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低碳,可持续发展

2016-12-12 04:09朱华欣毛小越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低碳经济

朱华欣 毛小越

摘 要:低碳设计是未来艺术设计的主流趋势,从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以浅显易懂的设计实例阐述了低碳设计的重要性,提出低碳的生活理念及设计观点。

关键词:低碳设计;碳排量;低碳经济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2015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工作室制”的艺术设计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422 鄂教高函[2016]1号]

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口的急剧增长,人们对于环境的破坏和能源的消耗越来越严重,环境的污染以及能源的告急,给人类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更大的挑战。在人类设计的发展史中,每个不同的时代都对应着各自不同的设计责任和设计理念。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到环境能源及碳排量的问题,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环境及资源的承载能力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重要性,即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方式对传统的设计生产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追求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市场中设计师们瞩目的低碳设计理念。人们对低碳设计产生了更多的需求,这些需求促使设计师及设计工作者们更多地考虑节能以及绿色能源的产品,并朝着这个方向去探索。那么何为低碳设计呢?

低碳设计是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强调提高可再生能源技术,节约能源技术,以及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它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朝着高效能、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发展。低碳设计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后对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产生的一种反思,设计师们道德及社会责任心的返璞回归。

现今这个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从设计师到普通消费者,其实每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去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低碳设计其实贯穿着一个产品的设计、生产及使用的整个过程,减少碳的排放量是我们目前面对的最实际和最刻不容缓的事情。对于设计者而言,任何的设计都应该秉承这样的设计理念,将低碳融入设计。低碳设计不是一种风格或者一个流派,就目前来讲,低碳与设计的关系,就应该像产品和功能的关系一样。一个产品必须有其功能,同样的一个设计必须是低碳环保的设计。

低碳设计所涉及的面极其广泛,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为目的而产生的,因而对生态环境的考虑和对生态哲学及美学思想的融入是低碳设计的生命力之一。以产品为例,低碳设计的思想贯穿于整个设计的过程中,从最初设计概念的提出、设计方案的确定、产品材料及工艺的选择、产品生产到销售,再到消费者的使用和回收的过程都应考虑在内。这就要求设计师及设计工作者具备全面的设计素养,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涉及的绿色技术和生态经济等学科,也让我们看到能源节约工艺、资源节约工艺、降低污染的加工技术、净化环境的加工技术等,以及在生态系统承载范围内的经济发展,都是低碳设计所涉及的范畴。

一、低碳设计的规律

在以生产制造业和重工业为经济支柱的发展时期,我们看到传统的设计存在着高碳等主要问题。传统的设计往往过多追求物体的装饰,从而造成过度设计导致材料的大量浪费,而且大多的设计技术含量偏低,加速了更新换代这样的高碳行为;另一方面,在设计过程中基本没有考虑到废物循环再利用之后的问题。这些存在着的问题就导致了传统设计的高碳排放量。为了解决传统设计存在的高碳问题,低碳设计往往有以下规律:

(一)优化改良性设计

低碳设计通常是针对传统设计的一些优化性设计。设计并开发一个新的设计所需的成本及所造成的碳排量远远高于改良一个原有的设计,因而改良设计是非常高效和必要的。这就需要设计者在材料、功能、结构、生产工艺等各个方面进行优化,以达到降低碳排量的目的。

我们平时生活中常见的卫生纸的低碳设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日常使用的卫生纸是卷筒状的,这种形状非常适合我们拉拽使用;但是往往这种顺畅的使用方式,却很少有人会去考虑卫生纸使用量的问题。这种设计无形中会让我们产生很大的浪费,而日本建筑师坂茂重新设计的卫生纸将中间的纸管设计成了方形。这样卫生纸也是以这种四方形被卷上去,在使用的过程中,方形的阻力会让人使用起来不那么顺畅,从而通过这种方式提醒人们节约用纸,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二)适度性设计

设计是要满足人的需要,而过度设计则是通过过度的装饰及包装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而这本是不必要的。过度设计不仅浪费材料和资源,还造成运输、生产、销售及回收等各个方面的高碳问题。这个问题也不容小觑,要解决这个问题,低碳设计就应该有清晰明确的设计定位,设计的功能要满足人的正常需求,摒弃一切过度的装饰及包装,达到既有针对性又简洁的设计目标。

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密斯凡德罗有句设计名言:少即是多。他反对繁琐复杂的装饰,强调简洁明快的设计。著名工业设计师伊夫贝哈尔为彪马公司设计了一款名为聪明的小口袋的产品,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手提袋代替传统的纸盒包装。这种设计同样保证了鞋子不受损坏,而且大大减少了用纸量,节约了生产材料,减轻了运输重量,节约了储存空间。

(三)非物质设计

生活在今天这个信息化、数字化和服务型的社会中,人们越来越理解非物质的深刻含义,并认识到非物质设计的重要意义。非物质设计并不是简单地指没有物质作为基础的设计,正如西方历史学家汤比因所说,非物质设计是指设计中的非物质设计的部分,非物质的设计往往要借助实际的物质化产品来实现其功能。这样来看,这两者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支撑的。

电子书就是典型的产品非物质化的设计。传统的图书是纸质装订而成,会消耗大量木材,而且在制造和生产中会造成大量的碳排量。电子书不但不需要木材,这个原材料也无需传统工艺进行加工。电子书同样起到了纸质书所应有的功能,并同时节约了资源,降低了碳排量。

非物质设计也是将来设计发展的新趋势,它从源头上减少了实体产品,从而达到降低能耗及碳排量的目的。

二、低碳理念造就设计观

和大多数学习一样,兴趣其实是最好的老师。设计跟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每天都在生活中做着设计的工作,例如穿衣如何搭配才更好看、家具如何摆放在房间里才舒适,等等。这样看来,仿佛人人都是设计师,因为设计的能力和对美的感受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但是要做好设计、特别是低碳设计,就不是人人都能够胜任的了。对于设计师来说,要让低碳设计成为一种习惯,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低碳的观念。举例分析:日本的设计无疑是领先的,当然低碳设计也不例外,这跟他们国家的客观因素是分不开的。日本是个岛国,国土面积有限,资源也有限,在他们的观念里,节约资源成为了一种常态,低碳环保成了他们的习惯,其实这是国家价值观的一种集体认同或者说是一种共鸣。而我们要做的正是要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一点,让更多的人产生这样一种共鸣。低碳设计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产品设计、视觉传达、城市环境设施、展示、建筑设计,等等。低碳设计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并引导着低碳的生活方式。低碳设计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低碳设计又是具有人文关怀的设计活动。因为其根本目的是为人的生存创造更好的环境,其价值就是给人的生活带来更舒适的享受。从艺术设计的角度来看,低碳设计是要从设计的根本上解决问题,即把低碳的理念,植根到设计者的思想中,特别是在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高校中,更应该提倡和大力发展低碳设计教育。在深入地理解了低碳设计之后,还要深入地去分析。每一个好的设计,它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一定是设计者通过细微的观察对具体问题的深入分析而产生的一种解决方案。我们说每一个设计背后都对应着具体的事,也就是说要对这个事有深入地分析、有独到地见解,并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所达成的一项成果。总的来说,低碳设计要从生活中入手,要让普通大众养成节俭、环保的意识。作为设计师,则要以兴趣为引导来做设计,并能对好的、低碳的设计产生共鸣,继而深刻地去理解并深入地去分析具体的事,最终设计出好的产品。

三、专业设计前景分析、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设计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国内设计专业大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极其迅猛,虽然专业院校设计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并且缺乏整套系统的理论支撑,但是设计从业者及教育者都具有极高的热情。未来30年内,中国产业结构将面临调整和重组。放眼未来,低碳与发展是可以画等号的。低碳设计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手段,正确地认识低碳设计和低碳技术的创新将有助于构建低碳创新经济体系,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在产品设计方面,低碳的思想应该贯穿于产品整个生命的周期,从设计概念、设计方案、材料选择、加工生产、包装运输、流通销售、使用维护,到回收处置的整个过程。所谓的低碳产品就是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所产生和排放的碳含量较低。在产品设计的调研中发现,目前中国大多的设计公司仍存在着模仿抄袭的弊病,自主研发原创设计的意识很淡薄。这与国内大的发展环境是分不开的。目前的工业设计或产品设计公司多以盈利为主,在抄袭的基础上做一些改良设计并快速推向市场。这种做法其实是对设计的不负责任,对企业来说也是自杀式的行为。

毫无疑问,低碳设计将是未来艺术设计的主导趋势,低碳设计引导的价值观造就的低碳生活将是人们全新的生活方式。在艺术设计的大门类中,低碳设计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看到低碳生活的前景中,人人有责任,人人都是主体。低碳的价值理念应该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让我们一起努力携手共建,共创低碳社会!

参考文献:

[1]许彧青.绿色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2]钟蕾,李洋.低碳设计[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朱华欣,荆楚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擅长美术基础教研及水彩画创作表现,主攻方向为造型基础设计。

毛小越,荆楚理工学院2014级工业设计专业学生。

猜你喜欢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的理论的基础及经济学价值研究
基于新能源视角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