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的希望,还看我们自己

2016-12-15 05:12军旅作家
军营文化天地 2016年12期
关键词:战争片革命军人冷锋

文/王 龙(军旅作家)

最终的希望,还看我们自己

文/王 龙(军旅作家)

这个专栏写了一年,喋喋不休地唠叨了外国的月亮有多圆,其实最终的本意还是希望中国的军旅题材电影知耻后勇,后来居上,真正早日跻身世界一流水准。

因为这样的苦心,我甚至不惜取其善者,拔苗助长。比如对于票房飙红却争议很多的国产军事电影《战狼》,我就认为应该多一些加油鼓励,少一些冷嘲热讽。《战狼》缺陷并不少,诸如影片主题上冷锋一个人的单打独斗与战狼集体精神的自相矛盾,父子情、战友情、爱国主义等多种情感表达的粗糙突兀,乃至于故事逻辑和整体质感的拼接违和……都无法比肩同类题材外国战争片,甚至没有超越国内某些优秀军事题材电视剧的水准。但即便是这样一部本应命名为“大兵冷锋”的吴京个人英雄秀,其融合铁血激情与商业元素的诸多尝试,也颇有可圈可点之处。至少《战狼》在近年来屈指可数的国产优秀军事电影中,比较成功地展示了新一代革命军人舍身报国的战斗信念、沉稳坚韧的战斗心理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让人深感振奋提气。它的成功也刺激和提醒着中国电影人,军事题材作品还有很大的市场缺口等待弥补。

今天,强军兴军的责任落在了新一代革命军人肩上。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中,精确式打击取代了肉搏式冲锋,鼠标对抗取代了刺刀拼杀,军人不一定直接面对血腥厮杀的战场。但国家安全面临的潜在威胁却日益增多,我军肩负的职责使命更加艰巨,各种复杂的战争形态如何艺术呈现?《战狼》对此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本片将观众带回血火迸溅的战场氛围,剧中特种兵群体的所有悲壮慷慨,都是带血凝泪的战争切片,展示了中国军人的生命轨迹。特战队员冷锋、史三八、板砖等角色,他们虽然不无个性,但面对任何挑战考验,都从不动摇懈怠,军人的血性精神在千锤百炼中加钢淬火,在耐压抗挫中成长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战狼》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还是哲学,是士兵的成长史,是那些血性十足、勇猛冲锋的当代军人的心灵史。

如何吸收借鉴世界优秀军事电影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国电影人任重道远。军事电影只有放在具体环境里讨论战争,只有放到具有人类意识和普世情怀的坐标中去表现军事生活,才能实现主题价值的根本飞升。俄罗斯战争片精神内核的广袤“坚实”,就映衬出我们“抗战雷剧”的苍白“失神”。俄罗斯《星星》《布谷鸟》《第九连》《女狙击手》等影片真实残酷地展示了历史环境对人性的磨砺和考验,更多地涉及颇为敏感的政治、宗教话题,向更加广大深邃的精神纵深不断挺进,就值得我们好好研究总结。

只要不闭门造车,自欺欺人,中国军旅题材电影的希望就在努力之中。★

猜你喜欢
战争片革命军人冷锋
你,山川,我
哈尔滨地区冷锋分析研究
新一代革命军人培养的哲学思考
深入学习理解习主席关于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四有”的时代价值、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新形势下培育新一代“四有”军人的几点建议
游牧民族之特性对当代革命军人血性胆魄的启发
战争的女性书写
浅析技术革新对战争题材电影叙事策略的影响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5年9月4日—5日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16年春节期间罕见降雨过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