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心教育”引领学校创新发展

2016-12-13 10:30李金初
教育家 2016年40期
关键词:建华教室中心

“人生中心教育”引领学校创新发展

>>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董事长 李金初

创建“培养-研究型”新学校

“培养—研究型”学校不仅要完成“培养”任务,而且要承担教育“研究”任务。教育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象牙塔的高等教育机构或研究机构,基础学校、至少是部分优秀基础学校可以承担,也更应该承担。这是优秀学校成长的方向,是一种未来型学校。

创造第四类产权的新型民办学校

产权可分为四类:私有、公有(国家或集体所有)、混合所有、社会公共所有。

建华学校选择社会公共所有,作用在于不能有人因占有学校资产权而对学校办学有决策权,以便学校的办学权、领导权永远掌握在教育专家手中,为打造世界优质名校奠定坚实的产权基础——从现在起,就必须为百年发展着想。

创建人生中心教育新理论

突破传统局限,革新教育理论突破中外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学科为中心”“能力为中心”、“活动为中心”“社会为中心”等教育哲学的局限,创造以“人生为中心”的教育哲学、理论、课程、实践,全面革新教育理论。

教育的独特功能是实现和完善人的社会化,准备人生、实现人生、完善人生。

教育与人生的关系是教育所有的一切关系中最具本源性和根本性的关系。因此,教育应以人生为中心构建和实施,这就是人生中心教育。任何人的一生,有且仅有三项内容:做人、做事、生活。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事、教人生活。教育的最高目的是使受教育者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最终实现美好人生。

人生中心教育全课程体系 从功能纬度看,分为做人课程、做事课程和生活课程;从空间纬度看,分为学校空间课程、自然空间课程、社会空间课程和心理空间课程;从时间纬度看,根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确定基础教育年段(12年或者15年)。

创建人生中心教育全课程

人生中心教育全课程是人生中心教育理论落地的最重要产品之一,主要包含两大项: 课程体系和课程文本, 要求具有五大优质品性: 人性、道德性、科学性、生态性和实

效性。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根本、源点在于“自创性”,即自主、劳动、创造。美好人生基本素养,包括优秀人格基本素养、成功能力基本素养和幸福心境基本素养。

建华学校组织有百余人的课程研发团队,依据人生中心教育的理论研发课程,5年来已收获数百万字、几十种、百余分册的中、小学校本课程《读本》。《读本》具有丰富性、可读性、疑问性与开放性。

创建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空间——教室革命

教室是为学生获取、选择、应用和生成信息的功能空间,并具有生活性和社区性意义。

为实现教室功能的转变,建华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如在教室中建“微型图书馆”;使用笔记本电脑并以宽带联通因特网,方便广泛使用全球信息资源,使教室成为“无围墙的学校”;建立学科实验条件,使许多信息在现场实验生成;探索方便学生讨论与交流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对话与交流中不仅交换信息,辨析信息,而且爆发火花,生成信息。

探索中国基础教育新学制

结构决定功能,将基础教育“6-3-3”学制重新组合,可以产生出奇的教育效果。近几年建华学校首创了中国的七年制中学,中小学“5-3-4”学制已在建华学校实验5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构建网络空间条件下课程存在新形态和课程实现新方式

建设互联网+学习系统,包括泛在互动学习系统、数字学习资源系统和高效教学管理系统。建设智能学科教室,优化学习空间科学,实现单一教授功能向多功能教室转化,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室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室转化。

课程方式大变革:创建人生中心教育新课堂

在一般课堂科学与效率基础上,突出8个特征: 自由、民主、主体、活力、思考、智慧、生长、哲理。显然,这都是“过程特征”。重视“过程”“活动”与“完整”, 是人生中心教育课程在实现中的重大特点。

建设能研究、能实践的新型教师队伍

打造“实践-研究”型教师队伍。这是一支会研究、会创造的队伍,学校会因此成为“培养—研究型”学校,这是优质名校应该走上的水平高位。研究,应成为教师工作的新常态。

以世界为课堂,大力发展国际合作办学

国际视野,是当代优质学校的必备品质;国际合作,是优质学校走向卓越的必然之路。要接纳世界,更要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建华教室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313”教室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米沙在书里
可怕的事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