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仁术 彰显大医风范——记浙江省桐庐县莪山畲族乡卫生院原院长王根土

2016-12-16 08:48高扬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医治畲族医者

文/高扬

仁心仁术彰显大医风范——记浙江省桐庐县莪山畲族乡卫生院原院长王根土

文/高扬

编者按:自古以来,精通医术都被世人认为是医者必备的品质之一,医道被认为是“至精至微之事”。“凡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任也。是以大凡医者,其德能仁恕博爱,其智能宣畅曲解,为医也。”能被称之为大医者,除了精湛的医术,还要有悲天悯人的奉献精神,有为民谋福的大爱精神。

走进浙江省桐庐县莪山畲族乡卫生院原院长王根土的办公室,墙上挂着的国际医学特色诊疗专家金牌、健康使者、全国中医治未病研究员、县优秀共产党员、乡人大代表、十佳社区医生等荣誉证书和一面面锦旗排列紧密,它们是王根土从医之路的见证,是“守护畲乡同胞的健康”誓愿的呈现,更是他作为一位医者,真正实现自身价值的充分展现。

传承是一种美德

在已经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医药学理论中,大医治未病,中医治将病,下医治已病。真正的医者懂得防患于未然,王根土就是这样的医者。他懂得传承之美,因此,他愿意放弃收入不菲的私人诊所,无怨无悔的进入莪山畲族乡卫生院担任了一名普通医生。

在乡卫生院,王根土除了每天要上门诊、下病房、值班、会诊,他还走遍了莪山畲族乡的每一寸土地,为辖区一万名莪山畲族的父老乡亲诊病治病。尽管工作平凡而忙碌,但是当面对着一张张被病痛折磨的面孔时,他就会忘掉劳累和辛苦,始终用热心、爱心、耐心和细心对待每一位求诊病人,以患者的需要当作自己最大的责任,传承着中国医者的仁者之风。

另一方面,王根土在从医过程中发现,其实很多人患病都是由于忽略了平时的保养,日积月累导致病魔悄然缠身,往往在感到病痛时为时已晚,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病魔夺走,作为一名医生的王根土感到难过。为此他进行了深入思考,结果发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治病方式已经不能更深入的维护人们的健康,中国几千年的“治未病”理论更适合当今的健康行业。

于是,准确掌握信息、做到“有的放矢”成为王根土接下来的工作。就这样,他带领着院里的骨干医生跋山涉水,走进畲乡的千家万户,一边义诊,一边为当地群众检查身体,并建立健康档案。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当地一些村子里高血压患者非常普遍,中风案例也特别多,经调查这与当地群众“爱吃咸”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于是他从宣传入手,向村民反复强调高血压的知识,努力说服他们改变错误的饮食习惯,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

创新是一种发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王根土还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将“未病先防”的科学理念努力与高科技接轨,通过资源共享,畲乡卫生院同杭州迪安血检中心联网,推出了“标本送检项目”,对体检后发现有异常的服务对象,进行肿瘤标志物和肝病的各项检查,然后对症下药,进行科学调理,让疾病消散于“无形”。经过不懈的努力,效果终于出现了,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反复体检和宣传,畲族乡高血压患者明显减少了,当地村民的身体状况,普遍有了明显提高。

多年的经验积累,让王根土懂得,“治未病”是基层健康服务最廉价的手段,也是长期及永远需要探索的实践医学。“治未病”先进的健康理念使其成为21世纪医学真正的前沿,是传统医学经过数千年亿万实践检验的中国传统医学这一关于健康的科学“提供了核心理念、治未病理论基础”身心统一整体观,人与社会自然协调统一的天人合一论,为它的发展提出了总体思路和成功的经验。他认为,最好的医生应该是使人不生病,而不是把病治好的医生,医学的发展不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更应该是研究关于健康长寿的科学。

在莪山这个面积仅28.7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足万人的尚显贫困的山区里,王根土的先进理念不断生根发芽,在从“草根大夫”到一代名医的过程中,凭借着高尚的医德和高深造诣,得到当地百姓的赞誉,并先后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乡人大代表、十佳社区医生等荣誉称号。而他医治过的患者更是每每提到他就会竖起大拇指。因为他已经将个人价值无限的放大到社会价值当中。

眼光决定了前途

在多年的行医过程中,王根土医生深知老百姓看病不易,每一分钱都是辛苦钱。因此,他在为病人治病的同时,尽量开一些经济实惠、治疗效果好的药方,甚至有时候遇到特别贫困或是残疾的患者,他还会尽自己能力减免医药费用。王医生的仁心仁术、高尚医德受到了当地群众好评和赞誉,他被当地群众亲切的称为:“贴心的土医生”。

然而,仅仅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王根土不断总结和发展,多年来,由于受莪山经济现状限制,农民遇到大病很难保证其治疗,由此,他想到了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1999年、2000年,他前后两次提出希望在莪山乡实施医疗保险的意见、建议,并在与乡领导交流、与村民谈话中不断宣讲保险内容。农村大病合作医疗参保率逐年提高。

1999年,在乡党委政府设法筹资的过程中,王根土医生利用工作之余马不停蹄地联络各大医院,在争取援助的同时尽可能利用大医院技术,带动自身发展。当年,卫生院共争取设备、资金四万余元,增加病床、手术台等医疗设备,开展外科手术,门诊人员超过2万人次,畲乡村民小病不出乡就可得到及时治疗。作为畲乡的一名人大代表,他还在1998年的人大代表会上提出议案《加强卫生院内部建设,逐步完善基础设施》,更好的为当地人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卫生院的门诊量不断“水涨船高”,医院的年业务收入也逐年稳步提升,从原来的20余万提升到2011年的300万。但王根土从来不把这些利益看得很重,而是坚持以为民造福为宗旨。每年重阳节前后,组织全院医护人员用半个月时间,为全乡13个村村民进行义诊,对60岁以上病人提供一星期的药品,为很多患者带来了方便,也将很多还未显现的疾病被及时遏制。

唐朝孙思邈《大医精诚》一文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论述了医者的三个条件,第一是诚,即要有“大慈恻隐之心”,诚心救人;第二是精,即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三是法,即为医要有章法。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王根土更是将三者集于己身,在继承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诠释出了独有的韵味!

猜你喜欢
医治畲族医者
中医治疫的历史拾遗和治疗新冠肺炎的理论思考
中医治癣,疗效更显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畲族三月三
医者仁心,悬壶济世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畲族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