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2A型微机母线保护装置电流不平衡引发的“CT”断线问题

2016-12-12 13:47王智超
中文信息 2016年10期

摘 要: 某厂母线保护采用的是BP—2A型微机母线保护装置,在多年的运行过程中,发现许多问题,由于本厂BP—2A型微机母线保护软件版本过于陈旧,当系统电流不平衡时BP-2A母差保护发“CT”断线信号,此时会闭锁母差保护,由于该厂及相邻变电站的不平衡负荷较多,导致该信号频繁发出,严重威胁BP-2A母差保护的正确运行。咨询了解到经过软件升级后可解决此问题,以便母线保护能更好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CT断线 母差保护 不平衡电流

中图分类号:TM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286-02

引言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对安全和系统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母线保护,要求能快速、可靠地切除故障母线上所有联接的开关和母联开关,且非故障母线仍能正常运行。某厂出线接线方式为双母带旁路接线方式,母线保护采用BP—2A型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次装置采用国际首创的复式比率差动原理,辅助功能完善,运行稳定,可靠性高,经济性较好,差动保护灵敏度和可靠高。由于BP—2A型微机母线保护软件版本过于陈旧,当系统电流不平衡时BP-2A母差保护发“CT”断线信号,此时会闭锁母差保护,该厂及相邻变电站的不平衡负荷较多,导致该信号频繁发出,严重威胁BP-2A母差保护的正确运行。与厂家咨询后,了解到经过软件升级后可解决此问题,以便母线保护能更好的稳定运行。

三、BP—2A型微机母线保护装置CT断线原判据

1.大差电流越限判据:判别大差电流是否超过CT断线门槛定值,当大差电流大于门槛定值时,经延时判定为CT断线;

2.母联电流不平衡判据:检测母联电流,当发生一相或两相无流,而其余相有流时,经延时判定为CT断线。

四、解决方法

针对于系统电流只要不平衡时BP-2A母差保护发“CT”断线信号,此时会闭锁母差保护,严重威胁BP-2A母差保护的正确运行这一问题。与厂家咨询后,了解到经过软件升级后可解决此问题,以便母线保护能更好的稳定运行。

软件升级后BP—2A型微机母线保护装置CT断线判据:

1.检查母联的三相电流,当发生一相或两相电流小于无流门槛,而其余相电流大于有流门槛时,认为三相电流不平衡;这时再判无流相的I母小差是否有流,若该相差流有流,经延时判定为CT断线。

2.这样若是因负荷情况引起的母联三相不平衡,小差电流三相应没有,装置不会判为CT断线。

五、软件升级后的试验

1.用模拟量检验:当差电流越限且母线电压正常时经9S报“CT”断线,闭锁差动保护,并告警。

2.模拟母线区外故障,短接单元1的Ⅰ母刀闸位置及单元2的Ⅱ母刀闸位置接点。将单元2TA与母联TA同极性串联,再与单元1TA反极性串联,模拟母线区外故障。通入大于差流起动高定值的电流,保护不动作。

3.模拟Ⅰ母区内故障:模拟I母线区内故障:短接单元1 ~单元11的Ⅰ母刀闸位置;短接单元12~单元23的Ⅱ母刀闸位置;将单元1TA、母联TA和单元12TA同极性串联,通入大于差流起动高定值的电流,模拟I母故障,I母差动保护动作。装置面板差动信号板上“跳Ⅰ母”(或差动动作Ⅰ)灯点亮。检查单元1~单元11及母联断路器的跳闸接点导通;单元12~单元23的跳闸接点不通。

4.模拟Ⅱ母区内故障:模拟II母线区内故障:短接单元1~单元11的Ⅰ母刀闸位置;短接单元11~单元23的Ⅱ母刀闸位置;将单元1TA和单元12TA同极性串联,再与母联TA反极性串联,通入大于差流起动高定值的电流,模拟II母故障,Ⅱ母差动保护动作。装置面板差动信号板上“跳Ⅱ母” (或差动动作II)灯点亮。检查单元1 ~单元11的跳闸接点不通;单元12~单元23及母联断路器的跳闸接点导通。

六、结束语

通过试验证明,当电流不平衡时BP-2A母差保护频繁发出 “CT”断线信号的问题已经解决,此后对BP—2A型微机母线保护装置进行一周的运行观察,期间系统负荷仍旧不断变化,但是BP-2A母差保护“CT”断线信号没有在因负荷不平衡而发出,彻底解决了此问题,使母线保护能更好的稳定运行。

作者简介:王智超:男,(1983-),山东招远人,助理工程师,长期从事火电厂继电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