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军路上追梦人
——记武警工程大学全军优秀文职人员郭静

2016-12-15 05:12张锦星
军营文化天地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文职人员教员辅导

文/张锦星

强军路上追梦人
——记武警工程大学全军优秀文职人员郭静

文/张锦星

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武警工程大学理学院外语教研室文职人员郭静扎根三尺讲台,心系学员潜心育人,取得了骄人业绩。如今,站在讲台上的她更多了一份成熟与自信。

信念,让梦想基石更加厚重

时尚,美丽,是郭静给人的第一感觉。2008年,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的她,从小怀揣“从军梦”和对军校生活的美好憧憬,幸运地踏入了武警工程大学的校门,成为一名光荣的军校文职教员。

如果不是那张招聘海报,郭静也许现在正在大都市过着惬意的生活。那年,即将毕业的她,偶然间在网上看到了大学文职人员招聘简章。当时,电视媒体正在反复播放着汶川大地震后武警官兵抢险救灾的英雄事迹,郭静被深深地震撼了。能成为英勇的武警官兵的教员,是多么让人骄傲和自豪啊。郭静毅然把简历投送到了大学有关部门。

之后的一切都顺理成章。89名应聘者中,郭静很快脱颖而出,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直接录用。郭静的选择让朋友们既有羡慕,也有不解。要知道北京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学校已和她拟签约留校,可她却选择了做一位没有军籍的文职人员。

梦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很骨感。憧憬着美好梦想,立志在警营干一番事业的郭静很快发现,在这所拥有众多专家教授的大学里,她是那么的渺小。她甚至发觉自己特有的优势,在这个群体里显得很不起眼、甚至有点赶不上趟。大学组织的青年教员讲课比赛,她虽然进行了精心准备,却因为授课经验不足,排名比较靠后。一连串的挫折,不禁让心气儿十足的她打起了退堂鼓,甚至有点后悔当初的决定。

这时,大学组织文职人员到驻地革命圣地延安、西安事变旧址等参观见学;邀请党的十八大代表、优秀教员刘丽霞作报告,谈未来发展,话理想追求。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郭静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特别令她感动的是,教学中,多名老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手把手地对她进行帮带;生活上,各级组织在住房、福利待遇等方面,都给予她格外的关照。教师节那天,当她收到学员们送来的鲜花和贺卡,看着“老师,您辛苦了”的留言,心里暖洋洋的。

信念催生了前行的动力,让梦想的基石变得更加厚重。大学组织青年教员教学法竞赛,她作为唯一文职人员代表与20位现役教员同台竞技。为积极备赛,她把自己埋在办公室的资料中,反复思考选题和教学设计,并积极向专家请教。最后稳稳当当地拿了个一等奖,成为大学第一个教学比武获奖的文职人员。

使命,让梦想支点更加坚强

没有不成才的学生,只有不愿付出的教师。郭静说,当她看到讲台下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心中的责任感不禁油然而生。

为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郭静一有空,就观摩老专家、老教授讲课,虚心向他们请教讲课技巧。从熟悉教材到准备教案,从联系板书到制作多媒体课件,从授课姿势到发音语调……她都用心地做好每一个细节,仔细体会、反复揣摩、不断实践。经过不懈地努力,郭静的授课水平突飞猛进。

教学中,郭静有自己独特的“秘诀”。她平时注重培养学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穿插启发式、体验式、情境式等方法,使授课变得深入浅出、气氛活跃、充满情趣。如在学习唐山大地震一文中,郭静结合汶川大地震设置情境,让每位学员用第一人称给朋友写封信,介绍相关情况,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熟悉郭静的人,对她的评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认真”。郭静自己也把“不做则已,要做就做最好”奉为个人信条。每个清晨,你能看到郭静迎着朝阳,第一个打开办公室的大门;每个傍晚,你能看到郭静伴着晚霞,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每周课外辅导时间,你都能在教学楼看到郭静辅导答疑、面批作文的身影。

2012年,大学迎来了第一批合训学员的文化课抽考辅导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加上郭静还怀着6个月双胞胎宝宝,但她没有退缩,毅然接受了这份光荣的任务。为提高学习成绩,郭静天天帮学员设计教案、批改作业,辅导答疑,耐心地给基础差的学员开小灶辅导。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文化课抽考总评成绩优秀。

去年5月中旬,郭静的父母千里迢迢从东北老家来到古城西安看望女儿。领导给了郭静一周假,让她好好陪父母在驻地逛一逛。郭静却悄悄地给父母报了旅游团,一天也没有顾上陪。她的父母理解自己的女儿,再过一个月学员就要考试了,现在正是强化训练阶段,请假会影响学员们的成绩。

真情,让梦想更加炽热

爱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可以打开心中的锁,可以温暖冰冷的心。郭静对困难的学员有热心,对后进的学员有耐心,对反复无常的学员有信心,用真情关爱点亮学员心扉。

在学生眼里,郭静是具有江南气质的东北姑娘,一副文气十足的眼镜架在她温婉的面容上,加上东北姑娘直爽的性格深受学员的喜爱,年龄又相近,学员们都亲切地称她为“郭姐”。“我虽然毕业离开母校了,但好想回来看看郭老师”“参加英语演讲比赛获奖,多亏郭老师辅导和鼓励”……如今,她所带的学员很多已走上了工作岗位,谈起郭教员,心里充满了感激。

学员们喜欢她的课,活泼清新的课堂总能调动学员最大的积极性;学员们依恋她,课下总喜欢跟她聊天,跟她谈心事。节日的时候,郭静总会收到学生发来的短信。有关心问候的,有请求帮助的,有交流人生的。“学员们能跟我聊,说明他们信任我,我自然要对他们负责。”郭静说。

有一次,她晚上11点多收到一条短信,有个学生因为学业、情感、家庭等多重困扰交杂,心情郁结难解。这一聊就到凌晨2点多,学生豁然了,几番睡醒的老公看到她依然在摆弄手机,疑惑不解,盘问了许久,人也清醒了。了解到真相后,老公无奈地说:“你这个知心大姐上夜间电台谈话节目基本是够资格了。”

郭静办公室抽屉里还有着几摞她视若珍宝的资料,那是她带的所有学生的留言纸。每逢节日,郭静会给每位学习上有困难的学员写卡片加油鼓劲;遇到生活艰苦的学员,还会自掏腰包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学员生病,她端水送药,还亲自给住院的学员煲汤送饭。学员在送给她的贺卡中说:您的关爱非常温暖,您待我们比亲姐姐还要亲!

每次上课前,郭静都会早点来到教室和学员聊天,她称这个环节为“寒暄”,聊近期的所见所闻,听他们讲新鲜事,“这些小环节都非常有用,每个学员都会参与,他们很快就发现口语一点也不难,只要你敢说,愿意说。”郭静如是说。

有一次,班里一位男学员站起来朗读课文时,声音特别高亢激昂,当时很多学员都觉得好笑,可郭静却以夸张的语气表扬了他:“我被你的朗读吸引住了,太精彩了!”此后,班里的其他学员也开始大胆地高声朗读起英语课文,课堂的气氛逐渐活跃起来。

付出汗水,也收获着喜悦。2010年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统考,她所带的教学班一次性全部通过,实现了100%的过级率,开创了大学近20年来的最佳战绩;她辅导学员参加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和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举斩落一、二、三等奖;她个人也被表彰为“全军优秀文职人员”,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责任编辑:王前

猜你喜欢
文职人员教员辅导
军队文职人员制度规范完善探讨
关于加强文职人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校长问题
解读世界“第二军人”:外军文职人员你知多少
晚安,教员先生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晚安,教员先生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