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6-12-16 11:57王洪斌刘天贾妮燕
商业经济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宣言

王洪斌,刘天,贾妮燕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共产党宣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王洪斌,刘天,贾妮燕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和灵魂。随着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中国国力的进一步强大,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更加需要加强对青年人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与落实,在根上还是要培养青年学生的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共产党宣言》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标志性著作。青年学生应该从《共产党宣言》中寻找信念与理想。

《共产党宣言》;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1]《共产党宣言》序言中对《宣言》核心思想的概括总结是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钥匙。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宣言》开篇明义的表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论断,“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2]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作为社会生产关系的始终对立的主要矛盾,主导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历史进程。不同历史阶段的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反映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斗争,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人类社会才达到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在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资产阶级确实发挥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产生于封建社会末期,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有着时代的先进性。中世纪以来,随着航海业的发展,工业化生产提高了效率。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3]宣言中这样评价资本主义初期带来的社会进步:“资产阶级在他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4]

伴随着资产阶级而生的是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中与资产阶级相对立的主要力量,掌握着最先进的生产力;作为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被赋予了改变历史的责任,无产阶级终究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力量对比也发生了变化。简单的雇佣劳动式的生产方式逐步被社会化大生产、生产资料社会化的大趋势所取代,无产者成为社会财富的真正创造者。以往的阶级斗争都是被统治阶级在挣得统治地位之后,所有对社会的改革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共产党宣言》明确了先进的无产阶级不再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阶级,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了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

(三)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

资本主义社会下的所有制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资本家通过雇佣劳动,剥削无产者积累财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所有制不再适应以集中为特征的社会化大生产。因此,先进的无产阶级首先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5]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们自由发展,精神文明高度进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

二、科学分析历史发展趋势

(一)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

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分析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和进步、变革的客观规律,认清了推动历史进步的力量是无产阶级。《共产党宣言》坚定的宣告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7]在此之前,共产主义并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工业革命完成以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突显出来,并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这一阶段,工人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中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首次在欧洲登上了历史舞台。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在总结工人运动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批判的继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共产党宣言》成为重要的指导思想。

然而,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阵营的巨大挫折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社会繁荣复苏形成的鲜明对比给马克思的“两个必然”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似乎随着苏东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走向失败。然而这些变化在总体上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不管资产阶级愿不愿意,社会主义因素已经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生长起来,现代资本主义正在朝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日益发展的股份公司及其“社会资本”,仍然被资本家阶级所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国家福利政策的推行,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的现象,没有使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摆脱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

总之,资产阶级不管是主动或是被动的推进社会改革,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稳定。但是,这些改变不可能解决社会化大生产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任何统治阶级都不会自觉的退出历史舞台,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二)两个绝不会的客观判断

1859年1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两个决不会”重要论断。他指出:在人类历史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8]“两个决不会”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纠正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一些不正确想法,指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和艰巨的历史过程,从而为“两个必然”奠定了更加科学的理论基础。

中国在1956年就宣告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我们仍然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放弃了共产主义理想。只要我们认真理解《共产党宣言》,我们就会自觉地领悟我们所说的“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共产主义。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说道:“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中国这30多年的历程清楚地表明,即便在改革开放取得阶段性成绩时,我们仍然要珍视对“社会主义理想”的坚守。

三、牢记理想,坚定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坚持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共产党宣言》是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分析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社会基本矛盾这一推进历史前进的动力。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当然有理由相信我们也正是在实现共产主义目标的道路上前进。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共产党宣言》闪耀的的理想和信念。

(二)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从“两个必然”到“两个绝不会”,要求我们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理性看待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性和长远性。青年学生在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的同时,始终坚持人民大众立场和人民利益至上原则,积极投身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的历史洪流之中,体现自身价值。

(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共产党宣言》对于当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旗帜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的重大意义。我们今天取得的伟大成就,就连西方世界也在惊叹中国的飞速发展,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对自己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自信和对制度的自信。在这三个自信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适应新形势的转型问题。“这一转型是个两位一体的任务: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共识、调动力量的作用,一是要让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础的思想理论全面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一是要把意识形态的作用机制转移到核心价值观上”[9]。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石重建文化自信,就是要在结合历史发展主题、主线和主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找出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性内容,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85、400、404、405、421、422、413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

[9]侯惠勤.意识形态的历史转型及其当代挑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2):11

[责任编辑:潘洪志]

G320

B

1009-6043(2016)010-0035-02

2016-10-08

王洪斌(1985-),山东人,哈尔滨商业大学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共产党党史;

刘天(1976-),女,黑龙江人,哈尔滨商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贾妮燕(1977-),黑龙江人,哈尔滨商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4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4d027)。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宣言
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节选)
青春宣言
Father's Day
柔软宣言
“危险的侵略者”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对时代观视阈下《共产党宣言》的思考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陆尚博的思想有些什么问题?/资产阶级不能进入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