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儿童过敏性紫癜

2016-12-15 19:03韩咏霞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双下肢紫癜皮疹

韩咏霞

患儿,男,6岁,主诉双下肢皮疹1周,腹痛3天入院治疗。患儿曾在20多天前有过重感冒,于1周前先是双下肢出现鲜红色皮疹,无痛、无瘁。家长为其洗澡时发现。两天后臀部也出现了类似皮疹。曾在当地卫生院就诊,给予抗过敏药、ak&药和外用皮炎平等药物治疗.疗效不佳。3天前于双上肢也出现了皮疹。并且伴有腹痛不适和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在家长的陪伴下于上午10时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过敏性紫癜待查收住入院。

入院后查体.体温36.9℃,脉搏8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20/80毫米汞柱。精神倦怠,双下肢有较为密集分布的暗红色皮疹,大小不等。融合成片。臀部、双上肢可见散在红色皮疹。皮疹呈对称分布,稍突出皮面,压之不褪色,无压痛,无抓痕,疹间皮肤正常。腹部平软。脐周轻度压痛,无肌紧张和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呜音稍活跃。肝肋下1.5厘米,脾肋下1.0厘米,质中,边界清。余无明显异常。

入院后初步诊断为过敏性紫癜,进一步查血常规、尿常规和出凝血试验。结果显示: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0.63×109/升.淋巴细胞12.7%,中性粒细胞80.8%,红细胞4.36x10/升.血红蛋白135克/升:血小板461x10/升。尿常规提示红细胞16个/微升,蛋白尿(+)。出凝血时间和血块收缩时间均正常。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查体和实验室结果,医生明确诊断为过敏性紫癜,随即给予甲强龙150毫克。每日1次静脉滴注;扑尔敏4毫克,每日3次口服。另外给予潘生丁、肝素钠和钙剂来改善血管状态,减少渗出;给予西咪替丁保护胃肠道,以减轻腹痛、恶心及呕吐等症状。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3~14岁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男性高于女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倍多,故而也被称为儿童过敏性紫癜。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不少专家认为由于其发病除与食物、药物和寄生虫致敏有关外,还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临床统计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的患儿约占全部患儿的30%~50%左右。该患儿发病前2周有过重感冒,也反映了儿童过敏性紫癜的预防重点应当防感冒,这一点在天气转冷时显得尤为重要。

儿童过敏性紫癜可根据首发症状或是否主要症状与体征的不同,分为单纯性紫癜、胃肠型紫癜、关节型紫癜、肾型紫癜和混合型紫癜等5个主要类型。最常见的类型是单纯性紫癜,最基本的临床表现是皮肤紫癜。皮肤紫癜具有以下3大特点:①紫癜成批出现,反复发生,对称分布,以双侧下肢及臀部多见;②紫癜高出皮面,初呈深红色,压之不褪色,后转为紫褐色,严重者可融合成片;③数日内紫癜逐渐变成紫色、黄褐色、淡黄色,经7~14日逐渐消退。

无论是过敏性紫癜的哪种类型,都是以上述特点的皮肤紫癜为基础,再结合其他相关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类型的鉴别。例如,胃肠型紫癜尚有腹痛、恶心、呕吐、呕血、黑便和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大多是与皮肤紫癜同时出现;关节型紫癜尚有膝、踝、肘、腕等关节肿胀与疼痛,呈游走性,数日后减轻及恢复,不留后遗症;肾型紫癜主要是出现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偶尔可见水肿和血压升高,一般发生在紫癜出现后1周左右,经3~4周恢复正常,少数病例可因反复发作而演变成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分析该病例,先后出现了皮肤紫癜和消化道症状,并有血尿和蛋白尿征象,符合混合型紫癜的特征,故应视为混合型紫癜。

一旦明确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诊断,单纯性紫癜无需特殊治疗,给予一般对症处理即可。如果是其他类型,则要给予糖皮质激素,以减轻免疫反应,改善血管通透性,达到迅速缓解病情之目的。为了增强疗效,建议合用抗过敏药,如扑尔敏或异丙嗪,同时根据不同类型选用适宜药物进行保护性治疗或对症处理。本病例在糖皮质激素应用的基础上,同时使用了多种药物来保护血管和减轻症状,取得了良好疗效。

猜你喜欢
双下肢紫癜皮疹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说说过敏性紫癜
多功能便携式皮疹观察尺的研制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
请您诊断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以呼吸困难、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1例
激素在过敏性紫癜的应用
组合抗结核药物致过敏性皮疹3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