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饶河县农村党组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2016-12-12 14:45郅友玲
中文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党建对策农村

郅友玲

摘 要: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领导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职责。农村党组织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固及农村改革发展的大局。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把农村党建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课题。

关键词:农村 党建 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366-02

2016年1月初开始,我对饶河县农村党建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如何做好、做活基层党建工作有了深刻的理解。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村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饶河县共有9个乡镇党委,79个农村党支部,基本情况如下:

1.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基本情况

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45岁,35岁及以下10人,60岁以上3人;村党支部书记29岁以下0人, 30—39岁21人,40—49岁34人,50—59岁21人,年龄最大的64岁,最小的30岁。初中及以下学历50人,高中(中专)学历17人,大专学历11人,本科学历1人。全县村党支部委员(含书记)共249名,平均年龄43岁,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有197人,高中(中专)学历的有37人,大专以上学历的15人,少数民族13人。

2.农村党员队伍基本情况:全县共有农村党员1723名,其中35岁以下278人,36—60岁的1121人,60岁以上的324人;其中研究生1人,本科19人,专科31人,中专60人,高中259 人,初中及以下1353人;流动党员47人。

二、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饶河县认真按照省、市的总体部署,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为加快推动饶河县域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1.落实责任抓党建。饶河县始终把农村党建作为全县重点工作,严格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责任,做到了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等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同考核。年初以来,先后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和推进落实基层党建工作。成立了全县加强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和10个专项督查组,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逐级签订了责任状,将村、党支部书记全部纳入县级统一考核管理。

2.分类指导促党建。饶河县以软弱涣散农村党组织整顿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分类指导,推进整顿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县党政班子成员带头包保整顿,从优秀机关干部、企业家中抽调精干力量向各村选派了“第一书记”和“名誉村主任”,并注意发挥他们在争取政策、招引项目和对接市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向软弱涣散村选派了“第一书记”。“第一书记”和“名誉村主任”在促进基层班子团结、落实各项制度和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打造服务型党组织。依托县委党校和县、乡两级的农民党校、技校、对40名农村后备干部和党员干部进行了集中培训,选派党员干部赴哈尔滨、大庆、牡丹江等地区进行了考察学习,举办了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培训班,增强了农村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本领。深入实施“边关堡垒”党建工程,持续开展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建立了县处级干部和各单位包扶乡村、社区制度,大力推行网格化、信息化服务,1500多名党员走进了乡村和社区。县处级干部带头包保推进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带动各级党员干部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强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项目建设、口岸外经贸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发展、黑蜂和特色产业发展、“美丽饶河”建设、农业结构调整、民生事业改善、安全信访稳定、党的建设等重点工作实现强势突破。

4.落实基层激励保障机制。我县将50万元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专项补充资金和70万元基层党建工作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并已足额拨付到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年平均工资已从10000元提高到18000元,将根据绩效考核情况于年末兑现。正在重建和改建村级活动场所4个,对其它已经建成的村级活动场所配套设施进行了全面完善,新建设完成了4个村室外活动广场,化解村级债务219万元,占全县村级债务总额的8%。

三、我县农村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有的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好,相当一部分农村党组织软弱涣散。

1.农村党组织带头人致富带富能力较弱。饶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与发达县区周边县区相比,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依然不高,还有许多贫困弱势群众,如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是当前农村党组织的首要任务。我县农村党组织带头人思想还不够解放,没有创新意识,有部分村支书只顾自己的致富,而不能带动全村走向致富路。

2.农村党组织领导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不够高,履职不到位,农村党组织后继乏人,成为制约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瓶颈。2014年全县村党支部换届后,全县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45.1岁,35周岁以下10人,占总数的13%,中专以上学历20人,占总数的25%。村级干部年龄结构老化、学历不高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农村党支部书记不懂党建、不抓党建,不是个别现象;有的村干部服务群众意识不强,素质和能力亟待提高,引领发展和带头致富作用不突出。

3.基层基础保障薄弱。79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目前各项设施配套、能够达到经常和正常使用的寥寥无几,其他村有的严重破损,没有维修价值,需要重新改造升级;大多数活动场所没有办公和会议桌椅,有的连村两委标牌都没有,院内杂草丛生,垃圾满地。基层党组织没钱办事、没资源服务的问题比较突出。,另外,农田路、水利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有的村饮用水和道路出行问题还没有解决。

4.日常管理工作还不规范。有的党组织纪律松懈,组织生活开展不经常、不规范,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不严,有时想要开个会、搞个活动都很难组织起来。有的党员党性观念淡薄,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还不如一般群众。有的村务、事务、财务管理不规范、不公开,有的村两委班子决策不民主,不按程序办事,暗箱操作,偏亲向友,甚至违法违纪,损害集体和群众利益。

四、做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1.选好管好用好带头人。在选拔村党支部书记时应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选择政治素质强、群众关念强、服务意识强、带富能力强,有公道之心和奉献精神的人担任。在坚持政治素质标准的前提下,打破身份、籍贯等条条框框的限制,积极探索"海选"、"两推一选"、公开招考、聘任制等方式,面向本村、本镇、本县,面向社会选拔,真正让政治过硬、能力较强、群众公认、作风扎实的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对那些确实没有合适人选的村,可以从乡镇机关和县直单位选派能力强、头脑灵活、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党员干部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或由乡镇领导干部兼任,也可以引导和选派优秀大学生担任和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或聘任。

要加大包扶力度,帮助带头人理清发展思路,抢抓全省深入实施“五大规划”、发展“十大重点产业”、建设“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契机,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方向。要在政策、融资、信息、法律、培训等方面,倾力支持带头人领办或采取股份合作等形式,围绕县域商贸、旅游、绿色有机的农副产品加工和营养保健的山特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发展上项目,逐步建设覆盖所有行政村的电子商务平台,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要认真落实党员干部为城乡群众办事全程代理服务制度,引导农村党组织带头人真心服务群众。

应建立村支书定期培训机制。利用农闲时候依托县委党校和农村干部学校对村支书进行培训。要结合实际需要学习党的政策方针、致富经验、法律法规等,培训不要流于形式,让村支书真正能学到东西,并指导实践。培训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本县,可以走出去开拓视野,学习全国先进村镇典型的成功经验。

为了调动支部书记工作的积极性,可以制定相关标准,每年对全县农村进行拉练评比,选出十佳乡村和十佳村支部书记进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以此来促进基层党建和农村发展。

2.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要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凡是村级重大事务和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应该按照“四议两公开”的工作法决策、实施。比如:新农村建设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村集体土地的承包、租赁情况;集体资产购建与处理;村级建设规划、土地征用及补偿分配、宅基地审报;计划生育、农村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和制度的落实等。

3.强化基础保障。基层组织运转经费,活动阵地、基层干部报酬和基层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要在纳入县财政预算的基础上,各级党组织、部门也要加大对农村党建的投入和支持,建立稳定的经费增长机制,全力解决基层党建经费不足的问题,形成常态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要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组织员队伍,可以整合利用乡镇现有人员,常年保证有专人抓党务,真正把农村党员发展、流动党员管理、民主评议党员、支部组织生活等一些基础工作抓扎实、抓到位。

4.加强教育管理,增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党员队伍的素质能力,决定着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要抓好发展党员进出口工作。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坚持新时期党员标准,严格程序,认真落实“四项制度”,切实把好党员队伍“入口关”。重点抓好在优秀青年、致富能手、后备干部、妇女中的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力量,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加强对基层发展党员工作的跟踪管理,坚决杜绝出现连续数年不发展党员的农村党支部。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保持一定数量的入党积极分子常数,确保发展党员工作“长流水不断线”。建立健全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监督的各项制度,构建农村党员干部管理新机制。积极探索基层党员干部制度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各种有效的监督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基层党员加强管理、分类指导,充分发挥作用。对无职党员,通过合理设岗、强化教育、积极引导,发挥“双带”作用;对能人党员要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对老党员要通过成立各类监督小组,发挥监督反馈、参谋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党建对策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