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调研在党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

2016-12-16 08:49罗廷莲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27期
关键词:党校调研重要性

摘要: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而党校作为党委的重要部门,党性锻炼的熔炉,干部培训的重要阵地,理论教育的思想库,调研在党校教学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调研不仅是党校教学工作的“铺路石”,而且是“活教材”和“金鈅匙”。

关键词:调研;党校;教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2

我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将其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视为党的基本工作方法之一。毛泽东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就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虽然曾经被人讥笑为‘狭隘经验论的,我却至今不悔,我仍然坚持没有调查是不可能有发言权的。有许多人,‘下车伊始,就哇喇哇喇地发表议论,提意见,这也批评,那也指责,其实,这种人十个有十个要失败。因为这种议论或批评,没有经过周密调查,不过是妄说”[1]。邓小平也指出,解决任何问题都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科学的、老老实实的态度,一点弄虚作假也不行,事物的本来面目用语言是改变不了的。[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回答,要结合实际、结合未来发展来进行解答,不断给出准确、科学的答案”[3]。强调了调研的重要性。党校作为党委的重要部门,党性锻炼的熔炉,干部培训的重要阵地,理论教育的思想库,因此,党校教师必须率先垂范,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理论源于实践,调查研究不仅是党校教学工作的“铺路石”,而且是“活教材”和“金鈅匙”,是搞好党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保证,是衡量党校工作的一把重要标尺。

一、调研是我党开展工作的优良传统

毛泽东同志始终践行着他的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无论是学生时代、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都十分注重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并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调查研究工作中去。

早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期,毛泽东就开始了调查研究。他认为“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在1917年暑期,毛泽东曾与同学肖子升徒步游历长沙周围五县城乡长达一个月之久,这是毛泽东从事社会调查规模最大的一次。他将调查研究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与游历相结合,与锻炼胆识及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相结合。这一时期“游学”式的调查研究,让毛泽东既了解了社会,克服了“闭门求学”的弊端,又培养了他适应社会的能力,更为毛泽东后来从事的社会调查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更加注重调查研究,几乎每一个重大决策都源于如实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对于他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起了重要的乃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在这期间,毛泽东还将调查研究与写作紧密结合,汇成了多篇成就卓著的调查报告,或者依据调查研究制定和起草了我党重要的文件,前者如《湖南农民考察报告》,后者如井冈山《土地法》。通过调查研究,毛泽东深入了解了中国国情,为中国的革命找准了方向。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虽然日理万机,工作繁重,但他依然经常抽出时间开展调研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毛泽东的一生都十分注重调查研究,从1917年到1971年五十多年时间里,他从对一村、一乡、一县的调查,到对几个县、几个省乃至大江南北各条战线的调查,足迹遍及湖南、江西、浙江、广东等地,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调查范围包括农村、城镇、工厂、企业、学校等。调研的次数之多、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是古今中外极为少见的,其有文字可查的就有上百次之多,形成总计达数十万字的调研报告或调研理论文章,为我党制定的方针政策和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毛泽东十分重视调查研究的工作态度和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

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在参与作决策和最后拍板之前,都要认真搞好调查研究,他喜欢问问数字、算算细账。邓小平认为,只有这样,所作出的决策才是慎重和可靠的。他历来反对轻率地“拍脑袋”,凭想象作出决策。比如,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到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产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翻两番”靠不靠得住?“翻两番”后将是什么样子?带着这样的思考,1983年2月,邓小平就踏上了南下的列车,到经济发展较快的苏浙沪地区调研,以获取第一手资料。1992年,邓小平为了解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发展情况,于1月18日至2月23日,再次南下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调研,发表了重要的“南巡讲话”。这次讲话对我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正是毛泽东坚持不懈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成就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邓小平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态度,描绘了新中国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江泽民、胡锦涛求真务实的调查研究,构建了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社会。今天,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坚持开展工作要注重调查研究。因此,党校作为党委的重要部门,党的方针政策“传声筒”,党校教师更应该率先垂范,深入基层,走进村(社区),走进机关、农村……做好调查研究,收集大量鲜活的素材,充实课堂内容,提高党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或形成有价值的调查报告,为党委、政府的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二、调研是党校教学工作的“铺路石”

党校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把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忠实地传达给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并通过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将党的方针和政策有效地落实到基层的各项工作中去。尤其是县级党校,教学很有时效性、针对性,这就要求县级党校教师不仅要正确科学理解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更要了解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万不能在授课时“牛头不对马嘴”,“对牛弹琴”,“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不接地气,这是要闹笑话的。要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就必须通过脚踏实地的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而且,党校教师通过调研,既能深刻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又能深入了解国情、省情、县情,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情况结合,避免不切实际的空谈,放空炮。这有助于党校教师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完整无误地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又使授课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让党校的课堂更有生命力。因此说,调研是党校教学工作的“铺路石”。

三、调研是党校教学工作的“活教材”

众所周知,理论比较抽象,要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感性的认识并付诸实践,就必须要用大量鲜活的事例、群众化的语言进行阐释。尤其是县级党校,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副科级以下干部、正科级后备干部、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村(社区)支两委以及农村基层党员等。由于这些干部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对理论的理解、对政策的把握难免会出现偏差,而他们又是党的方针政策最终的落实者和执行者。因此,要让基层干部准确理解和领会党的理论政策,党校教师在授课时就必须用他们比较熟悉的例子和恰当的语言来阐述。事实证明:纯粹的理论说教或灌输收效甚微,生动通俗的语言表达成效显著。要做到生动通俗的语言表达,就需要党校教师深入基层、深入农户,到田间地头、到百姓中间去调查,学会他们的语言、学会他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要做到这一点,只有深入基层,到群众中去,感受他们的生活,理解他们的想法,读懂他们的思维,熟悉他们的语言,方可做到运用自如,恰如其分。就此而言,调研实际是党校工作的“活教材”。

四、调研是党校教学工作的“金鈅匙”

当今社会,各种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生态环境保护、资源有效利用、利益阶层分化、贫富差距加大、理想信仰缺失等一系列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党校教师去研究、去思考、去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也是我们党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不管是研究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离不开调研。毋庸置疑,所有的调研其实都是为了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其中“是什么”要求我们调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什么”要求我们在调查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原因,“怎么办”则要求我们给出行之有效的对策。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调研特点,对我们党校教师而言,既有利于有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诸多实际问题,又有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还有助于听取群众意见、发现和解决问题、密切党群关系。正如陈云同志所说:“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4]因此,党校教师应该坚持做好调研工作,充分利用好调研这把“金钥匙”,去解决发展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和种种矛盾。

习近平同志指出,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5]。这就要求我们党校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调研工作,把调研工作与教学工作密切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的基础是实践,并反过来为实践服务。党校教师应该也必须深入基层,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好调研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第一手的最真实的材料,知晓最真实情况,最能理解百姓的需求和困难,才能为我们进一步深刻理解和正确传达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奠定基础。同时,我们也正是在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党的理论指导我们党校工作,推动党校教学工作扎实有效进行。社会就是一本“无字之书”,中国的国情和现状,是一门最复杂最博大的学问。只有像毛泽东、邓小平等先辈那样坚持以正确的方法读“无字之书”,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才能把中国这部“大书”读懂读透。唯这样,才能全面、正确地把握党的方针政策,当好党的“传声筒”。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20.

[2]邓小平.会见罗马尼亚驻华大使格夫里列斯库时的谈话(1978年6月23日).《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51.

[3]习近平.加强对改革重大问题调查研究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决策科学性[N].人民日报,2013-7-25(01).

[4]陈云.怎样使我们的认识更正确些[A]\\陈云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9.

[5]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N].学习时报,2011-11-21(01).

作者简介:罗廷莲(1975-),女,苗族,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贵州省中共瓮安县委党校讲师。

猜你喜欢
党校调研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