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死亡原因分析调查研究

2016-12-14 02:21刘江波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32期
关键词:死亡率心血管心肌梗死

刘江波

郑州大学附属南阳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心内二病区,河南南阳473000

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死亡原因分析调查研究

刘江波

郑州大学附属南阳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心内二病区,河南南阳473000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直接致死原因,为心血管患者住院期间治疗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82例住院期间死亡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心血管疾病死亡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约2∶1;70岁以上患者为高危人群,约占总死亡患者的59.75%;冠心病和高血压是死亡概率最高的原发病,分别占死亡患者的45.12%和48.78%;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衰、心脏骤停等是直接致死病因。结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与原发病、患者年龄、性别有着密切关系,临床应重视原发病的规范治疗及并发症的控制,规避致死危险因素,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

心血管疾病;死亡原因;调查研究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主要病死原因之一。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主要死亡病因,且存在明显性别差异[1]。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迅速、治疗困难、预后不佳、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即便是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仍较高;许多学者认为,心血管疾病患者院内死亡发生原因可能与患者年龄、性别、族别、原发病、并发症等因素有关。为了更加规范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提升总体治疗及预防干预水平,降低死亡率,该文对2014年4月—2016年5月在该院心血管内科死亡的82例患者临床特征及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寻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相关因素,为今后临床疾病诊治和预防性干预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借鉴,达到提升心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5月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期间死亡的8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所选病例均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心血管疾病,符合WHO提出的AMI诊断标准,排除其他疾病患者;死亡直接原因为由于心血管相关疾病引发的各种严重并发症,导致不可复苏的呼吸、循环停止。其中男性55例,女性27例;死亡年龄42~86岁,平均死亡年龄(84.3±3.7)岁。原发病:冠心病37例,高血压40例,糖尿病22例,高血脂11例,心肌病14例,多名患者为多种疾病且合并高血压。

1.2统计方法

运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临床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不同年龄段死亡患者分布情况

82例死亡患者年龄在42~86岁,将其分为50岁以下,50~60岁,61~70岁,71~80岁,81岁以上5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死亡人数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6.09%(5例)、13.42%(11例)、20.74%(17例)、45.12%(37例)、14.63%(12例),70岁以上患者死亡率最高,约占总死亡人数的59.75%(49例)。性别方面:男性死亡人数(55例)大于女性(27例),男女比约为2∶1,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情况分布[n(%)]

2.2死亡病因及直接原因

2.2.1死亡病因死亡病例原发病居前三名者依次为高血压40例(48.78%),冠心病37例(45.12%),糖尿病22例(26.83%),其次为心肌病14例(17.07%),高血脂11例(13.41%),心率失常9例(10.98%),先天性心脏病7例(8.54%),其他7例(8.54%)。高血压和冠心病为心血管疾病死亡主要病因,约占死亡病例的93.90%。

2.2.2死亡直接原因82例心血管死亡病例,直接引起患者死亡的原因依次为,急性心肌梗死24例(29.27%)、慢性心衰18力(21.95%)、心脏骤停16例(19.51%)、多器官功能衰竭12例(14.64%)、肺部感染9例(10.97%),心源性休克2例(2.44%),心脏破裂1例(1.22%);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衰、心脏骤停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直接病因,约占总调查死亡病例的70.73%。见表2。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主要包括心脏、动脉、静脉、微血管及相关组织等负责机体血液输送的器官,其中引起心脏及各类血管病变,导致机体循环障碍的疾病总称。心血管疾病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主要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饮食结构、运动锻炼等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巨大改变,高脂肪、高热量、高糖、高钠、辛辣刺激等食物摄取量逐渐增多,交通工具的丰富,工作性质的改变等,使人们的运动机会越来越少,长时间的缺乏机体运动和锻炼,久而久之便引起心血管疾病,导致心血管类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且有逐渐年轻化趋势[2],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循环系统疾病。有数据显示,每5个人中就有1人患心血管疾病,可见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之高。因此,在积极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同时,做好疾病防御,对该病的治疗及预后改善均具有重要作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可分为两步,一是做好居民心血管疾病相关健康宣教,指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鼓励进行适当运动锻炼,尽可能消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从而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二是应重视已患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根据病情给予科学治疗,做好相关护理和健康教育,避免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

表2 心血管住院患者死亡直接原因分析[n(%)]

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与患者年龄、性别密切相关,虽然男性平均寿命低于女性,但男性患病死亡率却高于女性;有外国学者研究发现,美国患心血管疾病患者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其中白人男女病死比为1.49: 1,黑人男女病死比为1.42:1;而作者通过对该院82例心血管疾病死亡病例的研究,得出结论为男女死亡患者例数比约为2:1(共82例死亡病例,男55例,女27男例),男性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于女性,这一结论与其他学者结论一致[3]。此外,该研究还得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随着患者年龄增加而增加,特别是70岁以上患者,可作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高危人群,应特别重视;该研究的82例患者,70岁以上死亡患者约占总死亡患者的59.75%;这有可能与老年患者冠脉斑块稳定性差,易损斑块发生概率增加,机体免疫能力低下,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比例相对较多,导致死亡的可能性也随之升高;另外,年龄越老的患者,机体器官功能减退和代谢功能减弱,易引发心肌病、心脏瓣膜疾病、慢性心衰等病变发生,从而导致死亡率增加[4]。

心血管疾病的原发病较多,该研究的82例病例中,原发病有冠心病37例,高血压40例,糖尿病22例,高血脂11例,心肌病14例,多位患者同时存在两组以上原发病,特别是高血压和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死亡患者中主要的原发病,该研究病例中冠心病与高血压占总死亡病例的93.90%,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发病。有研究结果表明,心血管疾病患者随诊间血压变异性与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间呈中度相关[5],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致命并发症的几率较血压正常者高,因此,有效控制血压是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中最重要且更积极的治疗方法,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可见,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主要为严重并发症。该研究得出,造成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有: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衰、心脏骤停、多器官功能衰竭、肺部感染,心源性休克和心脏破裂等,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衰、心脏骤停是最常见的直接原因,约占总研究病例的70.73%。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期,心率加快,损害内皮功能并可导致血流切应力及血管顺应性下降,响冠状动脉血流[6],影响心脏正常泵血能力,进而加重病情,增加患者死亡率。因此,临床应加强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管理,制定科学治疗方案,尽可能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并发症预防的同时,还应时刻保证抢救器材及药品的齐全,患者一旦出现危急症状,应尽快给予抢救,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死亡,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和继发并发症种类和严重程度均有密切联系。男性患者死亡率高于女性;且死亡率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年龄越大,并发心理失常、心力衰竭、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越大,导致死亡的几率也较大;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脏骤停等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最常见病因。但该调查所选病例较少,易受一些因素影响,要完全认定这一结果,仍需进一步调查研究,得出更加精准数据,说服力更强。

[1]陈新勇.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期间死亡原因分析[J].医学信息,2011,24(2):621.

[2]鲁文辉.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1):45-48.

[3]Go AS,Mozaffarian D,Roger VL,et al.Executive summary: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14 update:a report fromtheAmeri-canHeartAssociation[J].Circulation,2014,129(3):399-410.

[4]刘丹,徐敏,李杰,等.27例住院心血管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32-34.

[5]胡大一.努力减少心血管疾病所致的提早死亡[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2):89.

[6]朱晓晴,王宝珠,孙慧萍,等.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5,24(2):148-153.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Death Cause of Inpatients with Angiocardiopathy

LIU Jiang-bo
Nanyang Central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affiliated Nanyang hospital two wards,Nanyang,Henan Proivnce,4730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rect death causes of inpatients with angiocardiopathy and provide basis for treatment and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angiocardiopathy during the hospitalization period.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82 cases of dead patients with angiocardiopathy during the hospitalization period were collected for retrospective analysis.Results In the 82 cases of dead patients,the male was more than the female,and the ratio of male and female was about 2:1,and the high-risk population aged over 70 accounted for 59.75%in total,and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hypertension were the primary disease of the highest probability of dying,respectively accounting for 45.12%and 48.78%,and th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sudden cardiac arrest were the direct death causes.Conclusion The death rate of angiocardiopath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imary disease,age and gender of patients,and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tandardized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complications in clinic,avoid the death risk factors and reduce the death rate of patients with angiocardiopathy.

Angiocardiopathy;Death cause;Investigation

R54

A

1672-5654(2016)11(b)-0181-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32.181

2016-08-16)

刘江波(1983.7-),男,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治疗工作。

猜你喜欢
死亡率心血管心肌梗死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