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问题意识 提高数学能力

2016-12-15 01:44蒋迎巧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6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经验数学知识

蒋迎巧

【中图分类号】G 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66-02

在数学教学中,我力求用新的教育观念来指导教育行为,通过教与学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喜欢数学。执教十几年来,脑海里常浮现出中国科学院张梅玲教授讲过的一句话:“所有的教材都是句号,你是把书上的句号扔给学生?还是把书上的句号变成更多的问号?”很显然,如果选择“把书上的句号扔给学生”这种做法,那么走的便是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老套。如果选择的是“把书上的句号变成更多的问号”这种做法,那么,顺应的便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倡的“注重引导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的理念。”两者相比,我择善而从,选择的当然是后者。因为《课标》在评价内容中非常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发现问题”是创新的开始。新课程非常注重问题的探索性,把数学问题寓于一个个生动的学习情境中,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建构主义理论认为,问题情境是促进学习者进行自主探索和主动学习的条件。因此,教师要通过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中认识问题、发现问题,真正“进入”问题,并产生想发现问题答案的欲望。

(一)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再现和提升。《课标》也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教材在这个理念下,把许多数学知识寓于生活环境中,再现生活实际。

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数》这一单元时,我充分利用校园数学情境这一素材,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培养数感,进而了解数学。一年级的学生,对新校园充满好奇,我抓住契机,引导学生注意发现校园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走一走、看一看并想一想。

(附校园数学情境实例)

我们全校有多少个班?哪个班人数最多?

我们一年级有多少个男同学? 多少个女同学?

数一数学校一共有多少棵芒果树?哪一棵树最高?哪一棵树的腰最粗?

我们每一天各上几节课?一星期共上几节课?

我们学校教学楼有几层?共有几间教室?

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联系,这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当数学一旦与孩子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课堂就能成为培养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数学一旦应用于现实,形式自然就变得开放起来,内容也就丰富起来,学习就变得有趣起来,这就更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欲望。

在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在教学“快乐的星期天”、“今天我当家”后,教师要求学生到生活中找一找哪些问题可以用加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减法解决等,使“课”尽而“问”未尽。

(二)在故事、比赛、游戏等活动中发现问题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故事引入、比赛、游戏等活动是他们最喜闻乐见的,并且新教材把许多数学活动寓于“猜数游戏”、“你说我摆”、“动物乐园”、“运动会”等活动中。每逢教学这些知识时,学生的兴致最高,但有时往往沉浸于其中而“忘乎所以”。所以我们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游戏、比赛或故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教学“游乐园”这一课时,我出示游乐园情景的挂图,学生一见生动有趣的画面,高兴极了,七嘴八舌地谈论自己到游乐园游玩的情景,而忘了发现数学问题。这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数学问题上来,并示范提出问题:“这些游玩的人可以怎样分?”问题一提出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老师所吸引,他们展开思维的翅膀,提出了许多方法:有男女各分一组;有小孩子与大人各分一组;有小女孩与小男孩各分一组;有坐过山车的与坐碰碰车的各分一组等。当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后,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引导学生再观察画面,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

教材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发表个人的见解,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因此,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与教学无关、不着边际的问题。这时教师可采用鼓励的方法。如:“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多,像××同学提出的问题就很有价值,因为他把故事中蕴含的数学问题挖掘出来了,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好吗?”通过不断地训练与矫正,学生会逐步从无条理地思考问题向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发展,并能有根有据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二、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经验中分析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不仅要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教材的编写直接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出发。“经历”是数学学习的过程性目标,为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思考问题,因为“如果没有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学习者个人经验的过程,学习就不可能是真正意义的。”

在教学法加减法时,学生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是建立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便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交流,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例如,教学8+6时,有的学生习惯把6分成2和4,再把8+2+4=14;有的学生习惯把8分成4和4,再把4+6+4=14;有学生更是把8先看成10,把10+6=16后,再把16-2=14;……学生用自己已习惯的方式思考数学问题,感知数学知识,他们的想法并没有错,教师不要把同一个模式的方法强加于人,只要他们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即可。

经验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习就是让学生不断获得知识的经验,不断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再次获得新的经验。

三、引导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新教材注重数学问题的探索性,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答案的不唯一性等,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拔萝卜》这一课,计算36+23=?教师强调学生可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发现计算方法,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反馈出以下情况。①先算十位上的3+2=5,再算个位上的6+3=9,得数是59;②先算个位上的6+3=9,再算十位上的3+2=5,得数是59;③先算36+20=56,再算56+3=59;④用竖式计算;⑤用计数器或小棒帮助计算。在教学中,应注意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强求使用统一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无论学生用哪种方法,教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尝试、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机会。

首先,课堂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有责任让我们的孩子永远充满激情地探索未知世界。

其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点燃“问题”的火花,已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它是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催化剂”,是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关键。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经验数学知识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