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儿科门诊疾病谱分布与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2016-12-17 07:25邹敏君
北方药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二联抗病毒儿科

邹敏君

(中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中山521403)

我院儿科门诊疾病谱分布与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邹敏君

(中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中山521403)

目的:分析我院儿科门诊疾病谱与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为规范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必要依据。方法:通过随机调查我院2014年上半年儿科门诊处方5000张,整理分析统计抗菌药物处方提示儿科疾病谱分布及与使用抗菌药物的关联情况、抗菌药物的种类以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所有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3150张(占63%),其中单用抗菌药物的处方1701张,主要是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二联抗菌药物应用处方676张,抗菌药物联用抗病毒药物处方773张。结论:本院儿科门诊接诊以感染性疾病居多,使用抗菌药物几率高于WHO标准,为保障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用药安全,我们应加强用药管理。

儿科 疾病谱 抗菌药物

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免疫力较不完善,存在较多感染风险,儿科门诊疾病分布多为感染性疾病。同时儿童肝肾功能发育较正常成人弱,因此儿科用药尤其需要慎重选择[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门诊的用药处方,对我院儿科门诊因疾病谱分布形成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具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上半年儿科门诊的处方5000张,门诊处方病情诊断,抗菌药物处方数量、抗菌药物种类、单一用药及联合用药情况。

2 结果

2.1疾病谱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支气管肺炎1876例,使用抗菌药物1366例,占72.81%。

肠炎432例,使用抗菌药物628例,占83.17%。

咽炎371例,使用抗菌药物292例,占78.7%。

消化不良192例,使用抗菌药物17例,占8.54%。

皮疹157例,使用抗菌药物15例,占9.55%。

手足口病195例,使用抗菌药物123例,占63.07%。

鼻炎169例,使用抗菌药物89例,占52.66%。

其他853例,使用抗菌药物319例,占37.39%。

2.2疾病谱抗菌药物联用情况

支气管肺炎使用抗菌药物1366例,单一抗菌药物892例,二联抗菌药物90例,三联抗菌药物9例,抗菌药物联用抗病毒药物375例。

扁桃体炎使用抗菌药物628例,单一抗菌药物321例,二联抗菌药物54例,三联抗菌药物0例,抗菌药物联用抗病毒药物253例。

肠炎使用抗菌药物298例,单一抗菌药物173例,二联抗菌药物24例,三联抗菌药物0例,抗菌药物联用抗病毒药物101例。

咽炎使用抗菌药物292例,单一抗菌药物249例,二联抗菌药物21例,三联抗菌药物0例,抗菌药物联用抗病毒药物22例。

消化不良使用抗菌药物17例,单一抗菌药物17例,二联抗菌药物0例,三联抗菌药物0例,抗菌药物联用抗病毒药物0例。

皮疹使用抗菌药物15例,单一抗菌药物14例,二联抗菌药物0例,三联抗菌药物0例,抗菌药物联用抗病毒药物1例。

手足口病使用抗菌药物123例,单一抗菌药物17例,二联抗菌药物4例,三联抗菌药物0例,抗菌药物联用抗病毒药物102例。

鼻炎使用抗菌药物89例,单一抗菌药物75例,二联抗菌药物8例,三联抗菌药物0例,抗菌药物联用抗病毒药物6例。

其他使用抗菌药物322例,单一抗菌药物185例,二联抗菌药物57例,三联抗菌药物2例,抗菌药物联用抗病毒药物78例。

3 讨论

3.1疾病谱特点:本院儿科门诊就诊患者中,感染性疾病患者占大多数,前10位疾病中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约占55%。以支气管肺炎为例分析其原因:婴幼儿时期由于上呼吸道的解剖生理特点和本身处于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加之护理不当,气候改变和不良环境因素等,易导致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生,治疗原则以对症处理及抗感染药物的使用为主[2]。因此分析本院儿科门诊疾病谱特点,对于正确衡量儿童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起关键作用。

3.2抗菌药物品种应用合理:本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以头孢类、大环内酯类为主,这两类药物抗菌效果好,大环内酯类药物对于儿童支原体感染引发的肺炎也具有相当理想的疗效,两种药物对于儿童毒副作用比较小,安全性高,可作为儿童感染性疾病治疗首选药物。

3.3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二联抗菌药物应用总量不多,但是常见联用组合为头孢类+头孢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依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作用机制近似的同类抗菌药物因其竞争同一靶点产生拮抗作用,降低药物疗效且增加副作用,不适合联用。本文调查头孢类+头孢类等β-内酰胺酶类之间联用较广,不符合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其次儿科门诊抗菌药物联合抗病毒药物比例较高达18.76%,抗菌药物联合抗病毒药物常被作为无明显用药适应症疾病治疗,或者将抗菌药物作为抗病毒感染用药,直接影响临床的治疗效果,诸多不合理应用,极易造成多种耐药菌的产生。

3.4药师的监督效应较弱:作为处方监督者,患者取药时药师要严格核查处方,及时处理用药不合理情况,定期抽查处方检查不合理处方。随着医疗法律法规的健全,各职责落实,药师的职责涉及用药的合理性,身为药师必然要明确法律责任,熟悉掌握专业知识,尽自己的职责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提高用药的安全及有效性。

4 结论

在临床用药,尤其是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更应该慎重。在病毒性感染治疗时不必应用抗菌药物,尤其是无任何临床适应症时禁用;对于细菌感染性疾病,首选单一抗菌药物,会减少副作用,同时避免耐药菌群的产生。在儿科抗菌药物的应用中,医师应该严格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患儿疾病为中心,准确诊断,使用疗效好价格低廉的药物,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不合理应用,规范抗菌药物用药。

[1]熊凌云,蔡冰心.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5):16.

[2]杨建东,杨鑫,梁建新.陇南市2010年儿童疾病谱排序分析及建议[J].中外健康文摘,2012,35:61-62.

[3]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2008.

R95

B

1672-8351(2016)10-0173-01

猜你喜欢
二联抗病毒儿科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抗流感 抗病毒 抓住黄金48小时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3“S”让自主教育在队建中发力——二联小学提升少先队员主体能力的探索
高举队旗跟党走——上海市杨浦区二联小学红色教育活动
名画灵魂cosplay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