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母猪热应激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2016-12-16 10:29邹兴汶福建省连城县畜牧兽医水产局366200
福建畜牧兽医 2016年5期
关键词:断乳泌乳发情

邹兴汶 福建省连城县畜牧兽医水产局 366200

夏季母猪热应激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邹兴汶福建省连城县畜牧兽医水产局366200

热应激是指处于极端高温环境中的机体对热环境所做的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总和。本文对母猪热应激的危害及应对措施进行阐述。

热应激母猪危害应对措施

连城县处于亚热带区域,进入夏季平均气温一般都在33℃以上,而怀孕母猪的适宜环境温度一般在14~22℃,哺乳母猪适宜环境温度一般在15~22℃,最适宜温度是18℃。夏季高温季节,由于母猪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不能通过出汗蒸发带走热量、降低体温,母猪热应激现象严重,导致母猪生产性能下降,出现采食量下降,乳水不足,仔猪生长发育差、成活率低,不发情、难配种、流产、死胎,产弱仔、产仔数少,母猪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等现象增多,给养猪生产造成较大损失。

1 母猪热应激的发生及危害

热应激是指在极端高温环境中机体对热环境作出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总和。母猪在环境温度26℃时开始出现热应激;气温30~32℃时,母猪直肠温度开始上升;气温35℃时猪不能长期耐受;气温40℃时猪出现中暑,母猪直肠温度升高至41℃,出现虚脱,全身发红,甚至死亡。

1.1采食量下降当环境温度超过25℃,母猪会通过减少采食量来降低体内产热量;气温在25℃以上时,气温每升高1℃,日均采食量下降200 g。热应激对哺乳母猪的影响,是长期采食量下降,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泌乳量下降,哺乳仔猪发育不良,母猪体重掉膘严重,产后发情延迟,排卵数减少,导致繁殖力下降。

1.2严重影响受胎率和产仔数高温不利于卵子与精子的受精及受精卵的着床和固植,受精率和胚胎成活率降低。气温达到32℃时进行配种,大约有20%的猪不孕;高温使配种后8 d内的胚胎存活数显著减少,20 d以内造成着床期胚胎死亡;当母猪怀孕最后2周热应激时,导致胎儿死亡率增加。高温使母猪不发情,难配种受孕,母猪泌乳期失重过大,断乳后发情延迟,排卵数减少,受胎率下降,返情率升高。另外,热应激还会使母猪性机能和卵巢功能减退,持续的热应激还会诱发卵巢囊肿,从而导致发情紊乱而不受孕。

1.3母猪体质下降,泌乳能力减弱热应激使母猪采食量下降,泌乳母猪采食量下降时,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不足,造成泌乳母猪体重下降,泌乳量下降,体质差。重胎母猪热应激,导致采食量下降,性情烦躁,甚至发生呼吸性碱中毒,出现流产、弱仔多,死胎(白仔)增多,导致供应胎儿的营养不足,胎儿发育不良、死亡。最终出现流产、产力不足,产程延长,胎衣不下。产后由于母猪抗病力下降,易发生乳房炎、子宫炎和泌乳量下降等综合征。强烈的热应激还会造成重胎母猪中暑死亡。

1.4仔猪生长发育不良泌乳母猪采食量下降,乳水稀薄,乳水不足,乳水质量下降。仔猪营养不足则导致仔猪生长发育不良、黄白痢增多,仔猪断乳重偏低,死亡率、淘汰率升高。

2 夏季母猪热应激的应对措施

2.1引种时选择抗热应激能力强的种猪不同品种和品系种猪对热应激的耐受能力不同。随着集约化和高密度养殖发展,目前引进的多为大型瘦肉型种猪,这些猪抗热应激能力差。目前是重视母猪生产性能的选育,今后可考虑导入本地品种“血液”,提高瘦肉型种猪的抗热应激能力,从而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益。

2.2保证充足饮水母猪每天的饮水量为12~40 L。水对猪体温调节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充足的饮水,可增加母猪尿量,通过排尿带走体内热量。饮水量增加可带动采食量增加,饮水量与采食量比为3∶1,高温时4~5∶1,饮水不足会使母猪口渴难耐,加重热应激。为保证母猪的饮水量,要注意以下3点:(1)母猪饮用清凉水,最好饮用山泉水和深井水,管道深埋地下,不得曝晒。(2)母猪配置2个饮水器,一高一低,流量2 L/min,不可过大或过小,方便母猪饮用。(3)可在喂完料后,在食槽或水槽加满水,供母猪自由饮用。

2.3改善小环境,加强猪舍通风猪舍周围种植阔叶树木,猪舍周围安装遮阳网,减少阳光照射或射入栏内;栏舍适当升高,并安装吊顶隔热;屋顶安装水管网喷淋降温;舍内开启电扇、水帘、冷风机、排气扇等保证猪舍内空气流通,防止舍内高温;适当增加冲栏次数。

2.4直接降低猪体温度关注天气预报,极端高温时可直接用水冲洗猪身。另外,限位栏内饲养的母猪还可用滴水法将水直接滴在母猪头颈部,每分钟20滴,可使颈肩部充分湿润而又不使水滴到地上,能有效降低母猪的体温。滴水时,要注意加强通风,防止湿度过大。

2.5降低饲养密度定位栏、产房饲养密度高时,猪舍内蓄积的热量多,温度高,高温季节应尽量降低舍内的饲养密度,减轻热应激。

2.6优化饲料配方,调整饲喂时间和方式酷热环境下母猪采食量下降,为确保母猪营养需要,必须优化饲料配方,提高能量、蛋白质等营养水平。确保粗蛋白达到17.5%~18.5%,日粮消化能达14.421 MJ/ kg;可通过增加鱼粉、豆粕比例,添加2%~5%油脂来提高蛋白能量浓度,提高能量摄入。

选择凉爽时间喂猪,饲喂湿拌料。在早上6∶00前和晚上7∶00后喂猪,避开高温时段喂猪,早餐宜早,晚餐要晚。增加饲喂次数,可在上午10∶00、夜间10∶00补充再喂2次。采用湿拌料饲喂,提高适口性和采食量。

2.7添加抗应激药物,搭配饲喂青绿饲料高温条件下,母猪呼吸频率加快,泌乳母猪钾和碳酸盐流失过大,氯和钠排出减少,机体pH升高,影响机体的电解质平衡,甚至出现呼吸性碱中毒。可在每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碳酸氢钠1 000 g、维生素C 250 g、维生素E 25 g等抗应激药物,也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乳酸、柠檬酸等,提高母猪抗热应激能力。搭配饲喂青绿饲料来消暑,每天应补充青绿饲料不少于500 g/头,提高食欲。

2.8提早断乳高温环境下,母猪采食量下降,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必然动用脂肪组织、肌肉组织来满足泌乳需要,导致泌乳期体重失重过大,断乳后母猪发情延迟,下一胎产仔数减少,降低母猪生产性能。仔猪断乳时间可适当提前3~5 d。

3 小结

预防和应对母猪热应激是一项系统工作,通过采取源头上选择抗热应激强的品种、完善养殖场所的硬件设施、加强饲养管理、添加抗应激药物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缓解母猪热应激。

B

1003-4331(2016)05-0042-02

猜你喜欢
断乳泌乳发情
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应激、抗氧化和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
叙事护理在母婴分离住院产妇保持正常泌乳状态的效果
断乳仔猪育肥初期饲养管理的探析
奶牛产后首次发情行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幼年牦牛饲养管理技术
母猪泌乳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泌乳量的措施
奶牛泌乳高峰期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仔猪饲养管理关键技术(下)
獭兔选种技术要点
不同来源PMSG对肉山羊同期发情及排卵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