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苏中关村实现产城融合的调研与思考

2016-12-16 11:53蒋俊美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27期
关键词:产城融合调研

摘要:“产城融合”理念对产业园区的科学规划和持续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基于此,在对江苏中关村产城融合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江苏中关村应围绕溧阳市产城融合“一体两翼”总布局,按照“布局融合、功能复合、职住平衡、强化配套、绿色交通”的理念塑造产城一体单元模式,实现近期建区、中期成园、远期为城的思考,以期为高新区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江苏中关村;产城融合;调研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2

产城融合是在中国转型升级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产”与“城”相伴而生,并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世界上曾出现许多由特定产业带动形成的城市,像汽车城、钢铁城、煤炭城、石油城,但这与文章所提的“产城融合”,不能简单混淆。文中“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把人的发展作为目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把城市作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把产业作为动力,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构建人城产互动的有机体系,达到人、城市、产业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

一、产城融合与产业园区转型升级

“产城融合”理念对产业园区的科学规划和持续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其主要体现了回归人本主义导向的趋势。产城融合的核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产业结构符合城市发展定位;二是把产业园区打造成城市社区,通过城市功能的完善和提升促进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城市与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两大引擎”,新型城市化与产业高级化是实现区域现代化的同一历史过程。

常州是江苏省唯一的产城融合试点城市,承担产城融合改革试点试验的重任,溧阳作为常州唯一下辖的县级市,努力为全省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从溧阳城市实际来看,江苏中关村既是产业发展的主要阵地,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空间,因此,把江苏中关村作为产城融合的重要节点,加快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促进城市产城融合,是溧阳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三五”时期是江苏中关村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只有深刻认识新形势下产城融合重要意义和作用,站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高度,全力加快江苏中关村建设和发展,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二、江苏中关村产城融合发展现状

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是常州市政府与北京中关村开展体制创新与区域合作的成果,是中关村在北京市外设立的第一个科技产业园,于2012年3月正式开园,近期规划40.6平方公里,远期规划80.9平方公里,已纳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规划,今年5月获批筹建江苏省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核准范围用地面积约4.97平方公里,东至天目湖大道、泓叶路、振丰路,南至码头西街、南河、芜申运河,西至中关村大道、西山路,北至城北大道、上上路(见图1),实际管辖范围用地面积79.7平方公里。

图1 江苏省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位图

1.经济发展持续发力,主要指标稳定增长

2012年园区国内生产总值248亿元,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44.5亿元,年均增长11.6%;2012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63亿元,2015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至12.23亿元,年均增长8.3%;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1.6亿元,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至197.1亿元,年均增长9.1%。

2.产业转型加速推进,特色产业发展迅速

园区输变电、农牧机械两大支柱产业优势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其中输变电设备制造产业集聚了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江苏华鹏集团、江苏安靠等一批优势企业,产业集群规模超过400亿元,输变电科技产业园被省科技厅认定为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农牧机械支柱产业集聚了江苏正昌集团、布勒机械(常州)、江苏国粮仓储等企业,产业集群规模超过100亿元。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现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5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9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比重达60%。

3.公共服务明显提升,城市功能逐步完善

园区积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大力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上学、医疗、交通、住房等,开园后园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超110亿元,园区“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基本已建设完成,完成道路建设26公里,完成中关村实验小学建设,开工建设安置小区14个,完成平台建设4.1万平方米。积极优化体制机制,实施区划调整,成立昆仑街道办,建立“区街合一”管理模式,城市功能逐步完善。

三、江苏中关村产城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1.住房入住率偏低,职住分离严重

新房入住率和职住分离比是判定产城融合的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行惯例,商品房空置率在5%-10%之间为合理区,10%-20%之间为危险区,20%以上为严重积压区。目前园区的住宅入住率明显偏低,以开发较早、地理位置较优越、配套较完善的英伦尊邸为例,商品房空置率超过80%。职住比是指在新区上班人员与在新区居住人员的比例关系,有时也用住从比(居住和就业人员比例关系)表示,国际上产业城市较合理的职住比为50%-60%,目前园区由于缺乏相应的公共设施配套及高昂的房价等因素使得职住比远远低于合理水平,园区对老城区疏散的功能不但没有实现,还造成了大批钟摆式的流动人口,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的拥堵。

2.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

江苏中关村是城乡结合的中间区域,虽然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但目前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仍不完善。商业服务设施匮乏,缺少综合性商务中心,没有配套的商场、菜场、影剧院、图书馆等设施,公共卫生医疗设施匮乏,缺少便利的社区诊所、医院,教育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园区没有中学,给园区子女的教育带来诸多的不便,缺乏与产业精准对接的职业教育学校。

3.入驻产业未形成集聚发展

园区前期在出形象和出规模的意愿驱动下,造成产业入住门槛偏低,产业关联度差,配套协作能力弱,产业链过短过细,产业带动作用有限,产出效益不高;与其他发展较好较快的产业园相比,缺少大量制造业大项目、龙头项目落地,缺少高科技研发、文化创意、信息资讯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入驻。对于已签约的许多项目无法及时获得土地证,项目难以按计划开工建设;部分重点项目投产后的经济效益没有达到预期。因此,规划的“五园一区”未形成相应的产业集聚,没有达到园区建设期盼的产业要求。

四、江苏中关村实现产城融合的对策与建议

对于江苏中关村实现产城融合,应围绕溧阳市产城融合“一体两翼”总布局,按照“布局融合、功能复合、职住平衡、强化配套、绿色交通”的理念塑造产城一体单元模式,实现近期建区、中期成园、远期为城。因此,在推动产城融合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明确功能定位,加强规划引领

园区发展要将“产城融合”作为规划的主导理念,抢抓国家和全省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有利时机,坚持科技化、信息化、集约化、生态化“四化同步”,推进城市、产业和土地“三规”融合衔接,发挥规划部门、产业部门、建设部门、公共服务部门等在规划编制中的联动作用,将产业资源、人口、服务资源、设施资源统筹考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强化生态规划,加强环境保护;同时要审时度势,积极引入“弹性规划”理念,在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结合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和要求,预留部分空间,作为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补充区域。通过由单一的工业区转变成为城市综合功能区,一方面承接主城区功能外溢,引导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另一方面通过接纳中心城区功能及培育生产性服务功能,发展成为具有辐射周边地区的城市中心。

2.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园区必须切实把握供给侧改革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加快实现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建设以先进制造、健康、休闲、智慧“四大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向先进制造业出发为路径,重点打造输变电、高端装备、农牧机械和新能源新材料四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使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基础产业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园区配套物流仓储、研发设计、信息服务、技术检测等服务平台,积极发展金融、物流、科研发、商务服务、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在集约节约使用土地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通过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人才的磁力,提升园区市场竞争力。一是加快园区路网建设。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提高中心城区、新城、重点镇、产业园区的交通通达性,构建高密度、大容量、多形态、无缝化的城市交通体系,形成布局合理、通行顺畅、设施齐全的“九横九纵”路网框架;二是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推广天然气、太阳能分布式能源、地热能源、风力发电、生物质能等开发利用,优化加油、加气站点布局,科学配建充电桩。三是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污水管网、城镇排水系统、城市垃圾收集系统,加强农村河道疏浚、塘坝除险加固、泵站建设和防洪保安等工程建设,加快码头西街、濑江花园、四中、蒋店等河道水系贯通,做好富春江热电、新昌老集镇、中关村小学及幸福城旁水系治理;依托山体、水系等自然地貌打造绿色、生态、开放、现代的城市生态空间,建设沿湖、沿河、沿道的城市景观、滨河公园、生态廊道和景观水系,配套实施道路沿线绿化工程,推动园区绿色发展。

4.吸引社会资源,完善公共配套。政府在公共服务改善方面起主导作用,但仅仅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公共服务,容易出现效率不高、质量不优等问题,因此园区应根据需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适时地引入社会组织的力量,采用PPP等形式吸引民营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推进服务主体多元化,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运作格局。加快推进园区科技教育及生活配套设施等生活服务设施建设与升级,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完善城市商业服务设施,增设便利店、早餐车等便民设施;坚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着力提升教育承载力、教育竞争力,建设便利的小学中学,建设与产业精准对接的职业技术学院;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公共文化体育事业建设,优化城乡医疗资源配置,完善城乡卫生服务网络;优化各类人才引进机制,为企业生产、员工生活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发展空间,提高区域承载能力,逐步形成产城融合良性互动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邓迎春.奉节县产城融合发展的现状与目标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5(16):178-179.

[2]林华.关于上海新城“产城融合”的研究--以青浦新城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1(5):30-36.

[3]刘林.城市新区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2.

作者简介:蒋俊美(1989-),女,江苏溧阳人,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经济贸易发展局,中级经济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

猜你喜欢
产城融合调研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怎么样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以潍坊滨海区为例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齐续春率队赴攀枝花调研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