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4日朝阳地区中到大雨天气过程预报技术总结

2016-12-16 00:11依航于跃依学山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总结

依航+于跃+依学山

摘要:利用常规天气图、数值预报产品和高空探测资料,对2014年8月24日发生在朝阳地区的一次大范围较强降水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天气过程是受到中低层短波槽、切变线东移南压造成的。数值模式预报对此次降水偏差较大,而在夏季预报中不仅要重点考虑500hPa形势及位置变化,还要对物理量因素仔细推敲。本次总结为此类较强降水的预报预警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天气过程;预报技术;总结

1天气实况

2014年8月23日12:00~25日06:00,该市普降中到大雨,平均降水量28.3毫米,气象部门积极开展了大规模人工增雨作业,其中飞机增雨作业2架次,地面火箭增雨作业62点次,发射火箭弹235枚。具体降水量(见图1)。

2数值模式预报情况

2.1 形势分析

分别以8月22日08:00、20:00为起报场的欧洲数值预报资料对8月23日08:00、20:00及24日08:00、20:00的预报进行分析,在这四个时次中500hPa均处于贝加尔湖南下冷空气底部控制,23日20:00 500hPa环流形势平直,24日08:00~20:00处于明显槽前西南气流控制;700hPa(见图2)波动东移明显并略北抬,也受偏西南气流控制,而24日20:00已移出朝阳境内。

850hPa切变线自23日20:00~24日20:00,从朝阳市建平以西地区东移至辽宁中部地区,为西北风与偏南风的冷式切变,切变线移速较快,24日08:00已经移出朝阳境内,20:00切变线位于辽宁中部。当时分析的主要影响系统为850hPa(见图3)切变线,考虑切变线移速较快,降水时段可能集中在23日夜间至24日白天。

2.2水汽条件分析

23日20:00~24日08:00,850hPa朝阳地区2个格点的相对湿度明显下降,到24日20:00北部的格点相对湿度又有小幅度上升,700hPa在24日8:00至24日20:00处于明显上升趋势,并且保持在70~80。从相对湿度分析,朝阳地区内的相对湿度较高,具备了产生较大范围、较强降水的水汽条件,但考虑切变线东移速度较快,此次降水量级在15~20毫米之间,而朝阳地区大范围的较强降水正是发生在24日08:00~20:00(见图4)。

2.3降水预报分析

欧洲中心、T639、GRAPES均预报降水主要时段在22日20:00~23日20:00,当时预报员分析了欧洲、T639、日本三家数值预报模式,发现T639预报的降水时段在22日20:00~23日20:00,系统移速较快,而日本传真图预报降水时段在22日20:00~25日08:00,系统少动,二者相差很大,而欧洲中心介于二者之间,预报降水时段在23日20:00~24日20:00,与NCEP预报相差不多(见图5)。

3 物理量场分析

3.1 稳定度

8月23日20:00~24日20:00K指数分布场表明,K指数在23日20:00~24日08:00呈下降趋势,数值由37℃~38℃下降至22℃~25℃,而24日08:00~20:00又上升至31℃~35℃,增大近10℃,而存在30℃以上的高能中心,应关注强降水的发生(见图6)。

3.2假相当位温

位势不稳定能量的堆积和释放是夏季强降水发生的重要机制。利用T639数值模式输出的结果对不稳定能量分析发现,23日20:00~24日20:00 850hPa假相当位温维持在55℃~65℃左右,在23日20:00至24日08:00有升高趋势,大小由50℃~60℃升至58℃~65℃,而24日08:00~20:00又缓慢回落至50℃~60℃(见图7)。

4结论与讨论

对天气形势分析要仔细,欧洲、T639、日本模式对于本次系统东移变化预报相差较大,在夏季强对流降水中,不仅考虑850hPa的相对湿度场,还应结合700hPa湿度场细微变化加以分析。

物理量分析方法在多次降水过程中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在实际业务应用中应注意仔细分析。

数值预报产品对于降水预报时段及量级偏差较大,不能过分依赖数值模式预报,要在认真分析天气形势基础上,对数值模式预报进行相应订正,以做出准确的降水预报。

作者简介:依航,本科学历,朝阳市气象局,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

猜你喜欢
总结
参与式教学的实践与总结
幼儿舞蹈教学中个人工作认识及思考
数学教学中的点滴感悟
关于中考作文的一点建议(一)
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