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县大樱桃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2016-12-17 09:20王玉宝
北方果树 2016年1期
关键词:大樱桃保护地果农

王玉宝

(山东省临朐县农业局,山东 临朐 262600)

临朐县位于山东省潍坊市的西南部,沂山北麓,总面积1800km2,人口86万。全县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7%,土壤以棕壤、褐土为主。年平均降雨量700mm左右,平均气温12.4℃,年平均日照2 578.6 h,无霜期191d。气候条件适合大樱桃生长。随着2015年果品市场全面下滑,大樱桃市场也不容乐观,临朐樱桃发展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1 发展现状

我县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种植大樱桃,当时的品种主要有‘红灯’‘先锋’‘雷尼’‘大紫’‘宾库’‘那翁’等。1997年我县开始大樱桃大树扣棚,1998年获得效益,品种主要是‘红灯’‘先锋’‘雷尼’‘佐藤锦’等。现在全县大樱桃面积达3333hm2,其中大棚樱桃1333hm2,品种主要有 ‘美早’‘红灯’‘萨米脱’‘先锋’‘拉宾斯’‘雷尼’‘佐藤锦’等,总产量3000万kg,产值达到9亿元,666.7m2收益年平均4万~5万元。是目前所有果树中收入最高的树种。主要分布在城关街道、山旺镇、辛寨镇。在城关月庄、龙岗上林建立2处大樱桃市场。成立“月华”“天源”等樱桃合作社10多家,注册 “月华”“山旺”“上林红”“天源”等樱桃商标4个。我县先后被授予 “大樱桃标准化示范基地”“大樱桃保护地栽培项目县”等称号。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果农的品牌意识不强

果农对标准化管理认识不足,生产标准化程度较低,总体上樱桃品质较差,不上档次。目前我县经过“三品”认证的只有 “山旺牌”“天源牌”“月华牌”大樱桃,标准化栽培面积1000hm2左右,不到总面积的1/3。县政府早在2002年就下发了《关于实行果品标准化生产的意见》(临政发[2002]54号),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全县大樱桃生产仍存在标准化水平不高、技术应用不配套不普及、绿色和有机樱桃开发缓慢等问题,大多数认证也是流于形式。广大果农对果品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滥用农药、化肥、激素等现象,降低了樱桃品质和贮运性。每666.7m2化肥用量多到200kg,不但浪费资金,而且还严重酸化土壤,个别园土壤pH值在5以下。施肥不合理,有机肥严重不足,70%以上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达不到1%,70%的保护地樱桃施商品有机肥仅2.5~5.0kg/株。露地樱桃有的多年不施有机肥,大量冲施含氮量高的速效肥,导致樱桃品质下降,更谈不到有什么过硬的樱桃品牌。

2.2 新技术应用不到位

樱桃保护地栽培是我县果农收入新的增长点,可实现收入4万~10万元/666.7m2,被称为我县的黄金种植业。但是由于樱桃进入结果期晚,果农不能很快看到效果,加上宣传不力,仅有城关月庄,龙岗东上林、西上林、杭山,辛寨王楼,孟家官庄等地发展保护地樱桃。其他地方只是零星栽培,没有认识到保护地栽培对抵抗不良气候因素、提早成熟、拉长樱桃货架期等带来的好处。政府在引导上也不够重视,技术投入不足,指导乏力。在人员配置上,县级搞业务的技术人员仅有四五个,镇街果树技术人员包村或做其他行政工作,基本没有搞专业的,导致培训、品种筛选、栽培试验等无法实施,新技术无法推广。现在果农还是片面追求产量,树体一般高达5~7m,枝量大,树形乱,结果晚;保护地棚体高达7~9m,不便管理。

保护地栽培,大部分只注重扣棚后管理,忽视揭膜后的管理,树势严重衰弱。病虫害防治不及时,20%~30%的园由于叶斑病、褐斑病而早期落叶。

过量施用PP333或PBO。一般保护地栽培花前都喷PBO100~150倍液控制,个别旺树在硬核后、采摘后各喷1次,或者坐果后用PBO5倍液树干涂环,树上基本没有旺条,叶片比正常叶小1/3~1/2,成花多、结果多,死树换树现象普遍。浪费了资源。

近几年全国樱桃开始转向高品质生产,而临朐还是高大树形、上强严重、下部枝逐渐枯死、外围结果,产量虽高,但果个小、品质差。

2.3 品种单一,种苗比较混乱

临朐没有培育出自己的、适合保护地栽培的优良品种。临朐地处鲁中山区,露地樱桃成熟期比泰安、枣庄晚,比烟台、大连早,占领市场困难。且露地冻花严重,基本十年九冻,一年不冻产量大、价格低。所以露地樱桃没有优势,保护地栽培才有出路。临朐县的樱桃品种,主要有‘红灯’‘美早’‘先锋’‘拉宾斯’‘萨米脱’‘蕾尼’等。‘红灯’受病毒病影响基本处于淘汰边缘;‘美早’虽然价格高,但保护地生产坐果率低;‘先锋’‘拉宾斯’保护地栽培表现虽好,但成熟较晚;‘萨米脱’开花较晚,保护地生产坐果率低;‘雷尼’成熟较晚,黄色果,不耐运输。‘布鲁克斯’是近几年才开始发展的,面积较少,且有一个种系裂果严重。总之,适宜的优良品种少,这是发展的最大障碍。另外种苗质量差,‘红灯’苗木带毒严重,一个棚有1/3~2/3带毒,造成年年换树。2011年之前,临朐县果树站曾经从科研部门引进二十多个品种,因为没有自己的基地,没有进行区域试验,好多比较好的品种没有得到推广,如‘含香’‘黑珍珠’等。

2.4 水利设施建设不配套

我县大部分属于丘陵和山区,水利设施建设不配套,基本没有滴灌设施,浇水还是以前的大水漫灌,浪费了大量水资源。2015年天气干旱,好多樱桃园不能正常浇水,导致产量低、质量差、经济效益不高。

2.5 分散经营,营销难

虽然成立了多个樱桃合作社,但是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没有实现果园统一化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销售渠道,仍是一家一户自由管理和跟风管理,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增加了投资,污染了环境,影响了产品质量安全。虽然形成了城关月庄、龙岗西上林大樱桃销售市场,但是市场管理混乱,政府没有对市场进行引导,缺乏监管,客户和果农矛盾频发,甚至打架斗殴。虽然有部分果农采取网络销售,但是销售量少,没有形成规模。

3 建议

3.1 选择对路品种,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依托已有的三大樱桃种植基地,搞好科学规划,大力引进优良品种,进行保护地栽培试验,发展保护地生产。大力推进樱桃产品的有机认证,利用已有的商标,精心打造樱桃知名品牌,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提高我县大樱桃的市场竞争力。重点培育生产大户、家庭农场和重点合作社,发展一批集观光、采摘、餐饮于一体的大樱桃示范园,实施标准化生产。

3.2 注重科技创新,开展科技培训

加强果树技术人才的培养,为县、乡(镇)、村三级配备技术人员,每百亩配备一名农村实用技术员。利用临朐现有大樱桃栽培早、果农经验丰富的优势,认真总结经验,定期组织交流,或去外地参观学习,提高果农的技术水平。保护地栽培主要是控制温湿度、适当补光、授粉树配置或花枝高接、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等。杜绝使用生长调节剂。

3.3 加大扶持力度,改善基础设施

完善引资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国家、省、市项目,对新发展的保护地栽培进行适当的财政补贴。帮助农民调整土地,建设标准化樱桃基地,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格局。扶持现有的合作社,培植大型家庭农场,建设国家级大樱桃示范园。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利用国家扶持项目,对现有的设施樱桃基地的水、电、路完善配套,特别是增加滴灌、微喷配套水利设施,节约用水。逐步完善冷链运输体系。

3.4 加速产业化进程

逐步完善两大樱桃市场,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消除果农无序竞争,打击市霸,实施以销售带动发展的战略,真正做到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市场化销售。引导果农利用互联网销售果品。加大晚熟樱桃的贮存能力,完善冷链贮运,实现田间预冷、冷藏到冷运一条龙,按需供应市场。充分发挥合作社的组织协调和服务作用,做到统一制定技术规程,统一销售果品,统一用药用肥,杜绝假化肥假农药,建立果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政府要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和抽查力度,绝对保证食品安全。充分利用网店、微信、微商平台,网上销售果品,使我县樱桃互联网销售再上一个新台阶。

猜你喜欢
大樱桃保护地果农
辽宁:大连大樱桃上市早品质优
潍坊市自然保护地现状及整合优化对策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近50年自然保护地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湖南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重叠关系分析
田间地头“惠”果农
专家当保姆 果农心里稳
大樱桃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GA3和6-BA处理对大樱桃枝条生长的影响
流翔高钙为果农把脉支招