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管理要走好“五化”之路

2016-12-15 17:20于勇宫玉龙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6年12期
关键词:五化师生班级

于勇 宫玉龙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强力推进,农村中小学正面临着诸多更大的挑战,迎来了管理升级、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农村中小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大群体,只有抢抓机遇,做实“五化”管理,才能力促学校走上内涵发展之路。

一、学校管理网格化,向管理要质量

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农村学校大都面临基础薄、事务头绪多、工作任务重等诸多困难。仅仅依靠学校管理者,很难确保工作正常开展、落实不走样、不变形。

学校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者可结合学校实际与管理的需要,将工作细化为队伍建设、德育管理、纪律卫生管理等几大板块,对应成立教学、德育、艺体等多个工作小组,构建起学校网格化管理组织网络。根据全校教师专业特长和能力素养,把每一位教师合理安排至各小组,让他们成为管理者和实施者,做到纵到底、横到边、无盲区、无死角。为避免工作流于形式,首先可以要求各小组定期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并提出下步工作设想,做到纵向工作有布置、有调度,其次可以开展小组民主测评,做到横向工作有量化、有评比,把各小组的工作置于全体教师的监督评议之中。学校网格化管理,实质上就是管理重心向教师角度的下移,激起教师干事创业的激情,进而有效解决人少事多、工作好安排难落实的问题。

二、学生管理规范化,向习惯要质量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针对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差、自制能力差的实际,学校可提出“说好话、走好路、上好课、做好操、写好字、读好书、扫好地、做好事”等“八好”要求,把习惯养成落到细微之处。通过教师时常提醒、学生相互提醒、自我提醒、向不良习惯告别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的行为习惯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能够一月养成一个好习惯、一周改掉一个小缺点。再者,学校可编写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让学生“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如《放学路队三字歌》,要求放学路队随着朗朗的口号,有力的节奏,踏歌而行,既教育了学生,又提醒了家长,放学路队整齐规范。另外,学校可把礼仪教育作为办学特色的切入点之一,全面加强文明礼仪教育,通过文明礼仪专题培训、举办学用礼仪比赛等,让学生知道问候礼仪、交往礼仪、课堂礼仪、集会礼仪、家庭礼仪等常识,学会说“爸爸、妈妈您辛苦了”“老师您早”“请您不要乱丢垃圾”等礼貌用语,营造浓厚的礼仪氛围,让学生在浸染、熏陶中成为小绅士、小淑女。

三、教师队伍专业化,向人才要质量

人才是立教之本,强教之基。为此,学校必须立足“三支”队伍建设,下大力气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一是全力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关心师生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从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关心、关怀教师,探索建立“宽而有度,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人性化管理机制。每月开展一次“积极奉献,服务教师”中层领导主题恳谈,每学期开展一次“中层领导、一般教师”同课异教献艺活动,逐步提升学校领导队伍管理和服务水平。放下鞭子,举起旗子,农村学校管理人员要自觉喊响“向我看齐”,扑下身子搞研究,拿起教材上课堂,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

二是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心中有梦,脚下有路,苦熬不如苦干。只有扎实工作,才能成就教育人生。学校在制定教师队伍整体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帮助教师人人制定三至五年内的个人发展规划,明确从能力层次到取得成果的奋斗目标,既有质的要求,也有量的规定,让每位教师在成长的道路上,有盼头、有奔头、有劲头,就是没有混头。学校可以“八个精心”为指导,努力建设一支德能双馨、乐于教学、精于教学的事业型教师队伍。大力推行“期初推门课、期中汇报课、期末总结课”三课制度建设,形成竞争择优、重师德、重实绩的激励机制,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合理分配教师待遇。学校还可以校本培训、拜师学艺、分批次去市直小学跟岗学习等形式为突破口,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让教师“占领新阵地、学用新设备”。

三是倾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学期初,学校可举行“班主任竞职演讲”,选聘年富力强、好学上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打造了一支会管理、善管理班级管理队伍。通过举办“班级管理论坛”“如何培养班级小干部”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每一位班主任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管理经验,做到班级活动有效果,班级文化有特色。

四、教学管理精细化,向课堂要质量

一是引导教师在备课上下功夫。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学校可全力探索、实践备课分层要求和管理,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和过重负担。对教龄在20年以上且较长时间从事同一学科教学的教师,要求他们将备课重点放在新理念和新思想的落实上,做到丰富实践经验与先进理念的完美结合,要求中年教师将备课重点放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上,实现旺盛干劲与能力提升的有效结合,要求青年教师将备课重点放在教材钻研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实现个人满腔工作热情和专业成长的有机结合。

二是引导教师将本领使在课堂上。学校可结合学生和教学工作实际,要求教师以5+15+20+0时间分配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标准,做到温故知新限制在5分钟内,探索新知以“小步伐,快节奏,高效益”为基本要求,突出一两个知识点或一两个训练点,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然后将重点放在学生的课堂练习上,要求学生小试卷当堂完成,教师当面批改、现场反馈,保证课后几乎没有家庭作业。让教师在课堂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积极探索构建知识清、练习清、作业清的“三清”高效课堂,切实减轻学生学习和课业负担。

三是引导教师将心思放在检测上。书面检测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与拓展,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做到随堂、期末抽测与质量分析、调控教学行为三者有效结合。严肃质量监测纪律,创新质量监测形式,实行质量监测问责制。加大对教学质量监测的分析力度,查找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由校领导帮扶教学薄弱班级,促使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五、校园文化特色化,向品味要质量

学校内涵发展在文化,根本在文化。农村学校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挖掘学校地域、文化特色,做到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化、系列化。

一是走廊文化主题化,让“小走廊”成为“大世界”。走廊文化按照一廊一品,以“成人成才”为核心,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教学楼走廊可设计“习惯养成”“学习方法”“远大理想”为主题的文化长廊。二是班级文化特色化,让师生自主设计班内布置,无论走到哪个班级都会看到主题鲜明、令人耳目一新的班级文化版面,让整个校园洋溢着浓厚的书香气息。三是道路文化励志化,学校可根据道路的位置、长短分别命名,例如,德远路,就是引导学生注重以德为首、勤奋学习,修远路就是教育学生在人生及学业上积极探索,弘远路时刻提醒教师胸怀大志、襟怀开阔、敢当大任。在道路两侧再配以主题宣传图画、名人故事、名言警句,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文化熏陶、润物无声。四是校园文化区域化,学校可依据实际,对整个校区合理划分。如,健康运动区,让师生深深懂得“阳光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自然生态区,让师生在种植的体验中,拥有大自然,学习知识,感受劳动的快乐。工作学习区,创造优美环境,营造和谐氛围,让师生在轻松愉快中舒心工作、快乐学习。

每一所农村中小学,都应以“校园环境美、办学条件好、师生素质高、教学质量优”为目标,抓管理,上水平,抓队伍,强保障,抓教学,提质量。力求在农村教育发展中,有位次,有名气,建设精致秀美的优质特色学校,为基础教育的大发展、大跨越做出新贡献。

(作者单位:山东邹城市田黄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五化师生班级
班级“四小怪”
着力促进“五化”协同
“五化”凸显作文魅力
不称心的新班级
“五化”管理提升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班级被扣分后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