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海浮沉 各领风骚

2016-12-14 06:34丰华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6年19期
关键词:国际品牌镜架新品

文/丰华

镜海浮沉 各领风骚

文/丰华

每年的北京眼镜展是行业的一大盛事,对于身为中国眼镜行业专业媒体代表的我们来说,这也是一年中最忙的时段之一。不同于品牌商发布新品、联系客户、扩大自身影响力的参展目的,也不同于零售商采购新品、了解流行趋势和市场行情的观展期望,作为专业媒体记者,我们既要有参与者的专业精神,又要有旁观者的客观态度,在为期3天的展会上尽量挖掘到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以飨读者。

惊变

一个知名品牌一定有其与众不同的品牌特质,无论是设计、材质还是图案的运用,换句话说,就是要有足够的品牌辨识度。但今年一些设计师品牌“画风大变”,着实让人吃惊。拥有上百年历史的美国家族品牌MOSCOT,以手造眼镜起家,以板料见长,近几年更是在Johnny Depp和余文乐等一众明星的引领下倍受年轻人的追捧。不过,金属制的MOSCOT新品眼镜,看上去总有几分“庶子”的感觉。还有以薄钢架闻名的德国品牌ByWP,也开始转投板材的怀抱……不知道没有Thom Browne标志性的红白蓝和四条杠,MOSCOT的金属架和ByWP的板材架,有多少人能一眼看得出来这是哪家出品。

关键词:共生

金属框+板材腿或金属腿+板材框的设计早已是司空见惯,不过今年品牌设计师们把花样玩到了前框上。就像做三明治一样,在两层板料或TR的中间加上一层金属框,或者是刻意打造“框内有框”的视觉效果,让前框看上去更有层次感,造型也更立体、时尚,例如花花公子(Playboy)的一副太阳镜。重量的问题不必担心,无论是板料、TR还是金属,都做得非常细薄,基本采用的嵌入式设计,而且不少品牌还选用了更为轻质的钛材。

关键词:一体成型

初级一点的玩法是在镜腿上花功夫:摒弃脚套,一体成型的钛制镜腿看上去非常具有流线型美感,颇有近年盛行的极简主义style;不过长期佩戴的话,不知道在舒适性和防滑性方面是否也如外观一样尽善尽美。高级一点的玩家就像LINDBERG一样:整副镜架一体成型,无螺丝、无铰链、无焊接,浑然一体,巧夺天工。

小编看展

因为具体分工不同,这里我们暂将目光聚焦在本次参展的国际品牌上。据统计,本次北京展的展区包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1~8号馆,其中国际品牌主要集中在1号馆1层,共有来自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瑞士、丹麦、奥地利、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家国际展商参展,展示的国际品牌约为274个。从展商数量、参展面积和品牌数量来看,与往届北京展并没有太大的差异,甚至有些国际品牌展商的展位也和往年的位置一模一样,倒是方便了不少识途老马。

Luxottica(陆逊梯卡)、Safilo(霞飞诺)、Marcolin、De Rigo(德礼高)等国际知名眼镜集团和颖通、北京宝典、深圳佰莱德、呈彤商贸、北京完美视线、上海奥福等多家国际品牌代理商及Charmant(夏蒙)等部分国际品牌在国内设立的贸易公司都参加了今年的北京展。除了在展会现场设立醒目的展示区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展商倾向于在展馆外寻找环境更理想之处举办新品订货会。除了紧邻展馆的皇家大饭店,一些更契合品牌文化的地方也倍受国际品牌商的青睐,例如去年De Rigo选择了艺术氛围浓厚的798艺术区,今年则换到了富有历史人文气息的桂公府。高大上的展示环境和穿梭往来的通勤车,对实力雄厚的大集团来说当然是加分的选项,但对一些更为小众的国际品牌和设计师品牌展商及其代理而言,在展馆内搭建的展位在讲究科学实用之余,也努力通过巧妙的陈列和艺术的设计尽可能地突出了品牌特色,正可谓“方寸之地,自有乾坤”。

与去年相比,今年北京展的人气有所上升,许多国际品牌展商的展位也是热闹非凡:Luxottica集团在1号馆内的展位虽然只是重点展示了近期主推的Ray-Ban和Vogue两个品牌的新品,但现场的观众依旧是络绎不绝;LINDBERG的展位还是和以前一样像一个挂满了液晶屏的长方形堡垒,只留了一个小小的出口供专业买家出入,但3天内前来下单订货的零售商仍然将这个不大的空间挤得水泄不通;记者在展会第二天去到上海金麟光学眼镜有限公司(由Marcolin集团与金可集团共同出资设立)位于皇家大饭店1楼的订货会现场时,发现会场也是人头攒动,工作人员个个忙得脚下生烟。尽管对于市场未来发展仍有很多不确定的预测,但这次展会的旺盛人气无疑还是给诸多参展的国际品牌商打了一剂强心针。

就国际眼镜集团而言,旗下虽然品牌众多,但多由知名时尚品牌授权进行设计、生产和分销。近年来也许是受到Gucci和Safilo“分道扬镳”的影响,又或者最终觉得“孩子还是自家的好”,这些眼镜集团纷纷加大了对自有品牌的投入和推广力度,例如Luxottica在展馆现场搭建的展示区,就是集中展示了Ray-Ban和Vogue两个自有品牌的新品。而在这之前,Luxottica就已经开始在我社的《中国眼镜科技杂志(消费刊)》上对这两个品牌进行了高强度的持续宣传。

尽管这些国际眼镜集团拥有强大的品牌组合,但针对中国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国人的消费偏好,对品牌和新品的投放也各有一番思量。Ray-Ban和Vogue通过定价策略的调整和广告画风的改变,侧重于打造一种生活方式品牌而非奢侈的概念。东方光学旗下的ELLE和ESPRIT这两个品牌有着较为明晰的目标群体划分,前者通过镂空、印花等设计使产品呈现更多女性化的特质,而后者的风格则更偏向于中性化。而且,针对一些国内消费者认知度较高的品牌,新品在强调品牌主打产品设计要素的同时,有的品牌也希望通过限量款的发布来刺激消费,比如Chopard(萧邦)展示的快乐钻石系列,镶嵌29颗水晶和3颗可以流动的水晶,完美再现了品牌腕表的设计精髓;Montblanc(万宝龙)此次带来了最新的全球限量系列(国内市场限量100副),镜架上独有品牌传承系列Rouge et Noir墨水笔的蛇型笔夹设计;还有Oakley的GREEN FADE里约限量系列,采用象征好运并具有品牌标志性的“80绿”;以及内马尔参与设计的POLICE 2016里约奥运特别纪念款,镜脚处饰有内马尔名字缩写NJR。

在突出品牌标志性的设计特征之外,不少国际品牌在高科技运用和人性化设计方面的投入也是不遗余力。Montblanc和Oakley等一些品牌在镜架上采用了昂贵的碳素纤维(carbon fiber),在突出型格的同时也减轻了镜架重量,提高了佩戴舒适度。PORTS在梁架中心部位内以薄钢打造的“哥特式结构”,一体成型,提高了镜架的牢固性,可避免镜架变形或鼻托断裂等一系列问题。New Balance继去年推出了专利ELOCKTM后,今年北京展上又带来了升级版的ELOCKTM2——镜腿末端提供4个可选角度(一代产品只有3个),镜腿增加了可延长5mm的延伸功能,镜腿尾部新增耳背防敏感软橡胶,种种看似细小的创新,结合在一起却使眼镜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头型尺寸的要求,与脸型更贴合,佩戴更舒适。

除了设计细节上的创新,不少国际品牌也在不断扩大、丰富自己的产品线,例如上海京鸿光学眼镜有限公司出品的川久保玲(Comme des Garçons Play)系列眼镜,包括成镜及与之配套的童镜(采用医用硅胶),极大地满足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穿戴亲子装出行的要求,在医院等零售终端非常受欢迎。

再来单独说说太阳镜。前几年十分盛行的镜面镀膜设计虽然在本次展会上也很常见,但浅色镜片的迅速崛起也是毋庸置疑。浅蓝色、淡黄色算是比较大众的选择,淡粉色和浅绿色也有各自的拥趸。至于说浅到什么程度——镜片后的人眼清晰可见。这样的太阳镜与其说有什么遮阳的功能,不如说时尚配饰的属性更突出一些。此外,过去我们经常提到的600弯、800弯现在都不是什么事儿,此次北京展上随处可见的是平镜。“一平如洗”的镜片设计,更符合当下的潮流趋势,可以说是复古风尚的一次完美回归。但不知道是由于头型还是脸型的原因,记者和朋友试戴这种太阳镜时,看上去总有一种突兀的感觉。

整体来看,无论是光学架还是太阳镜,圈型上并没有什么一目了然的变化,只能说对一些经典的款式做了微小的调整或改动。比较普遍的是,许多品牌都在往更轻、更薄的方向发展,纯钛、β钛的产品多如雨后春笋,例如韩国World Trend公司旗下的Frank Custom品牌,推出了一系列设计时尚、品质优良的钛制镜架;北京完美视线眼镜有限公司新代理的法国品牌Minima,其出品的Invisible系列采用专利的无螺丝铰链设计,重量只有7克;川久保玲的Soltex系列镜架,重量也仅有8克。至于板材、金属和TR等材料之间的PK,也只能说是各有胜场,更多见的反而是它们的组合体。最后,讲讲有些朋友比较关心的流行色问题。因为各家品牌的偏好不同,对色彩的选择也很难有个统一的界定。除了黑色、金属色、玳瑁色等几乎家家必备的基本色之外,不少品牌这次倒是推出了更多的配色方案,例如LINDBERG的spirit系列中的一款无框眼镜,其镜腿就有超过35种色彩选择;德国品牌MUST by Grafix推出了一系列如湖蓝、青柠等鲜亮的镜架配色方案,并且因为采用了100多个小时的打磨流程和阳极氧化工艺,使得色彩更为自然,色泽更为持久。

猜你喜欢
国际品牌镜架新品
弘扬柞绸文化打造国际品牌
弘扬柞绸文化打造国际品牌
凝望
镜架材料:国外ECP怎么看
上海国际品牌珠宝中心
合作vs竞争,国际品牌上演“新战国”
你真的适合戴“无鼻托镜架” 吗?
新品速递
Reebok愤怒回归多款联名新品推出
必“要”新品杀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