯的体力输出变成技术与智力输出。

三、发展湘西州职业教育的对策

1.改变教育观念,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

改变教育观念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作为农村劳动者,大部分宁可出卖体力也不参加技术培训,认为这样的技术培训没有用,与其浪费时间参加培训不如将时间用在工作多挣钱。这种短视在小农经济思想中最常见,持有此类观点的人一般只关注可以切实得到的利益,因此,在开展职业教育时一定要首先纠正农民的此类偏见,可以在教育工作前摆明事实予以说服。

另一方面,作为职业教育的发起者政府或者职业教育学校,一定要有大局观,劳务经济主体的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关系到农民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也进一步关系着整个湘西州地区的经济发展。只有把职业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部分,踏踏实实将职业教育进行到底,才能够改善职业教育在农民心目中的印象,更加被农民接受。要与时俱进,将职业教育融入经济发展,农民之所以认为职业教育华而不实就在于职业教育很多时候都是“马后炮”。当一个职业出现高薪、需求旺盛,往往就会出现扎堆的该类技术的职业教育,但是这种职业教育往往在培训结束后已经过时,因此职业教育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搭建多层次培训网

之所以要构建多层次的培训网络主要是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接受职业教育的劳务人员学历层次不同,甚至由于年纪不同其所接受的教育遗忘程度也不同,一个接受过80年代初中教育的劳务人员与一个接受00年代教育的劳务人员对于一些新兴事物的接受程度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从而使得教育目标更加有效率的达成。另一方面,为了更加有效地使得劳务人员适应城市务工环境,其不能仅仅只掌握一门技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培训学生掌握两到三种技术种类,这样更加有利于劳务人员应对由于技术单一或者某一技术落后所带来的失业风险。

3.教学内容按需分配

就湘西州而言,劳务经济不仅仅针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只不过其比较典型,还有其他形式的劳务经济主体,例如创新创业人员,进程从事服务业的人员。这些人员对于培训的需求大不相同。因此在开展职业教育时要做到按需分配。针对留守农村的专注于农业创新生产的,需要对他们开展养殖业或者种植业的培训,给予养殖业与种植业最新技术支持。对于外出打工人员,根据其所从事的行业不同有针对性的给予培训,服务业中如针对厨师的厨艺培训,针对保姆的家政培训等。对于从事产品交易的创业人员,要有针对性的给予其营销以及简单的会计培训,避免其创业过程中无意作出逃税行为。

结语

总而言之,在劳务输出方面必须结合职业教育,只有这样农村劳动人口才能更快做到走出去,扎稳根。湘西州的政府部门与职业教育部门必须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职业培训对于农民个人的益处,在资金与资源上给与职业教育支持,促进现有的职业教育改革。将职业教育不仅仅作为一项技术培训,而是一种义务教育,不仅仅针对初高中学生还有各个年龄段的农民工。只有搞好劳务经济下的职业教育,使得两者相互促进,才能使湘西州的经济获得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格娥,杨政宇,邹波. 劳务经济视角下民族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J]. 教育与职业,2013,09:14-17.

[2]周全德,冯庆林. 职业教育:河南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以尉氏、淮滨等县为例[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01:90-93.

[3]李娟娟. 论农村职业教育与劳务经济关系[J]. 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06:225.

[4]李纯.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以新疆克州阿克陶县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05:199-202.

[5]雷世平,姜群英. 试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服务的内涵、对象与内容[J]. 职教论坛,2014,13:54-57.

[6]袁媛,白景永. 东盟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特点及其启示[J]. 继续教育研究,2012,03:166-169.

[7]付春雨. 劳务经济的发展对策探析[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5:58-60.

作者简介:张正君,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教师,1973年出生,湖南泸溪人,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务工人员湘西劳务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欢乐湘西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湘西 国画
广电媒体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关爱报道”的探讨
上半年全省实现劳务收入同比增长23%
湘西芷江洽降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