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种“社会学的想象力”

2016-12-13 16:17常利兵
文史月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米尔斯社会学心智

常利兵

美国著名的批判社会学家米尔斯(C.Wright Mills)在其主要代表作《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开篇即言:现在,人们经常觉得他们的私人生活充满了一系列陷阱。他们感到在日常世界中,战胜不了自己的困扰,而这种感觉往往是相当正确的:普通人所直接了解及努力完成之事总是由他个人生活的轨道界定;他们的视野和权力要受工作、家庭与邻里的具体背景的限制;处于其他环境时,他们则成了旁观者,间接感受他人。他们对超越其切身所处环境的进取心与威胁越了解——不管这种认识多模糊——就觉得似乎更深。可以说,这也是米尔斯在对现代工业社会中人们的生存状态给出了一种颇具反讽和批判的警醒。接着,他又指出,造成现代人跌入陷阱感觉的原因往往是那些社会变革进程中一般的结构性问题,而不是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由个人性因素所致。所以,人们只有将个人的生活经验与社会历史相互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理解其处境。

然而,要成功达到这一目的,并非易事。因为生活中每个人太习惯于局限在自己的视野,并受种种习俗、偏见乃至信仰的束缚,于是就容易缺乏一种对过去与现在、自我与他者、个人与社会、内在与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成的认知和判断。尤其是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中,这些社会事实和关系网络愈发复杂多样,面对如此情境,只是依赖所谓的经验性常识,似乎远远不够的。更需要一种超越常识之上的知识来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世界。在米尔斯看来,这就是要给予人们一种“社会学的想象力”,即是一种心智的品质,它可以帮助人们利用信息以增进理性判断力,进而理解世事变故,不再局限于个人性的焦虑不安,而是积极地参与到公共生活当中。

这一“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心智,主要体现为一种思想性的整体观。通俗点说,就是指每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变革中,才能理解自己的生活经历并掌握自身的命运,只有通晓自己所身处的环境中所有个人的生活机遇,也才能明了自己的生活机遇。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培养“社会学的想象力”本质上就是一个由常识到知识的心智成长过程。很显然,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正需要用这样的新思维方式来反思和感受个人与时代何以会发展至此。

猜你喜欢
米尔斯社会学心智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意外遇见社会学
《淘气二人组》(二)
淘气二人组
运动员心智游移特点研究:来自静息态和任务态思维取样的证据
让学生的基础心智在课堂中成长
大学生心智的二次构建
5%的水下奇迹
孤独会加速老年人的心智衰退
意外遇见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