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导致学生语文学习困难的角度看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2016-12-12 12:13刘金珍
中文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两极分化一节课教学活动

刘金珍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205-01

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素质。语文作为母语,是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但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由于多种原因,教师的行为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学生学习困难。如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时语速过快

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常常会遇到这种苦恼:教师尽管付出了很多,但差生面越来越大,甚至有的孩子语文学业成绩只有二三十分甚至十几分,两极分化严重。究其原因,原来教师在授课或组织教学活动时语速度过快,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的时空较少,教师拽着学生往前跑。学习基础好的还能紧跟着教师的思路去完成学习任务,但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跟不上教师的思路,时间一长,积淀的问题就多,学习就成为学生的负担,课堂上如听天书,时间长了索性就放弃学习,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导致两极分化。这就要求教师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控制语速,让他们听清楚该干什么,同时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交流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前忽视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

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味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缺乏对学清把握,在学习活动之前未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如这一节课要达到怎样的目标,通过什么方式实现这一目标。有的教师只出示大目标—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但是没有具体到这一节课到底应该达到什么程度。如某位教师提出“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叙述能力”。但未具体到如:“声音清楚、语言正确、叙事能力完整”等方面,缺乏具体目标的统帅,就像放风筝:目标是轴线,学生的活动风筝,风筝翱翔再高、再远,都受轴线控制,离开轴线的控制,风筝就胡乱漂泊。由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调控,后面的活动就无法开展,教师对学生的叙述能力的训练指导也就成为空话。久而久之非但学生的成绩提高不了,反而愈学愈差,造成学困生面更大。因此教师要研究学清、教材、教法,课前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的放矢,效果也许会更好。

三、对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把握不准

教师的教学应该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进行,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对教材的把握、方法等重视不够。如一位教师在教《石壕吏》时给出了“通过学习了解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一目标,由于学生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现状等问题了解不够,教师只站在自己的认知角度考虑,未顾及学生的现有水平,这样的目标就显得有些好高骛远,学生很难把握,学习活动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教师要认真研究学情,在现有的基础上设计切合学生实际的目标,让他们跳一跳就能够得着,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在轻松愉悦中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

制定科学的、切合学生实际的课堂学习目标是保证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但是有些教师往往忽略这个最基本的要求,预设的单元、课时目标过大、过难。非但不能达到,反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古人讲:“欲速则不达”,所以目标的预设一定要切合实际,如有位教师在教《曹刿论战》时设计了以下目标:1、了解曹刿取胜的原因;2、掌握古文句式;3、了解曹刿的爱国思想。而对于熟读课文、翻译、字词等基础的东西一字未提。教师组织学生架空分析、理解,其结果,学生课文读不通、字音不准、古今词义差异把握不准,连基本的维度目标都达不到,还谈什么其它。这样的目标预设就是脱离学生实际。目标设计过难、不切合学生的学情,学生也无法完成这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如果教师把大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细化到每一节课当中去,确保每节课集中完成一至两个小目标,降低难度,学生通过小组之间有效的合作、探究,实现学习目标,学生学起来就不怎么费劲了,学习的积极性高了,效果自然不同了。

四、没有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有些教师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搞一刀切,对所有学生平均用力,结果出现了“吃不饱”、“吃不了”的问题,导致两极分化严重,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特别在教学课堂练习时一定要这样,否则,学生学得吃力,教师教的费劲,重点、难点得不到解决,目标也很难实现,课堂效率自然会越来越低。

五、缺乏对教学环节之间联系的有效掌控

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要实现高效课堂、杜绝两极分化,必须要很好的驾驭课堂,对随时出现的问题作出快速反应,适时调整,不能过分依赖预设的导学案,应随着课堂的变化而变化,从学生的反馈信息来思考下一步的教学策略,比如你设计这节课要完成三维目标的第二个(过程与方法)度,但课堂活动时发现维度一(知识与能力)有问题,那就要及时调整思路、改变策略,如组织学生先解决维度一方面存在的问题,强化训练,巩固提高,在解决好维度一的基础上再去解决维度二的问题,否则,就会产生囫囵吞枣、夹生饭现象,时间长了,学生积淀的问题多了,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尤其对学困生而言则是雪上加霜,导致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这也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所以,解决好以上问题,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杜绝两极分化现象。

猜你喜欢
两极分化一节课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农村八年级学生学习英语两极分化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托马斯的一节课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农村初中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
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及应对策略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